如果要論帝王的辛苦程度,崇禎大概在中國歷史中是能夠排在前面的。根據史書《崇禎遺錄》記載“上雞鳴而起,夜分不寐”。這個意思就是說,雞叫的時候崇禎就起牀開始辦公,一直到很晚了還不睡。而且,崇禎做皇帝這些年,皇宮裏也沒有什麼娛樂節目,很少舉辦宴會。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崇禎皇帝那麼勤政,可爲何還是無法扭轉明朝滅亡的結局?

後世的觀點普遍認爲,是由於外患太嚴重。這種觀點的依據是,當時東北那邊女真在鬧,西北那邊則是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在折騰,明朝兩線作戰,自然是顧此失彼,所以只能是江河日下,最終無力迴天。

然而,如果對這種錯誤的國家戰略進行深挖就會發現,它的本質還是在於崇禎的能力不夠,並沒有意識到必須集中力量先搞定一方敵人。而順着這個角度來說,其實崇禎的能力更多是中等水平,絕不是挽救危局的層次。比如,他沒有處理好土地問題,導致老百姓普遍對於官軍剿匪熱情度不高,卻明裏暗裏支持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在處理君臣關係上,崇禎冤殺了很多文臣名將,比如盧象升和孫傳庭等等,也令明朝大傷元氣。

另一方面,崇禎的多疑也導致極大消耗了內部力量。他剛登基的時候就弄死了魏忠賢,一下子把閹黨清除乾淨,按理說應該算是聖明瞭。但是,太監雖然不幹政了,可也導致司禮監秉筆批紅這事兒徹底成爲了歷史。從此,崇禎每天大半時間都是用來做過去司禮監秉筆太監的工作。要知道,當時奏章堆積如山,而崇禎則每天忙於批閱奏章,不管大事小事,崇禎都親力親爲,久而久之自然就顧不上研究國家的整體發展戰略。

發展到後來,崇禎哪怕是24小時連軸轉都看不完奏章了,於是就研究出了所謂的“貼黃”制度。大概就是說,讓大臣們把自己奏章裏重要的內容都寫在黃紙上,不能長篇大論。但是,明朝的東林黨們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引經據典,根本就不怎麼遵守“貼黃”制度,於是堅持了沒幾天,崇禎的案頭上又是成山成海的奏摺。這些都成爲了崇禎勞而無功,勤而無用的原因。

最重要的是,由於崇禎太勤奮,導致他產生了嚴重的人格潔癖。在他看來,如果文臣武將的工作勤勞程度不如他的話,就被認爲是不夠忠心。要知道,這在當時可是很大的罪名,完全是可以殺頭的。而看着大臣們瑟瑟發抖,崇禎就更覺得周圍的人根本擺不上臺面。於是,他就更不放心了。這樣惡性循環下來,崇禎的勤奮更多就是無用功,雖然說個人品德上值得推崇,但對於明朝的轉危爲安來說卻是毫無益處,反而走入了死衚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