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戰爭時期,新四軍的發展可以分爲兩個階段,以1940年末皖南事變爲分界線,之前的新四軍有四個支隊的建制,之後重建的新四軍有七個師的建制。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之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1937年8月,紅軍主力在陝北改編爲了八路軍,而活躍於南方地區的紅軍隊伍,則於1937年10月改編爲了新四軍。

新四軍在成立之後,由於兵力人數不多,所以並沒有建立師、旅等編制,而是組編了四個支隊,分別是第一支隊、第二支隊、第三支隊、第四支隊。在以上新四軍四個支隊之中,相對來說兵力最多的支隊,就是第四支隊,最初的兵力共有3100多人。

新四軍第四支隊是由長征時期留守鄂豫皖根據地的紅二十八軍,以及豫南紅軍游擊隊等武裝改編而成的。它的戰鬥序列之下最初有四個團,分別是第七團、第八團、第九團以及手槍團。其中,第七團、第九團和手槍團由紅二十八軍改編,第八團由豫南紅軍游擊隊改編。在1939年5月,新四軍江北指揮部成立,第四支隊劃歸江北指揮部。

1941年1月,也就是皖南事變發生之後不久,新四軍很快得到了重建,而第四支隊也進行了整編,改編爲了新四軍第二師,從而走上了新的發展歷程。從1937年10月,新四軍第四支隊組建;到1941年1月,新四軍第四支隊改編爲新四軍第二師。新四軍第四支隊一共存在了不到四年的時間。

在新四軍第四支隊存在的不到四年時間裏,先後有三位將領擔任支隊司令員一職。新四軍第四支隊首任司令員是高敬亭,他之前就是紅二十八軍軍長。高敬亭是河南新縣人,出生於1907年,他是鄂豫皖根據地的領導人之一。在紅四方面軍離開鄂豫皖根據地之後,高敬亭負責留守,並收攏部隊重建了紅二十八軍,有着很大的功勳。

1937年10月,新四軍成立之後,高敬亭率領的紅二十八軍改編爲新四軍第四支隊,高敬亭出任支隊司令員,率領部隊在大別山地區堅持敵後遊擊作戰。1939年6月,高敬亭遭受錯誤對待而被錯殺,終年三十二歲。後來在1977年,高敬亭得到了平反,恢復了名譽。

1939年6月,高敬亭被錯殺之後,接替擔任新四軍第四支隊司令員的是徐海東,他當時還兼任着新四軍江北指揮部副指揮。徐海東是湖北大悟人,出生於1900年,他曾經參加過鄂豫皖根據地系列軍事鬥爭,率領紅二十五軍參加了長征。到了陝北之後,徐海東擔任紅十五軍團軍團長,在抗日戰爭初期擔任八路軍第三四四旅旅長。

徐海東長期在艱苦的環境中工作,健康情況並不理想,很快在1940年1月病倒在了戰場,只得離開了部隊進行休養。後來,徐海東一直處於療休養狀態,直至新中國成立。1955授軍銜的時候,勞苦功高的徐海東被授予了大將軍銜。

1940年1月,徐海東因病離開部隊之後,接替他擔任新四軍第四支隊司令員的是張雲逸,當時張雲逸還擔任着新四軍江北指揮部指揮。張雲逸是海南文昌人,出生於1892年,他很早就參加了革命,經歷過辛亥革命、北伐戰爭、右江起義和紅軍長征。在紅軍長征中,張雲逸曾經擔任過紅八軍團參謀長。

在抗日戰爭中,張雲逸參與了新四軍的組建工作,擔任過新四軍參謀長兼第三支隊司令員、新四軍江北指揮部指揮等職務。1940年1月,徐海東離開新四軍第四支隊之後,張雲逸兼任第四支隊司令員。在皖南事變之後,第四支隊改編爲新四軍第二師,張雲逸繼續擔任師長。後來,張雲逸還經歷瞭解放戰爭,擔任華東軍區副司令員一職。在1955年,張雲逸也被授予了大將軍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