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位於歐洲大陸西北部,乃是一個“低地之國”,即其國土的半數以上與海平面基本持平或者低於海平面。所以荷蘭經年遭受着海潮的侵襲,所以爲了保衛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爲了滿足經濟發展和人口增長所滋生的各種需求,荷蘭不斷向海洋要地。經過幾個世紀努力,荷蘭通過圍擋築堤等方式成功向大海索回了7000平方公里土地,約佔其全國陸地總面積的20%。下面本文將着重介紹荷蘭填海造陸的標誌性項目——須德海填海工程。

1.須德海填海概況

須德海地處荷蘭西北部,是上升的海水侵入內地,與原有湖沼匯合而形成。因地勢低窪,須德海周邊常常遭受海潮的侵襲,所以爲了守衛一方安寧,荷蘭政府啓動了須德海工程計劃,該工程是一個涉及攔潮、排水整治和墾區開發在內的大型綜合項目,其包括了以下幾個方面:

1攔海大壩

須德海攔海大壩全長32.5公里,壩頂平均寬度90米,設雙向四車道。1932年5月28日,荷蘭女王威廉明娜親自來到阿姆斯特丹以北約60公里的地方,見證了大壩的成功合攏。大壩建成後,須德海與北海分隔而成爲艾瑟爾湖,自此北海海水對荷蘭內陸的侵襲大爲減少。除此之外,攔海大壩還承載着極爲重要的交通使命,平均每天在此通行的汽車超過1.5萬輛。站在大壩的紀念瞭望塔上俯瞰,一邊是微波盪漾的湖水,一邊是略高一籌的海水。此時此刻,人們的心中難免會充盈起人類與大自然抗爭的感慨。

2墾區開發

須德海被改造爲內陸湖泊後,大規模的墾區開發和移民遷入工程隨即展開。至1982年,荷蘭政府開發了維林格梅爾、弗萊福蘭等四塊墾區,共計得地2600多平方公里,遷入314.3萬人。墾區開發的流程如下:先在墾區外圍修築圍擋長堤,然後抽乾海水,當海底露出來後,在上面播撒蘆葦和茅草以穩固地形和吸收水分。總而言之,在經過築堤、排水、固沙、挖掘、開溝等一系列活動之後,須德海一半左右的海域都變成了可以種植農作物的良田。也就是說,通過須德海工程,荷蘭人獲得了相當於其國土面積6.5%的土地。

時至今日,這些新開發的墾區已成爲繁榮的經濟帶,密佈的河網有利於發展航運和養殖,而圍墾出來的艾瑟爾湖則可以爲工農業生產提供大量淡水。荷蘭的填海造陸工程取得了極佳的社會經濟效益,總體沒有產生較大規模的問題,但是其仍存在着引發某些生態災難的風險。

首先,溼地面積銳減,生物多樣性受到嚴重威脅。

溼地泛指水深不超過2米的低地、充水較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時水深不足6米的沿海區,溼地是陸地和海洋進行物質和能量交換的重要場所,具有強大的生態淨化能力,因此其有“鳥類的樂園”和“地球之腎”等美名。而須德海攔海大壩建成後,海路之間的交流被人爲阻斷,溼地面積銳減,近海地區以陸地營養物質爲食的蝦、蟹、螺等海洋生物的生存受到嚴重威脅,進而影響了生物種羣的數量和分佈。

其次,填海造陸後人類活動增多,加劇了環境污染,破壞了河流的水文特徵。

2.亡羊補牢,爲時未晚

針對上述狀況和潛在的生態災難風險,荷蘭政府逐漸改變思路,採取了積極的補救措施。比如在1950年以前建成的三個墾區中,農業生產用地所佔的比重分別是87%、87%和75%。但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建成的第四個墾區,即南弗萊福蘭墾區中,50%土地被用於農業生產,餘下的絕大部分則爲自然保護區域,包括森林、沼澤、灘塗、蘆葦和河湖水面等。除此之外,荷蘭在生態保護方面最引人注目的當屬馬克瓦德墾區的變遷。

馬克瓦德墾區緊鄰阿姆斯特丹,其原是須德海填海工程的最後一塊拼圖,但是時至今日,這片進行過築堤和抽水作業的墾區已經蛻變成了一個溼地保護區,不再肩負排水造田和農業生產的使命。在這裏,你可以看到茁壯成長的灌木叢,也可以看到成羣結隊盤旋飛翔的珍禽。

荷蘭是世界上填海造陸的規模最大的國家之一。須德海工程以根治水患和發展經濟爲長遠目標,但由於人類認識的不足,這一個長期的動態發展工程不可能一開始就做到盡善盡美,而需要根據情勢的變化不斷更改調整。所以在生態環境保護的呼聲越來越強烈的情況下,荷蘭政府改變了原來的設計方案,有效協調了居住、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矛盾和衝突,總而言之,荷蘭意圖通過須德海工程找到一條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全新道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