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之鄉山東壽光,每年蔬菜產量450萬噸,是中國溫室蔬菜大棚的發源地。壽光小夥兒李晨的家裏沒人種過大棚。但他記得,小時候出了家門,就能看到大棚。

如今,在壽光有十幾萬個大棚。從市中心出發,不管往哪個方向走,十多分鐘車程就遍地大棚。

今年疫情期間,壽光每天以600噸蔬菜馳援武漢,讓它再度聲名大噪。但就在兩年前,壽光遭到了自1974年來的最大洪災,有1/5的蔬菜大棚都受淹,產量損失約爲30.9萬噸。

李晨在壽光親歷了這場洪災,又經歷了這個蔬菜之鄉的重生。他注意到,受災的多是一些傳統大棚。現代化的大棚幾乎沒有受影響。它們沿水泥路面而建,乾淨、自動化程度高,面積大的超過10000平米。

27歲的李晨現在是一位年輕的大棚管理者。他所在的大棚又叫“阿里雲數字化蔬菜工場”,自動化程度在壽光數一數二。

早上8點,李晨進入大棚。爲了保證無菌環境,他小心穿上鞋套。大棚就像一座現代工廠,一整條“智能流水線”正流暢運轉:全自動的推盤機、移栽機、AGV無人運輸車、無土式軌道式機牀,完成了育苗、移栽、培養和收割。

“農民變成產業工人。原來種一個大棚,現在可以種三到五個大棚。”阿里雲智能通用行業北方大區副總經理李成龍說。

即便下班後,李晨也能通過手機遠程看到大棚內的情況,並實時追蹤溫度、溼度變化。內設的控溫系統會在氣溫超過28度時,自動打開大棚頂端的保護層,並在低於19度時自動關閉。水肥一體化管理系統會根據蔬菜酸鹼度大小,自動調節營養液的配比。

雖然沒有長在土壤裏,但依靠阿里雲物聯網平臺的“小型氣候站”和智能水肥澆灌系統,機牀上的蔬菜顆顆新鮮飽滿。所有參數都保持在智能模型得出的最佳值。

新式的種植技術和管理方式正在改變傳統的“農田”,也讓農業變得更智慧。

《中國數字鄉村發展報告(2019)》預測,今年我國智慧農業潛在市場規模將達2000億元人民幣。蔬菜的“金字招牌”壽光備受關注。

早在2014年,壽光市政府就和阿里巴巴達成合作意願,希望共同打造引領中國未來農業發展的樣板、智慧農業背景下的“新壽光模式”。今年年初,阿里雲和壽光港投集團正式展開智慧農業的合作,除了數字化蔬菜工場,還計劃合作建立研發中心、產品區塊鏈溯源平臺。

對年輕人來說,智慧農業也讓“種田”這件事變得更有吸引力。他們無形中多了一個助手:人工智能。

李晨從青島的一所大學畢業後,回到壽光老家。智慧農業是李晨在壽光找的新事業。他加入一家國資企業壽光港投集團的農業部門,“農業不只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李晨說,“科技改變了‘新農人’的工作方式。”

經過半個月的培訓,李晨就掌握了智慧蔬菜大棚的管理方法。他熟悉蔬菜的生長週期、習性、病蟲害的治療,也同樣懂得如何讓各種自動化設備“爲我所用”。

在他的管理下,壽光港投和阿里雲合作建立的智慧大棚已經可以大規模投產。4000多平米的機牀可以種植36000顆蔬菜。這些蔬菜的生長週期更短、長勢更好。普通的有土蔬菜大棚畝產量一般在3噸左右;在阿里雲數字化蔬菜工場中,每年可進行12-16茬,畝產量可以達到12噸,部分品種甚至可達到每畝20噸。

“通過阿里巴巴生態的供應鏈,蔬菜直接送到城市裏的火鍋店,賣的價格也更高了。”李晨說,“從離開大棚到下鍋前,還能靠營養液再長一段。”據瞭解,天貓已經在壽光建立了蔬菜直供基地。

像壽光這樣的農業之鄉,除了面臨成本增加、生產效益不高、品質難以把控的問題,農業人才短缺和勞動力老齡化也非常突出。“種地”的辛苦和不確定性讓人望而卻步。遇上大風大雪大雨,全家都要去守着大棚。碰上洪災,更是毀滅性打擊。

未來,這些地誰來耕種?

好消息是,像李晨這樣的“新農人”不少。除了年輕人,經驗豐富的“老農民”也開始擁抱高科技和新變化。

李晨說,“阿里雲數字工坊”在壽光也已經引起了農民們的注意。他常常能見到有農民在大棚外觀察,他們對自動化設備非常好奇。

李晨認爲,隨着農民對智慧農業的瞭解加深,以及像他這樣的“新農人”加入,這項技術將很快得到推廣,幫助農民更好地種菜、賣菜,也幫助壽光打出新的金字招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