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哈佛商學院有關研究人員的分析資料表明,人的大腦每天通過五種感官接受外部信息的比例分別爲:味覺1%,觸覺1.5%,嗅覺3.5%,聽覺11%,視覺83%。

而爲了讓自己的眼睛看清楚,人們從 700 年前就開始努力。

中國在13世紀前半葉發明了眼鏡,而國外同樣是在13世紀時由威尼斯穆拉諾的玻璃工廠製作出了幫助遠視者閱讀時使用的助視器。

顯然人們也不滿足依靠眼鏡的幫助來看清楚世界,在相機1816年被髮明後,長達兩個世紀內的時間裏,清晰記錄下人們想要記錄的影像一直都是一個技術難題。

1994年尼康發明出光學防抖,挺長一段時間後消費者市場纔出現了光學防抖鏡頭。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用智能手機拍照,以至於都擠壓到了專業相機的市場存量,而當拍照這件事情的成本隨智能手機的普及無限降低,能用手機拍出更清楚的照片成了所有手機廠商都在爲之努力的難題。

讓手機拍清楚,不光要靠算法

幾乎所有人都知道,智能手機很難拍出媲美專業相機的照片,根本問題在於手機的傳感器尺寸比不上專業相機,鏡頭無法收集更多光的信息,照片的表現能力也就沒那麼好。

於是就有了多幀合成算法的技術,邏輯很簡單,拍一張拍不好,多拍幾張,選各自拍的好的部分拼接在一起,就能解決固有短板。

而當各家廠商開始傾向於用已經成熟的相機傳感器,配合不斷更新的軟件算法來優化拍照,成本更低且很難在用戶口碑上翻車時,vivo 做了一個大膽嘗試,在一代機型上,同時發佈兩個首發技術,用硬件的大幅提升配合軟件的調配,希望能夠讓用戶在拍得清楚這件事情上,實現拍攝效果的大幅提升。

X50 Pro 第一次使用了微雲臺技術來解決拍攝抖動問題,而 X50 Pro+ 的野心則更大,首發 GN1 傳感器,用更大尺寸的傳感器帶來更多的鏡頭進光量,試圖去大幅提升畫質。

vivo影像技術總經理於猛表示:消費者用手機相機拍照的本質訴求是要清晰,但是這個清晰它又分兩個方面,一個就是拍攝者的抖,傳統可能有OIS和EIS來解決這個問題,但是其實很難完美解決這個問題。

再一個就是被拍者在運動,比方說小孩、寵物,或者運動拍攝球賽,這個是被拍者在運動。

而 vivo X50 Pro 的微雲臺可以保證拍攝者能更方便地去拍攝,不用太在意手的抖動怎麼樣,另外一個它可以延長曝光時間。這樣就能實現照片成片率和視頻穩定率的雙提升。更重要的,是把抖動問題通過硬件解決很大一部分後,可以給拍攝算法提供更大的發揮空間。

與 X50 Pro 不同,X50 Pro+ 用了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主攝像頭技術,但 vivo 想要實現的效果是類似的,通過前端硬件性能的大幅提升,讓後端的手機拍攝算法可以處理出更好的照片。

X50 Pro+ 首發的 GN1 傳感器最大的特點就是尺寸很大,大底傳感器的優勢對於之前的手機攝像頭傳感器還是相當直觀的。可以擁有更多的進光量,在比較暗的情況下,當單幀的曝光大於500毫秒以上的時候,X50 Pro+ 的成片率比 vivo 以前用 OIS 的機器成片率要高很多。同時因爲 GN1 還配備了全像素雙核對焦+四通道拜耳濾鏡,擁有弱光環境下優於相對傳統拜耳陣列的對焦性能,同樣可以提升拍照成片率,避免照片模糊,消費者在拿到手機後,就可以非常直觀的感受到夜景模式的進步與提升。

不被技術牽着走有多重要

衆所周知,技術的發展速度是相當之快的。但如果一個新產品被技術牽着走,不考慮用戶體驗,就很難成功。

舉個例子,同樣是爲了拍出清晰的照片,2011 年 Lytro 推出了光場相機,想實現的效果是消費者根本不用對焦,直接拍攝一張照片,後期就能隨意通過編輯功能確定焦點,選擇自己想要在照片中清晰的部分突出出來。

概念很好,但現實特別骨感,爲了遷就光場相機技術,Lytro光場相機的像素都沒有跟上主流的水平,加上使用的傳感器也較小,像素和畫質都較難滿足用戶需求。而又因爲研發成本極高,所以 Lytro 推出的消費者產品售價,一直都沒能降到一個普通消費者可以接受的區間。

技術向來應該是爲人所用的,而用新技術去打造新產品的起點,一定是因爲有了明確的用戶需求,在某項技術提升的前提下,不會影響其他產品維度的進步。

vivo影像技術總經理於猛表示:vivo 長期堅持做影像,主要是因爲消費者獲得信息的渠道,70%是通過圖像和視頻獲得的,而影像研發的多個方向,vivo 也針對消費者的需求劃定了三個用戶痛點:夜景、人像和防抖。

夜景是手機攝影中特別重要的場景,也是智能手機這種設備使用的小尺寸傳感器最難處理的場景。人像攝影雖然特別主觀,但 vivo 認爲它是積累口碑和保證滿意度的一個很核心的方向,它有可能不會變成一個核心的賣點,但是 vivo 會把它作爲一個底層的能力和差異化的技術來建設。

而防抖,則是最重要的痛點,因爲“看清楚”和“記錄清楚”這倆件事,其實是刻在人類的基因中的。

更好的拍攝硬件意味着更好的拍攝能力,更好的拍攝能力也意味着需要更專業的拍攝技能去調動能力。但專業相機的複雜參數,普通用戶是很難熟練掌握的。

於是 vivo 組建了一個30人左右的攝影師團隊,負責把專業的影像認知提煉出來,把原本專業相機中的專業設置抽煉出來,固化出來,交由技術團隊去商用實現。方便用戶用最簡單的操作,就可以利用更復雜的技術。

這其實只是 vivo 爲了讓用戶“拍清楚”努力中很小的一部分。

vivo 的影像團隊,在 vivo 內部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團隊,人才在哪個地方,vivo 就去哪個地方設置研發機構,美國的聖地亞哥,日本的東京,中國的臺灣、杭州、深圳、上海 vivo 都佈局了研發網絡。

而這麼投入的原因,在於 vivo 消費者導向的企業文化,任何研發的技術它服務的載體要回歸場景,迴歸到用戶的需求。

人類爲了“看清楚”這件事情已經努力了 700 年,正是因爲我們每個人的觀感中,絕大部分都依賴於視覺,對於視覺的追求是不會有終點。在影像的研發上,vivo 也不會設置研發上限,消費者需要什麼,就去盡全力做什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