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從小就被父母培養禮儀禮貌的知識,從日常小事中就不斷塑造孩子這方面的意識,只要稍稍做不好,就會被批評,但是隨着時代的發展,很多"中國式禮貌"正在日益被曲解 ,而父母對孩子的文明教育也漸漸偏離原有的軌道。

小華今年6歲,是家裏的老大,有一個妹妹,父母工作忙,所以經常把自己和妹妹寄託在爺爺奶奶家。小華的爸媽從小就教育小華要懂得尊老愛幼,講禮貌懂文明,而作爲老大,更是要好好照顧妹妹,不能欺負妹妹,於是在這樣的教育灌輸下,小華漸漸變得十分拘束,在"文明禮貌"的條條框框下,努力做好日常的行爲。

但是面對"禮貌"的約束,他不得不乖乖聽話,漸漸地,他變得沉默寡言,不再喜歡和父母說話,臉上的笑容也漸漸消失了。這種"中國式禮貌"漸漸扭曲了教育本質,讓無數孩子深陷其中無法自拔,不得不反思,禮貌的本質到底是什麼,曲解禮貌的本身,又給孩子帶去多少痛苦和傷害?

"中國式禮貌"給孩子帶來什麼傷害?

不分情況的禮貌,沒有考慮孩子內心想法的行爲,成爲孩子最牴觸的事情,他們覺得這樣的強迫是無可奈何又不可避免的,於是漸漸感到厭惡和不快樂,"保持禮貌"的代價,就是漸漸失去童真,失去逐漸,唯命是從,不再願意去面對這樣的情況,和父母的關係自然也越來越淡薄,留下難以磨滅的傷害。

這3種"中國式禮貌"正毀掉孩子

曲解"尊老愛幼",成爲禁錮和束縛

尊老愛幼固然是傳統美德,沒有人會爲這四個字感到沉重的壓力,但是,如果扭曲了尊老愛幼的本質,就像在公交車讓座這件事上,讓座本身是正確的,但是如果孩子因爲一些其他因素沒有讓座,就會成爲被譴責批評的對象,這無形就成爲了這四個字禁錮下的結果。

強迫孩子面對不熟悉的陌生人,頻繁打招呼

家裏來親戚了,打招呼很正常,但是年幼的孩子面對衆多陌生的面孔,還要努力記住每個人的名字,這對孩子來說是十分難受的行爲,許多父母更是喜歡讓孩子在衆人面前表演,難堪程度無法想象。

"虛心"接受別人的道歉,不能拒絕

在和別的孩子玩耍過程中,孩子因爲不正當理由受到欺負,但是父母只會讓孩子無條件地接受別人的道歉,以爲這就是寬容的體現,但是卻沒有考慮實際的情況,更沒有考慮孩子內心的感受和委屈,不能拒絕的結果就是讓孩子受委屈,不快樂。

如何糾正這樣的"禮貌"教育?

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禮貌教育,不能一概而論

禮貌教育固然重要,但是禮貌也要適度,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禮貌,纔是對中華文明的正確解讀,任何強加的禮貌都不能成爲孩子真誠接受的教育,而這樣的"中國式禮貌"會越來越成爲孩子厭惡的對象。

切忌用條條框框約束孩子,禁錮孩子的想法

禮貌用語和行爲不應該成爲禁錮孩子行動的枷鎖,因爲簡單的禮貌應該是孩子主動去做的事,如果太多束縛反而成爲了禁錮,孩子無法自由地去活動,更無從表露真實的想法,因而切忌用條框約束孩子,禁錮孩子表達真實的想法。

父母要走近孩子,多溝通和理解孩子

想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的想法,只有孩子真正接受了,教育的效用纔會發揮到最大,對於孩子不能接受的行爲,父母要及時反思,和孩子多溝通,從不同的角度理解過度禮貌行爲。

禮貌的本質應該是彼此友好共存,但是如果曲解了禮貌本質,孩子只會更加抗拒"中國式禮貌"教育,爲了讓這一文明更好地傳遞,父母要做的,就是多理解和改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