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讀:只要涉及到錢財方面的產品,用戶總是會比較敏感的,尤其當下互聯網信息泄露嚴重。那麼互聯網金融產品想要贏得更多用戶,就必須在設計上做好引導。具體怎麼做?本文作者 上篇文章從安全和認知兩個角度探討了金融類APP界面設計的規則 ,接下來這篇文章繼續從效率、引導和體驗三個方面展開討論,與大家分享。

三、效率快:縮短到達目標的距離

某銀行APP用戶查看理財收益的小短片。

從梳理的用戶旅程圖中可以看到,用戶在查看理財收益的時候心情有一個落點。這個情緒低點出現在查看完理財產品後,要繼續查看基金收益時,需要重新返回首頁,才能找到基金入口。

而對比同類型的京東金融,在其首頁就可以看到所有財產的情況,這樣的設計縮短了用戶到達目標的距離,整個任務會比較流暢,也符合用戶的心智模型。

在梳理用戶旅程地圖的過程中,圍繞“效率·快”,我們總結出幾條匹配用戶心智模型的設計原則:

  • 保持交互/視覺一致性
  • 簡化流程操作、拆分主次,優先完成主要流程
  • 與用戶心智模型匹配
  • 解決用戶端的記憶負擔
  • 穩定快速流暢
  • 充分給予用戶操作控制權

四、引導準

1. 精準引導用戶決策

關於引導有很多相關的原則,這裏主要講一下如何通過引導設計提高用戶轉化率。金融行業的競爭壓力巨大,留存用戶,留住他們的資金纔是王道。

福格行爲發生模型是一個用來探尋用戶行爲原因的模型。它認爲,要讓一個行爲發生,必須同時具備三個元素: 動機、能力觸發器 。圖中的藍色曲線代表事情剛剛發生的一個恰好的時機。

從曲線中可以看出,當一個人的動機非常強烈的時候,即使能力不足,仍然是有機會去觸發產生行爲。反過來,當一個人的動機不那麼強烈的時候,用戶的能力夠強,對他來說“easy to do”,行爲也是可能發生的。

所以,金融APP要想留存用戶,讓用戶行動起來,可以從增強行爲動機,提高用戶能力,同時減少決策成本三個方面努力。

2. 增強行爲動機

(1)場景刺激用戶

不同的用戶對於理財產品的需求可能對應着馬斯洛需求的不同層級,用戶研究可以深入挖掘不同類型用戶的理財需求。

針對那些理財需求較弱的用戶,我們可以通過洞察用戶的生存需求(馬斯洛需求中最基礎的一層),挖掘用戶痛點,通過設計符合用戶生存需求和痛點的理財場景,去刺激、強化用戶的動機。

(2)利益刺激用戶

用戶投資理財產品的目的基本上都是爲了賺取利益。那麼只要讓用戶可以明確地感知到收益,便能強化用戶的動機。除了突出放大產品的高收益數值,我們還可以通過收益對比、製造稀缺感、體驗收益來提高收益對用戶的刺激。

例如:

  • 收益對比: 可將理財產品收益與用戶已建立起收益認知的產品進行對比,例如與銀行活期存款、與支付寶餘額寶進行收益對比;
  • 製造稀缺感: 通過製造理財產品的稀缺感,如“限定剩餘額度”、“95%的用戶都購買了”等運營手段,刺激用戶對該產品的關注和利益爭奪。
  • 體驗收益 :對於利益,用戶如果不進行投資是感知不到的,但倘若我們可以通過給用戶一筆體驗金,讓用戶體驗3-5天的收益增長,並承諾這期間的收益送給用戶,用戶在體驗到實實在在的收益後,便能更大程度的增強投資動機。

3. 提高用戶能力

(1)降低學習成本,增強知識輸出

用戶的理財知識水平參差不齊,我們做設計時必須保障對金融知識瞭解較少,甚至沒有理財概念的小白用戶。在“認知·易”一節中,已經闡述過如何幫助用戶進行認知降維,其實就是在提高用戶的行爲能力。除此之外,還應該增加金融知識的輸出,提高用戶的知識水平,也能提高用戶決策能力。

(2)降低行爲成本

除了降低用戶的學習成本,降低行動成本也是提高用戶能力的一個方面。通過合理的交互設計,可以縮短產品購買流程、減少用戶操作的次數。

(3)排列決策要素優先級

通過觀察和研究用戶如何使用產品,我們可以繪製出用戶體驗行爲地圖,來挖掘用戶在每個決策節點所遇到的痛點和需求。將每個決策節點的決策要素進行排序,便可找到界面設計中,信息排序的優先級。將最可能影響用戶決策的要素放在最前面,就可有效減少用戶的決策成本。

(4)優化、簡化決策流程

簡化交易流程,並針對不同類型的理財產品交易流程進行優化和簡化,找出共性點,進行統一的交互、視覺設計。用戶在體驗過一類理財產品的交易流程後,購買另外一種理財產品時,能感知到熟悉、相似的流程,且流程不長,可以大大推動用戶進行決策交易。

五、體驗新:新技術、新視覺

大熱的5G技術

語音識別技術

VR增強技術

金融APP的用戶是基於年輕化的用戶,這個羣體是比較崇尚創新的。創新對於相對傳統的金融行業來說,就是在各個方面都要讓用戶感知得到創新的元素。比如現在很多界面設計都會使用一些動效,金融類APP也是完全可以用到的。還有智能AI、雲客服和VR增強技術,都可以運用到金融場景裏。

#相關閱讀#

金融類APP界面設計規則探索(上):安全、認知

作者:馬少林,伊颯爾界面設計公司用研總監;賀賡曄,伊颯爾界面設計資深交互設計師。

本文由 @伊颯爾UXD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