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層浪,就在很多農村都在爲自己的農家院能不能保住,究竟是合還是坼的問題糾結的時候,7月31日,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聯合下發了《關於保障農村村民住宅建設合理用地的通知》,其中明確:不得強制農民搬遷和上樓居住。也就是說“要充分尊重農民意願,不提倡、不鼓勵在城市和集鎮規劃區外拆並村莊、建設大規模農民集中居住區,不得強制農民搬遷和上樓居住。”

這一通知在今日的農村成爲了熱門話題,很多的農民拍手叫好,都認爲農村如果都坼遷並居,也就不叫農村,現在的農村很多的農民依然是依靠土地來生活,土地離家越近越有利於提高生產力,也給農民的生活帶來很多的方便,凡事農村走出來的人都知道,每到農忙季節,有時候連飯都顧不上回家喫,於是就經常有孩子從家裏跑出來,站在村頭的高處,扯着嗓子喊“爸爸回家喫飯”,那聲音至今縈繞在耳際,成爲了一種最淳樸的鄉音。

同時還有妻子給丈夫送飯的溫馨場景,在農村每到農忙季節,尤其是麥收和秋收秋種的季節,爲了趕農活,讓成熟的農作物及時顆粒歸倉,每天清晨一大早,男人都會先到田地裏幹活,到喫飯的時間也捨不得回家,就希望能將農活早一些幹完,而在家做飯的女人,就會燎起鄉村的炊煙,做好以後,安頓孩子喫飯,自己打理過家事,自己捨不得喫飯,送完孩子上學,然後將做好的飯菜盛到碗盆裏,用布兜提起來給在田地裏幹活的男人送飯,在田間地頭攤開布兜就是飯桌,那夫妻喫飯的場景至今讓人回味,這是一副感人的溫馨場景。

儘管如今這樣的場景越來越少,都是源於農用機械的現代化,但是至少說明了鄉村的農民和賴以生存的黃土地關係有多麼的密切,如果農民離自己耕作的土地很遠,其結果如何,自從山東實行大規模的村莊合併,不斷有來自鄉村的視頻發出,都反映土地離家太遠,無論是澆水施肥還是莊稼的收穫都很不方便,有的甚至能夠跑十多里路,按照現在的電動車運輸工具也需要20分鐘左右,農民都反映太難了。

其中有一位農民的視頻反映,現在種地都在提倡使用腐熟的農家肥,可是分到社區以後,住進了樓房,沒有了曾經的農家小院,如何漚制一些農家肥,只有依靠化肥商品有機肥,這樣對生產有機農產品也有了很大的障礙。

這就真應了經濟日報的一篇文章絕不能強制“農民上樓”。

尊重農民意願並非一句空話。要順應農村產業發展、勞動力轉移以及自然資源稟賦條件,提高農民對關係其切身利益重大事項決策的民主參與度,使合村並居成爲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選擇。否則,不僅會使村民共同生產、共同生活、共同組織的基礎逐漸喪失,也違背了推進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的要義。

也許有很多的決策者就有些不理解了,昔日都是擠破人頭想農轉非,進城落戶的農民如今創造好的條件,農民卻不願意了,我們認爲這都是老黃曆了,物是人非,時代不同了,現在讓都已經變成了“非轉農”困難了。但並不是進城不是農民的希望,很多有能力,有創業激情想施展更大的空間,還需要城市爲他們提供優越的條件,這無可厚非,但是細想起來,任何社會的發展你離開了農民,離開了土地,終究會有一些農民來操持自己的土地,就是以後土地進行了合理的流轉,農民這個羣體也會依然村莊,鄉村仍然村莊。

鄉村就需要有鄉村的特色,雞鳴三更趕早集,夜晚犬吠主回家,這是鄉村的特色,少幾句罵街,多幾句嫂第間的俏皮話,葫蘆爬滿籬笆牆,庭院裏多一些果實的飄香,這是鄉村的韻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