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內容    抄襲必究

文:謝汶青

說明有老可啃。人都是被逼出來的,當父母沒有收入,過的很悽慘,還想依靠他時,你覺得他還會啃老嗎?

1.如果生活安逸,誰願意顛沛流離

如果生活安逸,誰願意顛沛流離。我們看很多人家境很好,甚至出身名門貴族,爲什麼還那麼的拼?

我當初也是很奇怪的,因爲他們不需要努力,父母留下的遺產足夠他們過好下半生呀!可是,當看了張愛玲傳《她從海上來》後,

我知道了答案。

一個人努力奮鬥,出去賣力的賺錢,都是有原因的。例如張愛玲出身貴族,小時候一睡醒,身邊就會圍着一羣伺候服侍她的傭人。

當日軍打到上海的時候,他們家裏的空房子光租出去就可以賺取很多錢,他的父親一輩子都是在揮霍着。

和她母親結婚後包養妓女,納妾,還把那些不三不四的女人帶到家裏來,和她的母親離婚後,又娶了一位和他有着共同愛好吸大煙的繼母。

大家想一想,這光供應大煙就不知道要花多少錢,更不要說還要養一大家子人,足可見家境富裕。

可是,在這樣環境中長大的張愛玲一生都是和時間賽跑,年輕的時候在學校裏面學習成績尤其好。

考進香港大學的時候還是第一名。

去了大學學習期間也是很努力,每天都是圖書館最後一個人出來的。

爲什麼?支撐她如此努力的原因是什麼呢?

她父母在她很小的時候就不和,母親出國,多年來只在她上學最關鍵的時刻回來,其他時間都是隻書信來往的。

經濟上的富足並沒有彌補她精神上的缺失,母愛父愛的缺失,家庭的和睦都是缺失的。

後來父親更是因爲繼母的挑撥,毆打了她,把她關在一個黑屋子裏面,生死不管,她拉痢疾,都快死了,父親依然很冷漠。

如果不是傭人何干不停的哭訴,張愛玲有可能都會死去。

後來她投奔了自己的母親,可是因爲母親沒有接受什麼教育,除了依靠變賣一箱子古董,根本就沒有什麼經濟來源。

那個時候她不努力靠誰呢?

當一個人沒有了依靠,唯獨要依靠自己的時候,不努力怎麼生活?他就會變得努力。大學畢業在家裏啃老都不出去找工作,

那說明家裏有條件讓孩子啃老,你試一試斷糧後會是什麼樣?

2.一個人的努力和內動力也是有着很大的關係的

張愛玲曾經在被父親軟禁的黑房子裏面說過,她一定要報仇。

她後來在學業上,在寫作上的所有努力,都是爲了這句話活着。當她的作品被搬上銀幕,弟弟來看她說道:很多人都把電話打到家裏祝賀爸爸。

張愛玲說了一句:和他有什麼關係。

張愛玲說過自己不怕死亡,但怕別離。想起母親在自己很小的時候一次又一次的離去,她就難過。

這種母愛的缺失也是一種內動力,也是激發她努力的源泉。

記得很久之前看到一篇文章中,有一個很漂亮的女孩子寫到自己最初學習一點都不好,後來就發力了,再後來就考入了985名校。

原因是因爲她的一位老師看到她長得漂亮,對她說道白生生的鴨子,一肚肚青泥。意思就是看起來長得很漂亮,其實腦子裏面沒有什麼東西。

她爲老師說的這句話哭了很久,後來就發力了,很努力的學習,想用優異的成績證明自己腦子不是沒有內容,不是裝着一肚子的青泥。

內動力來源很多。記得有位作家說道一個人在15歲到40歲之間,一定要經歷一些苦難,只有這樣他纔會對生活有感悟,有可能其中所經歷的苦難會觸發他的內動力,而讓他努力奮鬥,不至於虛度時光,浪費青春。

我覺得這句話說的很多,我感覺那些考上大學的孩子,或許在生活中根本就沒有經歷過什麼磨難,所以很難激發出他們努力的動力。

我是情感領域創作者,喜歡研究婚戀,兩性關係,痛恨道德說教,喜歡挖掘事情的根源解刨分析問題,如果喜歡歡迎關注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