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格鬥導彈其實就是近程空對空導彈,主要用於雙方臉貼臉的肉搏戰,而中遠程導彈則一般被稱爲攔截導彈,用於在超視距外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地攔截擊落敵機。格鬥彈因爲經常需要在大離軸、高速度情況下進行機動追擊,如果採用雷達制導不僅掃描速度跟不上,鎖定角度也太過於有限,根本追不上目標,並且由於雷達過於耗電,導彈的體積質量也會隨之水漲船高,不適應現代近距離空戰的要求。美國空軍早在五十年代曾經發展過採用半主動雷達制導的獵鷹格鬥彈,最終因爲命中率太低、維護性太差、戰鬥部太小而下馬。

▲AIM4獵鷹空空導彈

現代戰鬥機所使用的格鬥彈基本上都採用可靠性高、成本低的紅外導引頭,通過鎖定戰鬥機高於周圍環境的紅外信號攻擊目標,因此決定格鬥彈性能好壞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導引頭的先進程度。美國的響尾蛇導彈是格鬥彈的先驅,但是由於早期紅外點源制導技術的不成熟,第一代響尾蛇導彈採用非致冷硫化鉛紅外探測器,命中率非常低,很容易被對方擺脫和干擾,有時候甚至無法識別太陽、雲朵、戰鬥機之間的區別,即便追着溫度最高的發動機尾焰攻擊,也很可能會被紅外干擾彈所幹擾。在越南戰爭中,美軍的響尾蛇導彈命中率甚至還不如機炮,也正因爲如此,美軍在越戰後又爲戰鬥機重新裝上了機炮。

▲第一代aim9b格鬥彈

第二代和第三代格鬥導彈開始採用更爲先進的非致冷硫化鉛/銻化銦紅外探測器,這種探測器的敏感度較高,配合近炸引信使用,具備一定的前向攻擊能力,但是仍然扛不住誘餌彈的迷惑。從八十年代末期開始,美蘇法英等國對三代格鬥彈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由此誕生了三代半格鬥彈。在保持導引頭基本不變的情況下,運用了多元和掃描探測方式,能夠有效區分出誘餌彈和飛機的差別,從而極大的提高了抗干擾能力和全向攻擊能力。全世界最先進的三代半格鬥彈莫過於蘇聯的R73導彈,這種導彈不僅具備三代半格鬥彈的所有性能特徵,而且還能夠配合飛行員的米格29的頭盔瞄準具進行發射,極大的縮短了瞄準速度,提高了戰場適應能力。

▲米格31機翼下掛載的R73格鬥彈

第四代格鬥彈與以往格鬥彈都不相同,它使用了更爲先進的紅外成像功能,通過紅外導引頭的感知可以形成一副目標飛機的畫像,紅外成像之後,導引頭會持續對這一特定目標進行鎖定追蹤,傳統的紅外干擾彈幾乎對這種攻擊無可奈何。全世界已經服役的最先進的四代紅外導彈爲美國的AIM-9X,這種導彈不僅擁有智能紅外成像鎖定技術,還加裝了矢量推力裝置,可以實現高超的越肩發射能力,也就是機頭處在前方的戰鬥機可以發射AIM-9X對後方追尾的敵機進行攻擊。AIM-9X導彈彈身只安裝了4個尾翼和主翼,空氣阻力也很小,可以實現3馬赫的超高速度,對於四代隱身戰鬥機也有很高的命中率。

我國在紅外格鬥彈方面起步並不晚,早在五十年代就已經通過仿製蘇聯的K5導彈,誕生了第一代霹靂1半主動雷達制導近程空空導彈。但是由於工業底子薄弱和一些歷史原因,直到90年代才通過引進以色列怪蛇3的技術,製造出了第一種霹靂8型三代格鬥彈以及霹靂9改進型三代格鬥彈,而這個時候西方的三代彈已經服役了十多年,四代彈也已經基本成型,我們整整落後了一代。

得益於近些年來經濟的高速發展,軍費預算也相對充裕,我國各種武器裝備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爲殲20量身定製的四代空空導彈也隨之出現,這就是最新的霹靂10近距格鬥彈。該彈使用了與美國相同的紅外成像凝視技術,具備極強的抗干擾能力和越肩發射能力,總體水平位居世界前列。但是從霹靂10的體積來看,仍舊要比AIM-9X更大更長一些,說明在電子元器件小型化和內部系統集成度上,我們仍然落後於美國。除此之外,霹靂10採用了傳統的邊條翼設計,在飛行中的阻力很明顯會大於美國的AIM-9X,因此最高速度可能很難超過前者。

▲殲10驗證機掛載的霹靂10格鬥彈

總的來看,雖然同樣是四代紅外格鬥彈,但是霹靂10整體性能指標仍然略微落後於AIM-9X,不過二者相遇,在技術性能相差不大的情況下,鹿死誰手就要比拼整體的體系化作戰能力和飛行員的操作水平以及心理素質了。更爲重要的是,我們在短短40年就從二代彈直接跨越式發展到了四代彈,這本身就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以我們目前的軍工業進步速度,霹靂10的改進型在不久以後肯定會現身,到時追上甚至趕超AIM-9X是必然結果。

▲殲20側彈艙可分別裝備一枚霹靂10格鬥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