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剧《大侠霍元甲》的开头讲的就是戊戌变法失败后,大刀王五和津门霍元甲联合营救谭嗣同的情景。谭嗣同本来是有充足的时间逃跑的,可是他却没有这样做,他要为变法而流血。说起这位谭嗣同,他可是时任湖北巡抚谭继洵的儿子,是一位官宦世家的子弟。

为了切实执行变法的各项规章制度,光绪皇帝当时重用了一批具有维新思想的官员,比如杨锐、刘光第、林旭等人,谭嗣同是由大学士徐致靖极力里推荐的。光绪帝将他们4人提拔为军机处章京行走(军机四章京,四品衔),全面负责新政的日常之事。由此可以看出,谭嗣同在为期103天的戊戌变法运动中,尤其是在“围园杀后”计划中,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

(一)光绪24年(1898年6月8日),康有为拟定《请明定国是疏》,由大学士徐致靖代为上奏,请求光绪帝正式开始变法。三天之后,光绪帝颁发了《明定国是诏》,变法运动开始。以此为契机,光绪帝终于享受到了君临天下的快感,他几乎每天都要发布两三件诏书,其变法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

一个月之后,变法似乎陷入了瓶颈,到8月间已经呈现出举步维艰的状况。由于光绪皇帝缺乏经验,又兼之没有得力的左膀右臂,几乎所有的改革措施都无法顺利实施行,即使是各地方面的大员,也以各种理由推三阻四,不愿奉旨行事。这个时候,在京城西郊的颐和园里,慈禧太后却过着悠闲的日子,即使有对新政心怀不满的大臣来向她诉苦,他也淡淡地一笑,不予回应。虽然如此,但慈禧却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安生。作为掌握大清朝最高权力的女人,非常明白推行新政的难度有多大,以他对光绪的了解,自然知道光绪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根本无法完成这项运动。

于是慈禧召见了李鸿章。李鸿章则认为,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都是典型的书生意气,他们虽有满腔热血,却只懂得空谈救国,不懂得中国的官场之道,没有任何政治谋略和经验,更缺乏起码的政治手腕和妥协精神。

事情果然不出李鸿章所料。9月初,光绪帝和朝中大臣之间的矛盾就激化了。此时的光绪已经不同往日了,初尝权力滋味的他已经不愿意再忍受慈禧的指责。他并没有冷静下来仔细思考在处理王照事件中自己是否有不当之处,反而暗暗抱怨慈禧横加阻拦混淆是非。最终,光绪帝很容易就将矛头指向了慈禧。光绪坚定的认为,正是慈禧的专权,才让新政处处碰壁,因此必须除掉慈禧,才能够把所有的守旧派大臣镇住,新政才能够成功。

(二)越想越觉得有理的光绪当即写了两份手谕,分别给军机4章京和康有为,向他们抱怨了新政推行之难,并说明自己在慈禧的控制下甚为不自由,要求他们几人迅速想办法,云云。这几个人接到谕旨,细读之下,自然明白了光绪帝字里行间的意思。可叹这些维新志士,热血有余,理智不足,看到皇帝的抱怨,便四处想办法“营救”光绪帝。

几个人在一起合计一夜,终于商量出一个计策:首先,想办法调集兵力,伺机控制颐和园,并软禁慈禧,即所谓的“围园杀后”计划;接下来,借助洋人的力量推行新政,也就是引洋人入朝。由于当时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来华访问,可请伊藤博文、李提摩太等人参与政务,管理军事财税外交等事项,最终形成“中美英日合邦”的局面。这样则新政能行,而守旧派大臣自然也不敢多言(竟然是这样的借力打力)。

计策已定,可还有一件事情需要落实:究竟谁家的兵马可以调动呢?这时候,谭嗣同想到了直隶按察使袁世凯。袁世凯原来参加过强学会,是个维新人士,如今统帅新建陆军,在天津小站练兵。此人正是最佳人选。

很快,光绪皇帝一份急电就将袁世凯从天津小站找到了北京。短短一周时间之内,光绪帝接连三天接见了袁世凯,并加封其为兵部左侍郎。正当袁世凯惊疑不定,不知为何圣眷优隆的时候,9月19日夜,谭嗣同深夜来到袁世凯下榻的法源寺,将“围园杀后”的计划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他。面对谭嗣同的谆谆教导,袁世凯答应的非常爽快,他一口答应调动新建陆军进京实行计划,并拍着胸脯保证道:“杀荣辱,如杀一狗耳!”

(三)维新派的苦心终究还是化为了泡影。一方面,慈禧太后早就通过各种渠道知道了维新派意欲与洋人联手,将主权拱手付与洋人的计划。她顿时明白光绪不可能向自己低头服软。为了不让权力旁落他人之手尤其是洋人之手,她必须重新执掌朝政,于是在谭嗣同夜见袁世凯的同一天清晨,慈禧忽然从颐和园返回紫禁城,直奔养心殿,控制了政局。而另一方面,袁世凯的慷慨激昂只是做戏给谭嗣同看,他对双方的实力对比看得很清楚,自然不会盲目的自取灭亡。第二天早上他一回到天津,就立刻向荣禄通报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于足,维新派的全部计划就赤裸裸地呈现在慈禧的面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