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下雖然環境沒有城鄉乾淨,但是對於喜歡跑跳,探索世界的孩子來說,這裏就是一個寶藏。臨近農忙,大家都沒有時間看孩子,一位爺爺就帶着自己的小孫子,去瓜田中撿西瓜了。

看着孩子認認真真的學習爺爺摘西瓜的動作,一個西瓜一個西瓜的往自己的小車裏放,學着爺爺的動作,耳朵貼在西瓜上,手輕輕敲了敲西瓜,一臉懵懂地模仿着自己完全不理解的動作,模仿的有模有樣,讓網友大呼反差萌。

當車子裝滿之後,孩子就這麼開車跟在爺爺身後,在凹凸不平的土路上,秀得一手好車技,將車子開得四平八穩的,後面的西瓜一點都沒有晃。

不少網友看到之後紛紛發言,說:勞動真光榮啊!孩子車技這麼好,開這個車虧了,還有人說如果自己在這個年紀,能幹這種活,何苦現在在工地搬磚。

不管網友們如何,反正這爺孫兩人是乾得很開心,孩子也不會鬧着喊累,反而是爲自己可能幹活感到自豪和驕傲。

在孩子小的時候,多接觸一些勞動,有利於孩子的全面發展,還能讓孩子老老實實聽話,何樂而不爲呢?

一、讓孩子從小接觸勞動有什麼好處?

小周的孩子才7歲,就已經長得非常壯實了,比同齡人整整高了一個頭,力氣也比一般孩子要大,平時在家裏都是他幫着抗水,作爲家裏唯二的男丁,父親不在的時候,他都會幫着母親做一些出力氣的活。

小周平時在家裏,基本不需要開口要求孩子什麼,孩子就會主動地將自己能做的,全部收拾好,甚至還幫助小周。在孩子的意識中,幫助媽媽解決問題,是自己的責任,自己的事情自己完全可以處理好。

通過讓孩子接觸勞動,可以培養孩子堅韌的性格和靈活的思維,遇到困難先通過各種辦法嘗試解決,不會被一時的困難打倒,在勞動中遇到的挫折,更是提高了孩子的抗打擊能力,當孩子有了這種意識的時候,就已經具備的擁有優秀能力的起點。

二、如何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

1、榜樣作用

我們常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恰恰表明了一點,孩子的成長受到家長的影響,從孩子的表現中,就可以看出家長的素養和教育。

孩子在原生家庭中接受的一切,都潛移默化地影響着成長。如果家長在家裏主動做好家務,爸爸做好榜樣形象,不推脫家務活,讓孩子感覺做家務是生活的一部分。孩子作爲家庭的一員,自然就願意去做。

對於那些躺在家裏,油瓶到了都不起身扶一下,從來不刷碗的孩子,他們看不見父母的辛苦,眼裏只有自己的享受,哪怕父母強撐着疲憊的身體,做好一頓飯,他們也會抱怨今天的飯菜不好喫。

2、誇獎行動

小孩子在家裏非常有表現欲,他們喜歡模仿家人的動作行爲,自己站都站不穩就想拿抹布擦桌子,走路還磕磕碰碰卻想哪掃把掃地,家長們總是連忙制止孩子的行爲,害怕孩子受傷。

無論孩子長到多大,在家長心中都是小孩子,總是因爲孩子小,就不讓他做任何事情,反而養成了在家好喫懶惰的習慣。當孩子模仿家長開始進行這些勞動時,家長及時在旁邊給予誇獎和鼓勵,滿足孩子想要受到表揚的心理。比如當孩子掃完地,媽媽可以說:“這是誰掃的地?我一定要好好誇獎他,掃得真乾淨。”

家長的肯定和誇獎可以激發孩子的動力,讓孩子更加積極地做家務。

3、制定勞動準則

在學校裏有校規,在家裏也要有家規,父母制定出一篇行爲勞動準則,貼在家裏顯眼的地方,對於每一位家庭成員都要起到約束力,父母要自覺遵守,爲孩子做好榜樣。

家規制定的條例必須要寫清楚,比如自己穿衣服、自己疊被子、清理房間、打掃衛生等等,家長還可以每週組織互相檢查,互相監督。家規對全員的約束力,讓孩子對於家庭責任認識更加透徹。

聰明的父母十分享受和孩子的小聰明博弈,家規隨着孩子成長的速度不同,不斷提高強度,讓孩子在勞動中擔起家庭責任,在困難中成長,瞭解規則、遵守規則、打破規則。

從小不讓孩子接觸一些勞動,孩子就體會不到父母的不容易,自然也就學不會感恩。任何的口頭教育都沒有親身體會來的深刻,只有孩子體會到家務活的辛苦,才知道自己的生活有多幸福。您對於孩子接觸勞動如何看待?歡迎分享您的看法。#西瓜#家長#家規收藏

不管網友們如何,反正這爺孫兩人是乾得很開心,孩子也不會鬧着喊累,反而是爲自己可能幹活感到自豪和驕傲。

在孩子小的時候,多接觸一些勞動,有利於孩子的全面發展,還能讓孩子老老實實聽話,何樂而不爲呢?

一、讓孩子從小接觸勞動有什麼好處?

小周的孩子才7歲,就已經長得非常壯實了,比同齡人整整高了一個頭,力氣也比一般孩子要大,平時在家裏都是他幫着抗水,作爲家裏唯二的男丁,父親不在的時候,他都會幫着母親做一些出力氣的活。

小周平時在家裏,基本不需要開口要求孩子什麼,孩子就會主動地將自己能做的,全部收拾好,甚至還幫助小周。在孩子的意識中,幫助媽媽解決問題,是自己的責任,自己的事情自己完全可以處理好。

通過讓孩子接觸勞動,可以培養孩子堅韌的性格和靈活的思維,遇到困難先通過各種辦法嘗試解決,不會被一時的困難打倒,在勞動中遇到的挫折,更是提高了孩子的抗打擊能力,當孩子有了這種意識的時候,就已經具備的擁有優秀能力的起點。

二、如何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

1、榜樣作用

我們常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恰恰表明了一點,孩子的成長受到家長的影響,從孩子的表現中,就可以看出家長的素養和教育。

孩子在原生家庭中接受的一切,都潛移默化地影響着成長。如果家長在家裏主動做好家務,爸爸做好榜樣形象,不推脫家務活,讓孩子感覺做家務是生活的一部分。孩子作爲家庭的一員,自然就願意去做。

對於那些躺在家裏,油瓶到了都不起身扶一下,從來不刷碗的孩子,他們看不見父母的辛苦,眼裏只有自己的享受,哪怕父母強撐着疲憊的身體,做好一頓飯,他們也會抱怨今天的飯菜不好喫。

2、誇獎行動

小孩子在家裏非常有表現欲,他們喜歡模仿家人的動作行爲,自己站都站不穩就想拿抹布擦桌子,走路還磕磕碰碰卻想哪掃把掃地,家長們總是連忙制止孩子的行爲,害怕孩子受傷。

無論孩子長到多大,在家長心中都是小孩子,總是因爲孩子小,就不讓他做任何事情,反而養成了在家好喫懶惰的習慣。當孩子模仿家長開始進行這些勞動時,家長及時在旁邊給予誇獎和鼓勵,滿足孩子想要受到表揚的心理。比如當孩子掃完地,媽媽可以說:“這是誰掃的地?我一定要好好誇獎他,掃得真乾淨。”

家長的肯定和誇獎可以激發孩子的動力,讓孩子更加積極地做家務。

3、制定勞動準則

在學校裏有校規,在家裏也要有家規,父母制定出一篇行爲勞動準則,貼在家裏顯眼的地方,對於每一位家庭成員都要起到約束力,父母要自覺遵守,爲孩子做好榜樣。

家規制定的條例必須要寫清楚,比如自己穿衣服、自己疊被子、清理房間、打掃衛生等等,家長還可以每週組織互相檢查,互相監督。家規對全員的約束力,讓孩子對於家庭責任認識更加透徹。

聰明的父母十分享受和孩子的小聰明博弈,家規隨着孩子成長的速度不同,不斷提高強度,讓孩子在勞動中擔起家庭責任,在困難中成長,瞭解規則、遵守規則、打破規則。

從小不讓孩子接觸一些勞動,孩子就體會不到父母的不容易,自然也就學不會感恩。任何的口頭教育都沒有親身體會來的深刻,只有孩子體會到家務活的辛苦,才知道自己的生活有多幸福。您對於孩子接觸勞動如何看待?歡迎分享您的看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