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灶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银河涌中段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通心岗遗址出土的5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大量石斧等工具,而从1600多年前晋代葛洪在此设灶炼丹开始,丹灶这方水土便开始演绎着人杰地灵的历史传奇。

在历史学博士吴劲雄眼中,从明代至今丹灶人才辈出并非偶然,两江汇流樵山以北的优越地理位置、崇文尚学的家族传承、不骄不躁默默等待机会的简朴民风,正是让丹灶能屡次在历史长河中抓住时代脉搏的关键。

“一灯照隅,万灯照国”,吴劲雄表示,纵观历史,每当有一大批领军学者聚集在丹灶,他们之间又产生关联的时候,就是丹灶飞跃之时。“丹灶就像《白雪公主》童话里吃了苹果后沉睡的公主,醒来一定惊艳四方。”吴劲雄说。

宝藏:丹灶历史格局之大风光无限

历史学博士、中山大学中文系助理研究员吴劲雄是土生土长的丹灶荷村人,然而“如入兰芝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吴劲雄直到入读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历史博士研究生时,才有缘与故乡丹灶的历史真正结缘。

“左宗棠就读的湘水校经堂是南海人吴荣光在长沙设立的,梁启超曾任教的‘时务学堂’又是因为丹灶人康有为维新变法创办,我慕名而来岳麓书院求学,这里许多的史料却又指引我回家乡。”吴劲雄感慨地说,《中庸》道:“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当我深入挖掘家乡丹灶历史,才发现这里的格局之大,丹灶本土出现的乡贤,基本上能串起来半部中国近代史,风光无限。”

“丹灶的历史有两个方面非常吸引我,一是人物,从明代开始丹灶有不少乡贤载入史册,在岭南一个小镇其数量之多、密度之高、渊源之深是极其罕见的;二是文献,‘无征不信’,丹灶留存下不少的传记、族谱是历史研究的珍贵史料。”吴劲雄怀着对家乡历史文化的好奇心,几乎走遍丹灶每条村的每个角落。

在这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些令人惊喜的史实,如岭南大儒朱九江在考中进士前,曾在“南沙”这个地方授徒教学接近两年,近代有学者认为此“南沙”为今广州市南沙区,但吴劲雄认为这显然不对,因为现在的南沙区在清代还未出现南沙之名。

根据《朱九江先生集》的朱九江自述“予昔居南沙陈氏宾馆,其主人今所称扫地北也。予闻诸徐佩韦之尊甫”。徐佩韦,就是清代著名清官徐台英(《清史稿》有传记),丹灶镇荷村人;扫地北,也是丹灶镇南沙新村的著名人物。

也就是说,朱九江在考中举人之后教学近两年的“南沙”,正是现在丹灶镇南沙新村。这个发现让大家更清楚地认识到朱九江一生的教学轨迹,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到,康有为当年跟从朱九江学习圣贤之道,其实早在朱九江设帐奇山之前已埋下伏笔。

维新思想,早已在丹灶镇内有所显现,这对于进一步认识康有为变法渊源,挖掘古村内涵,非常有价值。另外,吴劲雄还在村民手中搜集到了三部丹灶族谱,在广东省图书馆找到了另外两部丹灶族谱,这些都是极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随着史料收集的不断充实,2018年,康有为诞辰120周年之际,吴劲雄作为唯一一位来自康有为故乡的代表,参加中国社科院主办的康有为国际学术研讨会;2019年,他撰写整理出版了《丹灶历史文化丛书(第一辑)》,包括《丹灶文化解密》和《何维柏集》两册,“我是在挖掘家乡优秀文化历史的过程中,吸取学术上向前发展的营养和动力,我为我的家乡丹灶感到自豪!”吴劲雄说。

水土:两江汇聚第一洲,樵山之北卧虎藏龙

“石湾有陶瓷,九江有米酒,丹灶有什么?古往今来的历史名人是丹灶宝贵的财富。”吴劲雄表示,在调研中,丹灶的名人文化给了他很大的震撼。银河苏村是康有为的出生地,在其东面的良登村,诞生了明代首辅方献夫;苏村以北的西城大果村,又是当代著名学者杜维明的出生地。丹灶名人的数量之多、密度之高、渊源之深是史上罕见。

丹灶西城村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为何丹灶这方水土在近数百年来如此人杰地灵呢?《九江儒林乡志》称:“西、北二江夹拥而下丹灶。”吴劲雄博士认为,西江和北江第一次汇流在三水区的思贤滘,两江交汇处水流湍急,泥沙上涌,河水黄浊,不利于休养生息。

而丹灶在思贤滘下而不在其中,南边有连绵的西樵山脉阻挡,激荡的河水经过几公里的流淌之后逐渐趋平缓,上浮的泥沙亦逐渐沉积澄澈,滋养着丹灶广阔的沃土良田, 丹灶也因此成为西、北江汇流的最先受益地。渔耕有肥沃的土地,商业有发达的水路,让丹灶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丹灶文化的启明灯就出现在银河涌两岸。

事实上,如今走进丹灶,不少地方依然能够找到数百年来此地商贸繁华、人才辈出的佐证。在金沙的罗行墟,以往是西江、北江沿岸的四会、怀集、广宁等地客商的聚脚点,一直繁荣至今,墟上保存有卖米街、竹器街、绸缎街、豆腐街等,每个街口都有炮楼镇守;而在沙水村中,则保留有颇为壮观的“麻石碑林”,镌刻着考取功名的乡贤“威水史”;上林村有着百年历史的“樵岭南来第一门”,西城村则有着连片精美的镬耳屋建筑……让人肃然起敬。

民风:崇尚教育,人才辈出并非偶然

地理上水汇山聚给丹灶发展带来先天优势,而人文沉淀又给丹灶文化提供长远发展的动力。吴劲雄在研究中发现,丹灶文化的人文特色主要表现在重传承和善开创两大方面。

“丹灶有康有为,但丹灶不仅仅有康有为。”吴劲雄说,丹灶民间历代崇尚教育,书塾众多,耕读文化盛行,源源不断的读书人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每个名人的背后,基本都承托着一个家族的努力和希望,凝结着几代人心血。

例如明代武英殿大学士方献夫、清代贵州学政冯成修都是遗腹子,维新领袖康有为幼年丧父,他们都是靠祖父或者伯父抚养成人,他们所取得的成就,其实是他们家族成员代代相承、不断积累的结果。也正是民间读书人众多,才让大量的历史文献得以保存。

事实上,丹灶历史上名人都呈现家族聚集的现象,例如沙水村的“翰林父子”刘廷镜和刘国珍,沙滘村“兄弟进士”何维柏以及其弟何维椅,李边村进士李应鸿和其子文献学家李宗颢等等。

而在地理上,也相对集中,例如武英殿大学士、吏部尚书方献夫,官至嘉靖首辅,他的家乡,正在康有为家乡苏村东面;康有为之后,有近代中国图书馆学奠基人之一杜定友,他是我国最早的图书馆学留学生,曾任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图书馆馆长(主任),也是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最为著名的馆长之一,他的家乡,就在康有为家乡苏村西北面。而在清代二十五史《清史稿》有传记的17位南海籍人物中,其中4位就来自丹灶,几乎占据了四分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丹灶崇尚教育的民风近几百年一直延续。丹灶村是南海近代的教育名村,1907年,丹灶村海边坊黎佐瑶和堂兄黎佐镛共同创办新式小学醒华学校,宗旨是“振兴教育,唤醒中华”,学校当时是七年制,设置了国文、算数、自然、历史、英语、音乐等课程,先后培养了几千名学生,1945年9月2日在密苏里号军舰上见证日本投降签字的著名战地记者黎秀石也曾经在此校就读。

如今,丹灶镇内就有一所高校——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南海区还将把南海顶配的教育资源——12年一贯制公立学校南海中学实验学校选址在丹灶,加上专门培养氢能相关人才的氢能学院,优质的教学资源再次向丹灶聚集。

社气:默默修炼,等待时机

丹灶文化注重传承,但并非固守不变。在历史的长河中,丹灶敢为人先的有为精神,是一种“天下为公、学以致用”的精神,是一种在大时代中修身修心、“一灯照隅,万灯照国”的干事创业精神。

“之所以讲求传承,是因为在传承中可以比其他途径获得更多的机遇和能力,思考别人不一定想到的问题。时机未到的时候,就好好读书思考,时机到了就能准确把握。丹灶文化自古以来就具有显著的创新特质,能够洞察先机、引领风潮,其实是厚积薄发,静待良机的结果。”

吴劲雄说,就以最近三十年的丹灶发展的轨迹看,以往因为水路通顺而发达,但近三十年是路通才能财通,被西、北两江围绕的丹灶曾经自嘲是南海的西伯利亚,发展远远跟不上南海东部靠近广州的镇街。

有为小学

然而,过去的三十年中丹灶人并没有焦躁,没有为了追赶而过度开发,反而这段时间中默默准备,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为何氢能产业会选择丹灶?因为丹灶依然保持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与目前世界上最清洁的能源氢能匹配;而东西走向的桂丹路高速化后,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到达广州和佛山中心城区。”吴劲雄打了个比喻:“丹灶就像《白雪公主》童话里吃了苹果后沉睡的公主,醒来一定惊艳四方。”

吴劲雄在研究丹灶历史的时候,还找到一个规律:“在过去的数百年中,每当有一批高端学者在丹灶聚集的时候,而这些学者之间又有紧密联系的时候,就是丹灶飞跃的时机。”

目前,丹灶以氢能产业和安防产业为引领,已经聚集了一大批高成长性的科技企业落户,院士、博士等高端人才纷纷进驻,翰林水道沿线的“书卷气”越发浓厚,产业升级、城市升级、环境升级,产城人文融合发展,丹灶一直延续的良性循环效应在更高的一个层面展开……

来源 | 广州日报

编辑 | 佛山新闻网 杜嘉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