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看到寶媽羣裏嬌嬌媽在向大家求助;她自己說自己家閨女上午學畫、下午學跳舞,晚上還要彈鋼琴,女兒很享受學習的過程,但是孩子爸爸首先就覺得女兒太辛苦,後來自己孃家媽媽也說嬌嬌媽太要強,孩子那麼小,學那麼多東西都剝奪了孩子玩的時間。

嬌嬌媽很糾結於在家裏根本都沒有人支持她,所以非常苦惱向寶媽們請教是否有體會過類似的體驗。羣裏的寶媽們對這個話題紛紛吐槽,結果是驚人的相似。

幾乎家家都有豬隊友,有的是老公還好溝通點,而要是長輩,簡直就是係數堪比辯論賽,往往爭論着孩子的話題就擴大,有的脾氣大的還引發家庭矛盾,陳芝麻爛穀子的事翻起一大堆,而孩子被大人激動的情緒搞得手足無措,瑟瑟發抖。

老人的觀念跟父母的觀念的衝突點更多的是孩子對學習的堅持程度:

第一、認爲孩子太小學不了什麼

特別是非常固執的老人,認爲原來條件也不好,一家有4、5個孩子,也都長大了,按部就班的上學讀書,成績也不錯。

用老人的話來說就是原來的孩子也沒有經過什麼特殊培訓,照樣也是培養出來了大學生,而現在的孩子從小就各種培養,其實是剝奪來了孩子的天性,連玩的時間都沒有。

收效並不像爸媽想象的一樣樂觀,往往是孩子每天累得不得了,甚至因爲壓力過大而產生了厭倦、特別是有的孩子不感興趣的課程,對孩子來說副作用太大。

第二、認爲這些東西跟學校要求學的無關

很多長輩的觀念中,輔導班的選擇只能是跟學習有關的內容,比如什麼奧數、英語、寫作課之類的,對孩子的興趣發展並沒有放在首位上,功利性、目標性很強。

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跟孩子興趣密切相關的內容就被選擇性的忽視了,再加上孩子的興趣愛好經常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的,剛開始還能學進去,但一旦過了新鮮感,就很少能夠堅持下去。

第三、認爲興趣培養成本太高

孩子堅持不下去,對家長來說是個很大的打擊,本身家裏人就不支持,說白了每節課的費用還不低,而且孩子學了一半就學不下去了。

這時候一直主張學習這些內容的家長就非常的惱火:每週要抽出自己的休息時間帶孩子去上課、課後還要進行輔導。同時孩子還半途而廢的話,對家長就是非常大的挫敗感。這時候往往是非常委屈:費力不討好的事下次再也不要去做。

像嬌嬌媽這樣的抓狂的媽媽有很多,如果孩子聽話、懂事、能堅持下去還好說,但更多孩子是堅持不下去的,這就更考驗媽媽的耐心和選擇興趣培養的循序漸進的過程。

就是全面考慮到家庭的經濟條件和綜合考慮孩子的興趣愛好對孩子學習的促進程度,畢竟現在市面上的教育機構是良莠不齊的,很多理念都是在誤導孩子的。

因爲有些內容家長是輔導不了的,比如說家裏沒有人懂的音樂方面的知識,那麼孩子學得到底對不對就無從判斷。或者現在很火爆的編程類的課程,如果家長不是懂得其中的原理,基本上是白花錢白耽誤時間。

當然不是非得家長精通了才能去學,畢竟大多數家長從事的都是跟這些專業無關的,這樣就有個問題是家長該如何幫孩子取捨這些培訓課程才能達到比較好的教育效果呢?

首先,家長的心態不能太求完美

這是家長特別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說自認爲是培養孩子全面發展,但實際上忽視了孩子不是天才,不可能是全面發展的。

這樣面面俱到的培養孩子的音樂、美術、體育、舞蹈等等的全面開花的輔導方式,也許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孩子不覺得,這時候家長一定要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去幫孩子篩選出來到底是哪些項目是孩子堅持得很輕鬆、又不反感的。

說實話任何一個科目學到沒有新鮮感後都是靠着慣性在支持,家長要求我學我就學,反正自己也不反感,孩子們基本是這種心態。

適當放棄某些孩子表現平平的內容,或者是他不太感興趣的內容是家長必須在孩子上小學前就要決定下來的,畢竟還要進行課業的學習。

其次,選擇的原則是孩子主動要求學的

在孩子自己意願非常強烈的情況下,再增加些科目對孩子來說不是負擔。有的孩子在同學的影響下想學編程之類的內容,這類內容相對到高階後比較專業性強,家長要跟孩子打好招呼,如果學的話家裏只能幫他出學費,具體的指導什麼的給不了他,主要還是要靠自己。

因爲這些課程的內容說實話是可深可淺的,沒有自己的方法學到最後也是被牽着鼻子走,如果不是從是計算機專業的人來說,學到一定程度能達到考試要求就可以了。

最後,家長的態度要統一

對於長輩的態度不能牴觸,長輩是過來人,無論想法如何都要徵求長輩的意見。可以跟長輩商量培養孩子的重點、跟長輩交流學習才藝的好處,也可以讓長輩去體驗孩子的成功。

我們閨蜜的孩子就是特別喜歡學拉丁舞,而爺爺奶奶非常反對,認爲女孩子學那個有傷風化,父母在中間兩頭爲難,後來女兒通過自己 的努力拿到了全國比賽的大獎,頒獎那天爺爺奶奶也去看了,看到孫女如此優秀,也就不再反對了。

孩子有自己的需求和興趣,有些孩子真的是很享受這種興趣帶來的樂趣,家長不能剝奪這種孩子的需要,所以還是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而不是棍子打死所有。

【我是勵志職場辣媽,多平臺邀約原創作者,專注孕產、親子、育兒,親子閱讀踐行者,健康育兒倡導者。】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