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IT時報

作者:IT時報記者 錢立富

30秒快讀

1、前段時間,“全民擺攤”掀起熱潮。不過,要論“擺攤專業戶”,電信運營商絕對是其中之一,每年秋季高校開學時,運營商在校園內支起帳篷、掛起橫幅、打開喇叭,促銷人員費盡口舌拉住過往的學生和家長推薦手機卡、寬帶。

2、這樣的熱鬧景象,在秋季開學時的大學校園中,差不多已經存在了20年了,走過了2G、3G、4G時代,迎來送往一批又一批大學生。而現在,到了開始說再見的時候。

前些天,工信部召開了2020年校園電信市場規範管理工作電視電話會議,要求全行業結合當前疫情防控相關要求,自覺不在校園及其周邊擺攤設點。目前,多地通信管理部門都已明確,要求當地運營商不再組織專門營銷團隊進校園擺攤設點和不組織車輛到車站碼頭接送學生。

一直以來,校園市場被運營商視爲必爭之地,因爲高校新生是運營商當年新增用戶的一大重要來源。尤其是近十年來,在國內移動通信市場漸趨飽和,增量用戶拓展空間大大被壓縮的情況下,校園市場的爭奪更加激烈,運營商之間掀起了“白刃戰”、“肉搏戰”,上演了一幕幕“宮鬥戲”。換個角度而言,這也折射出運營商早已不是朝南坐,市場競爭激烈,爲了發展用戶,運營商真是拼了老命。

“搶”,是運營商最常用的招數,不僅在校園內設攤,甚至將“戰線”前置於機場、火車站,甚至是高速路口。前些年曾有某地運營商在高速公路出口設卡攔截長途車,所有考入當地師範學院的學生,都被從長途車上帶下,然後辦理業務。

“送”,運營商爲吸引學生用戶,送出去的禮品讓人目不暇接,自行車、交通卡、電腦包、音箱、水杯等全套生活裝備樣樣齊全。2014年國資委要求電信運營商削減營銷費用,其中包括禁止運營商校園秋促期間贈送禮品,此後這股“送禮”風潮才漸漸平息。

“打”,前些年不同運營商校園現場促銷人員之間打架鬥毆的事件沒少發生。

除了那些“常規”手段,運營商在校園市場也屢屢上演“暗戰”大片,比如說,以“測試”之名,使用大量對方運營商的手機在同一時間內進行通話,造成對方網絡擁堵;花高價從學生手中回收其他運營商的手機卡;在新生錄取通知書中夾寄手機卡,甚至是假冒校方名義進行寄送……

這樣的“惡鬥”,使得校園電信業務市場成爲監管的重點。這些年來,工信部針對規範校園電信市場出臺的文件,一隻手已經數不過來,比如2011年出臺了306號文,要求運營商不得與校方簽訂排他性協議、不得詆譭對手、不得夾寄手機卡等;2012年出臺107號問,除原先要求之外,還要求運營商規範校園網絡建設活動、規範“家校溝通”業務等;2015年出臺了420號文,加強對違規行爲的懲處力度,要求問責到人。

這樣的競爭,也讓運營商自己也“傷不起”,每年校園秋促就是持續兩個月的大戰,投入了巨大人力物力,但校園資費卻是越打越低,給整個行業生態帶來不利影響,價值越打越低。

2019年下半年,國家相關主管部門調整了考覈導向,要求運營商停止惡性競爭,向高質量發展,迴歸價值經營。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校園市場迴歸理性競爭也成爲必然。

這次工信部召開校園電信市場規範管理工作電視電話會議,除了要求運營商自覺不在校園及其周邊擺攤設點,不得有違規行爲,而且在考覈導向上加以引導,要求各運營商不得針對校園市場營銷下達新增市場佔有率等對比性考覈指標,要將維護市場秩序的有關情況納入考覈。

“取消考覈校園新增市場份額”,這無疑相當於摘掉了運營商頭上的金箍圈,否則爲了KPI指標,各家運營商只能繼續在有限的空間中互相爭奪資源,繼續“惡鬥”。

走過了20年,運營商將丟掉“校園擺攤專業戶”的稱號,但是,校園仍是運營商不可忽視的市場。畢竟每年有七八百萬新生走進大學,即使很多學生之前已經辦理好了手機卡,但是新辦、換卡或者增加手機卡的需求大爲存在,何況還有對固定寬帶業務的旺盛需求。

運營商的校園營銷將走入新的階段,不再是人海戰術,不再是彩旗招展、鑼鼓喧天,線上渠道將爲成爲運營商拓展校園市場的“新陣地”。

經過多年建設,運營商線上渠道能力已經大爲增強,包括線上辦理、線上實名認證、線上開通等等,完全可以承擔重任,在加之已有的校園線下店布點,可以爲學生用戶提供完善的、多元化的服務,不僅更方便學生,也能降低運營商的營銷成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