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差距,從教育開始,然後一步一步拉開

大多數農村學生,都是出身平凡,沒有富裕的家庭,沒有過硬的背景。這些學生,想要從毫不起眼的鄉村、城鎮走向大城市,立足於大城市,手中最有用的便是一張來自名校的學歷。因爲只有像那些985、211名校的學歷,才能讓他們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纔有在大城市留下來的底氣。

然而,農村學生想要考上這些985、211名校並不容易。因爲教育的不斷競賽,讓農村學生距離這些名校的大門,遠一步,再遠一步。因此,所謂寒門出貴子,便越來越難,大學好上,但名校難上。

一個朋友,畢業於某普通二本大學,前些天他過來跟我說了一下他的讀書過程,並且最後感嘆了一句:“人生的差距,事實上是從教育開始的,然後再一步一步拉開。”

他出身於一個普通農村家庭,父母雖然只讀過幾年小學,卻相信只有知識才能改變命運,只有讀書才能讓自己的兒子跳出農門,到大城市裏面去立足。

於是,從小開始,父母便非常重視他的教育,而他自己也非常努力讀書學習。但是由於小學和初中都是在本鎮一所很普通的學校裏面讀的,學校裏面的學習氣氛並不濃,周圍很多同學都是讀到初中便不讀的那種。特別是在初中階段,英語老師在一年內換了三個,而且每個老師的口音都不大相同,最後他發現就連英語音標,都是自己摸索着學會的。

中考時,他考上了縣城一所不錯的高中,在高中這所學校裏面,他明顯感受到了這所學校,與原來自己鎮上學校的差距,不管是來自同學的學習態度,還是老師的教學方式。在這裏,有些來自縣城本地的學生,父母在他們讀小學的時候,便開始做了一個長遠的教育規劃,在這個規劃裏面,他們會去學一些才藝興趣班,會去上一些輔導班。每年有些父母。還會帶他們到大城市那些名校大學裏面走一走,感受一下名校大學校園的氣氛。

這個時候他才真真正正感受到了自己與同學們的差距,因爲他的父母雖然重視自己的教育,但是卻從來沒有過什麼學習規劃,更加不可能帶他到大城市那些名校學園裏面去感受一下。就別說去上什麼才藝興趣班,去上輔導班了,先不說自己本鎮上根本沒有這方面的教育資源,就算是有,自己的父母大概也不會想到這一層吧。因爲父母對於他的教育,除了平時關心外,就是在他讀初一的時候,父親從打工的城市帶回來一本作文課外書,僅此而已。

正是因爲有這些差距的存在,才導致了他有些科目的基礎並不是十分的紮實,比如英語。而受到這些科目的影響,雖然在高中階段已經很認真地去努力學習,但最終卻只能考進一所普通二本大學。對於這個成績,他父母感覺很了不起。但他卻覺得,如果自己不是出身於農村,而是縣城,甚至是大城市,那麼他會接受更加好的教育資源,比如優秀的老師,比如城市的各種輔導班,比如學習氛圍良好的學校,這樣他的成績就會更加的好,就有很大的機會考進985或211名校,畢業後就會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而不是像現在一樣,從事着一份毫不起眼的工作,一眼望到頭的職場。

最後他很感概地說:“這就是農村教育資源與城市教育資源的差距,而這種差距又往往讓農村學生與城市學生的差距越來越大,最後大到農村學生想考進名校,所要付出的努力,要比城市的孩子多出幾倍的汗水。”

教育的競賽,讓農村學生距離名校的大門,再遠一步

像我朋友這樣的農村學生,面對教育資源短缺的這種現象,並非個別,而是普遍問題。

大家都知道,隨着高校的不斷擴招,普通的本科學歷,已經越來越難以找到滿意的工作。而稍好的企業、公司都要求985、211這樣的名校學歷,甚至很多大企業只招清北應屆畢業生或名校研究生。

當農村學生,面對着這些無形的學歷競爭壓力時,當然也想依靠着自己的努力,去考上這些名校。但是現實的問題是,農村的教育資源太過匱乏,沒有好的學校,沒有優質的教師,沒有課外輔導的教育環境,沒有大城市的書店、各種展會,更沒有大城市父母對於孩子自身的教育規劃。想簡單的通過自己的努力,就能比拼過城市的學生,就能考進名校,這種機會不是說沒有,而是說太少。

大家可看一下,近些年來,這些985名校的錄取生源就知,大部分生源都是來自大城市的學生,而來自農村學生的生源,則越來越少。

大家來看一下大城市的教育資源吧:

1、教育環境

大城市裏面,各種書店林立,學生在裏面不但能瀏覽到各種書籍,還能感受到一種讀書的美妙氛圍。大城市裏面,有着各種展會、科學館、圖書館,音樂廳、博物館,這些場所不但能讓學生開寬眼界,提高認知,還能早早接觸到豐富多彩的課外知識。大城市裏面,有着各種各樣的培訓機構,有着各種各樣的輔導班,還有各種暑假活動,這些都能讓學生早早開展自己的個人興趣,提高個人的學習成績,鍛鍊個人的動手能力。

2、教育資源

在大城市裏面,學校有着最新的教學設備,有着最完善的體育活動場所,有着優美的校園環境,這些都能讓學生體驗着最優質的教育資源。在大城市裏面,很多教師都是來自名校的畢業生,比如像深圳很多學校的教師,都是來自清北這樣的頂尖名校畢業生。這些優質的教師,不但能拓展學生的思維,還能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給學生灌輸的不但是書本上的知識,還有來自教師自己那豐富的知識庫,這纔是最寶貴的東西。

3、父母教育觀

在大城市裏面,大部分學生的家長,都是非常重視自己子女的教育問題,而且會有大量的資金投入,比如爲孩子報讀一些才藝培訓班,比如請一對一的家教等。

在大城市裏面,很多家長在對於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都能做到以身作則。比如會陪孩子一起看書學習,會在孩子面前注意個人的生活習慣,以這樣的行爲來引導孩子對於學習的興趣。

大家對比一下,看看農村的學生與城市的學生,差距有多大?

在農村裏面,父母讓孩子去上學讀書,便算對孩子的教育重視了。試問又有多少農村家長,會爲了自己孩子教育的問題,買過多少課外書,帶孩子去遊覽過多少大學校園,爲孩子報過多少的才藝培訓班呢?

但是,在城市裏面,有些家長會在孩子幾歲的時候,開始了前期教育,比如讓孩子去學禮儀、去學外語、去學鋼琴等。甚至會在上學後,不斷的進行一對一的輔導,而這種輔導並不是孩子的學習成績差,成績跟不上的那種。而是孩子本身學習成績便已經很優秀,請一對一輔導,只是爲了更加的優秀,並不是爲了補弱。

這種以強補強的現象,在大城市裏面並不是個別行爲,而是大城市的一種教育常態。

比如,像我一個親戚,他的兒子,從小學到高中的輔導費,就用了差不多100萬。一百萬對於很多普通人家來說,都是一筆不少的數目,但是像我親戚這種中產家庭來說,卻認爲花在孩子的教育上,是一筆很不錯的投資。當然最後親戚的兒子,也考上了一所名校。

但是,這種教育的投入,在農村是不可想象的,對於很多普通家庭來說,一百萬可能努力一輩子都賺不到,又什麼可能會拿得出這麼一大筆,來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上呢?

所以,農村與城市這種無形中的教育競賽,毫無疑問農村家長是拼不過城市那些家長的。而這種農村教育資源無法比拼城市的教育資源時,又導致了農村學生,距離名校的大門,再遠一步,想考進名校越來越難,所謂寒門難再出貴子,就是這樣的原因造成的,而人生的差距,也是從教育開始,便一步一步拉開了。

最後小微想說的是:

對於農村的學子來說,雖然教育資源拼不過城市,但在分數面前,人人卻是平等的。

因此,努力讀書,總是有機會的,那怕上不了985、211這些名校,考上一所普通一本或二本也是一件好事。畢竟在農村裏面,如果沒有知識,沒有學歷,到城市裏面打工,始終還是逃不出父母那輩的命運。

所以,想要改變命運,想要讓自己的將來有更多的可能,去努力讀書吧。學歷文憑,對於農家孩子來說,可是性價比很高的事情,因爲學歷是進入一定圈層的敲門磚,不要等到工作後才明白這道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