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能改變命運嗎?那是肯定的,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比如漢武帝時期的丞相公孫弘,他原來是法家的,做過獄吏,後來觸犯法律被免職,沒有工作的公孫弘只能選擇去養豬。四十歲的他開始學習《公羊傳》,開始擁有名聲,後來菑川國國人一致推舉公孫弘,最後入朝爲官,終官至丞相。

范仲淹幼年喪父,母親改嫁,幼年開始勵志苦讀於醴泉寺。他用兩升小米煮粥,隔夜等粥凝固之後,切成四塊,早晚各兩塊,留下“斷齏畫粥”的成語。范仲淹靠着自己的努力和勤奮成功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從一介寒士變成北宋名臣,名留青史,這些都要歸功於知識的力量。

這是古代的例子,現代的例子也有很多,說不定正在看文章的你就是其中一個。京東的創始人劉強東將親戚們湊的500塊生活費縫在褲裏來到中國人民大學求學,新東方的創始人俞敏洪經過三次高考,終於在第三次順利考入北京大學西語系,他們都是知識改變命運的典範。

從1977年恢復高考開始,無數人通過高考改變了自己的命運。1977年成功洗腳上岸靠着知識改變命運的人都已經是爺爺奶奶級別了。他們絕大多數人都在城裏居住,成了最早一批從農村走向城市的城市居民,當時最熱門的就是將戶口從農村戶口轉爲城鎮戶口。

知識的力量是無窮的,這是改變命運的好方法,不管是西漢時期公孫弘的察舉制時期,還是北宋范仲淹的科舉制時期,以及現代的高考選擇人才制度,這些所有的選擇中有一個重要的依據就是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知識對能力的轉化程度。

西周時期實行世祿世卿制,由周王室根據血緣關係的遠近,分封自己的親屬去各地實施管理,這樣形成一個很嚴重的問題,管理者永遠是管理者,被管理者永遠是被管理者。當人口越來越多的時候,這種制度顯然不適合了,因爲完全不公平,完全是在拼爹,最終他們被歷史掃進垃圾堆。

後來出現察舉制,像公孫弘就是被菑川國舉薦的,這種舉薦的門檻比世祿世卿制時以血緣爲標準的舉薦先進多了,但這種舉薦有一個大問題,舉薦權力在一些郡守和有名望之人手中,時間一久,舉薦的門檻又一次變高了,一開始是針對所有人,最後只針對自己的子弟。包括曹魏時期出現的九品中正制發展一個階段之後出現"寒門無上品下品無士族"的現象。

因爲世家大族形成利益團體,最終使得公平的選拔只侷限於士族的範圍之內,正因爲不公平,他們同樣被歷史掃進了垃圾堆。

後來科舉制度出現了,科舉制度的出現再一次將選拔的範圍擴展到全部人,只要你能讀書,讀好書,經過層層考試,你就有可能實現"朝爲田舍朗,暮登天子堂"的夢想。一開始科舉考試的門類特別的多,唐代制科科目多達一百多個,有秀才、明經、俊士、進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開元禮、道舉等等,武舉科是武則天時期設立的。皇帝可以選擇很多各種門類的人才,不管是誰都可以參加,平民和官員都可以參加。

到了宋代就不一樣了,進士科成了主流,將進士科與高官聯繫在一起了,比如北宋呂夷簡六世孫呂祖謙曾經說過這樣的話:進士之科,往往皆爲將相,皆極通顯。

當然除了進士科還有其他科,其他科統稱爲諸科,但沒有進士科顯耀。所以宋代與唐代相比雖然錄取的名額擴大了,但是相對來說人才的多樣性在減弱。

這種選拔方式留下來之後,讓朱元璋很不爽,他當了皇帝之後,曾經出現停止科舉10年之久,因爲他覺得科舉之人缺少實才,換句話說他不認爲所謂知識能改變命運。最後朱元璋發現除了科舉之外還真找不到第二種合適和有效的選拔人才的方式,所以洪武15年又一次恢復了科舉考試,而且在明代形成較爲嚴格的"八股文"的格律形式。朱元璋最終還是承認這是有效的,是對的。

科舉制度隨着清朝的滅亡而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高考制度。高考制度經歷了各大學的各自錄取到統一考試,各自招生的模式轉變。

這些公平的選拔模式使得很多人才找到了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

從1977年到現在大約開展2代人的選拔,城鎮人口從不到2億到了超過8億,這個偉大的成就,高考居功甚偉。

我們的高考制度還是一如既往的公平,雖然有人對其不滿,希望有所改變,但相信不滿的人也找不出讓所有人都信服的選拔制度來替代,正如朱元璋覺得科舉不行,但最終還是恢復科舉一樣。

我有一個朋友對我說起一件事情:他說他想資助一個小學品學兼優的學生一直供到大學,結果那農村小學的校長對他說貧困的孩子有,品學兼優的孩子也有,但是符合這兩個條件的暫時還沒有。

知常容當時聽完就驚出一身冷汗,是打心底的害怕,我不知道你們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有沒有感到害怕。我的直覺告訴我學習的門檻在上升。我記得我讀書時,越是貧困的孩子越努力,那時品學兼優而且家庭貧困的孩子可以說很多,這纔過去多少年?

這些孩子哪裏去了?或許城鎮人口從不到2億到超過8億中能找到答案,因爲新增的城鎮人口的居民,他們前一個身份就是農村人。

每一個家庭擁有的教育資源已經不一樣了,特別是家長方面差距比較大,有一個從事教育幾十年的農村教師說家長的重視程度以及學生的好學程度不是在提升而是在下降。這是普遍現象還是個別現象呢?知常容不清楚。那是不是意味着真正有效的高考羣體的範圍在一定程度上萎縮呢?

當一些孩子享受良好的家教,按時完成作業外,還學了很多東西,而一些農村孩子卻被手機,遊戲俘虜了,不但沒有學其他東西,連基本的作業都無法完成。這些孩子雖然生活在農村,但未必就一定認識韭菜和麥苗的區別。他們幹農活的能力和技巧基本上不會去學習。

所以我覺得怎麼降低教育門檻,讓參加選拔的人不能僅僅依靠家庭資源,比如送名校,進輔導班,砸錢請名師喫小竈的方式就能輕鬆拉開距離,而是依靠自己實力去獲得機會,怎麼設計應該是值得深思的話題。

察舉製爲什麼會被替換,因爲他們適用羣體範圍隨着時間的推移在變小,最後變成少數人的遊戲。

另外我覺得"教育"應該做減法,而不是做加法,每增加一個科目,每增加一項新技能,就代表農村與城鎮孩子的距離又拉長了一段。

我覺得不能僅僅考慮怎麼讓孩子獲得所謂的全面知識而不斷做"加法"。因爲每一次的"加法"對於農村孩子來說可能又是一次拉開距離的時候。這個“中庸”式的尺度是一門高深的學問。

知識可以改變命運這句話是對的,獲得知識的門檻應該降低而不是提高,不然一個在五百米處,一個在起點,那個起點處就算是天姿聰惠也拼不過那個五百米的,因爲距離相差太大了。

獲得知識的低門檻纔是保證“知識可以改變命運”的大前提。

這一篇文章沒有寫完,有些朋友或許覺得很亂,因爲寫的時候考慮最多的是一些話宜不宜說的問題,所以看上去是殘缺的。

我寫這篇文章不爲別人,只爲自己。我沒有高到爲天下憂,因爲我不夠格,但我知道我是天下人,每每想到這個,我還是忍不住寫幾句雜亂無章的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