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明是距今約5300-4300年的新石器時代古文明,自1936年被偶然發現以來,包括城垣、發達的水利設施以及墓葬、生產生活工具在內的遺蹟相繼出土,覆蓋範圍包括江浙、上海和山東、安徽部分地區,成爲中華五千年文明的實證地。

但就是這樣一處高度發達的聚落集團,卻在公元前2300年左右突然消失了。

現代考古證實,疊壓在良渚文化層之上的馬橋文化不僅與良渚文化無繼承關係,而且馬橋文化的年代上限爲公元前1900年左右,與良渚文化存在約400年的斷層。

換言之,良渚文化消失之後,太湖流域一代的文明出現了400年的考古缺環,直到新的族羣來此聚居。不僅如此,良渚晚期遺址遺物多數出土於淤積層之下,並且淤積層的體量很大,存在時間很長。

這表明,良渚文明的突然衰落,是遇到了嚴重的洪澇災害。

那麼創造良渚文化的究竟是哪一個部落族羣,他們是否隨着天災的降臨而一同湮滅於歷史長河中了呢?

就在良渚文明衰亡的幾乎同時,中原地區的陶寺、石峁遺址卻突然湧現了大量良渚文化因素,出土了琮、璧等最富有良渚特徵的玉禮器,這至少說明了一點:良渚文明衰亡後,創造這一文明的族羣沒有徹底消失,中原的諸多部落族羣不僅知道良渚的存在,而且與對方有着某種交流,否則無法解釋良渚式玉器在中原大量出現這一現象。

但奇怪的是,無論是史書還是傳說,都沒有任何關於良渚的記載。

倒是《左傳》在梳理上古帝王時,留下了一個缺環,而這個缺環剛好與良渚在史書記載中的“不見蹤影”暗和。

據《左傳》記載:“少皞墟,曲阜也;陳,太昊之墟也;鄭,祝融之墟也;衛,顓頊之虛也……”,唯獨蚩尤之墟不知所在,包括《山海經》在內的古史對此也均無記載。

與黃帝炎帝大戰,被譽爲戰神的蚩尤,居然沒有都城,這與蚩尤部落最早使用金屬兵器、掌握髮達農耕技術的傳說是不相契合的。

唯一留下蛛絲馬跡記載的是《逸周書》:“赤帝(炎帝)分正二卿,命蚩尤於宇少昊以臨四方。蚩尤乃逐赤帝”。

上文已述,少昊(同少皞)在魯西南,按照《逸周書》的說法,蚩尤曾以炎帝臣屬的身份被安置在緊鄰少昊部落之地聚居。很顯然,蚩尤是一個外來戶,寄居在魯西南,後又因驅逐炎帝招致炎黃聯軍討伐,最終爆發歷史上著名的涿鹿之戰。

巧合的是,魯南蘇北一帶剛好是考古學上良渚文化分佈的北界,蚩尤九黎部落的活動區域—長江中下游也剛好與良渚文化覆蓋面吻合。

這似乎在暗示,良渚文明的創造者正是蚩尤的九黎部落,在家園遭遇天災被毀時,九黎部落在蚩尤帶領下進行了北遷,最初以炎帝臣屬的身份被安置在了魯西南一帶。

這種猜測有沒有依據呢?

首先,良渚文明消亡於龍山時代晚期,與蚩尤的活動時代一致。其次,蚩尤善做兵,是最早掌握先進兵器的族羣,而良渚出土的石鉞被證實是龍山時代晚期水平最高的兵器。黃帝對蚩尤的戰爭“九戰而不勝”,最後還是藉助外力才贏得了最終的勝利。

第三,良渚玉器頻繁出現神人獸面紋像,威武氣概頗符合蚩尤戰神的形象。

當然,上述依據還遠遠沒有形成確鑿的證據鏈條,無法證實長江下游的良渚文明創造者就是蚩尤的九黎部落,不過,氣象學研究卻證實了公元前2000年前後,華夏大地的確發生了因氣候突變而引發的自然災害。

聯想到《山海經》中“黃帝令應龍蓄水、蚩尤請風伯雨師從,大風雨”等諸多記載可知,蚩尤與黃帝的大戰,是在洪水氾濫、天塌地陷的大災難背景下,爲爭奪生存之地而爆發的,這應該纔是涿鹿之戰的起因。

中國青年報的記者奚牧涼在談到良渚和蚩尤的關係時曾表示,雖然暫時沒有任何確鑿證據把良渚古城和蚩尤聯繫起來,但良渚先民崇尚美玉、興修水壩,一度過着同時代中原先民無法企及的富足生活卻是事實,中原已不是“中心”,這片大地上只有“中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