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會有人將“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這句話掛在嘴邊,那什麼纔是真正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呢?這是知常容想與大家聊的一個話題。

我選取兩個人物作爲參照,這兩個人物就是張良和李泌,爲什麼選擇這兩位呢?因爲這兩位對官位,權勢並不迷戀,相反在功成之後,他們還心生退意,主動歸隱,結果呢?

劉邦平定天下之後大封功臣,他對張良說我封你三萬戶,地方你隨便挑,只要看中哪裏我就封給你。三萬戶是一個什麼概念?被評定爲天下第一功的蕭何當時受封的是萬戶。張良大約是他的三倍。換句話說劉邦並沒有將張良看作自己的手下,而是座上賓,有些類似劉備與糜竺的關係。

張良沒有要,他說臣願封留足矣,留侯就是這樣來的。

張良的身體一直不怎麼好,他一直帶病幫劉邦出謀,定都長安之後,他就擺出一副"道引不食穀,杜門不出歲餘"的態度,這顯然想不管人間事,要做方外人的態度。這向全天下人傳遞一個信號,我要退隱。

如果你看過《長安十二時辰》,你對李泌應該有印象,他由易烊千璽扮演的。李泌也是一個很神奇的人物。他七歲能文,很小時就懂黃老學說,被世人喻爲"神童"。還是幼年的李泌就折服了唐玄宗,唐玄宗說李泌有大器,不想過早使用,讓李家好好培養。

年輕時的李泌經常遊歷嵩山、華山、終南山之間,仰慕神仙不死之術,這又完全是一副出世的態度。

李泌與唐肅宗關係很好,在他當太子時幫了他很多忙。唐肅宗就是《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太子。唐肅宗繼位之後,想換掉太子,此時李泌出言勸阻,這個太子就是後來的唐代宗李豫。

李豫繼位之時李泌已經在衡山修道數年了。

張良和李泌擺出來的態度十分明確,他們在功成之後無一例外選擇以修道的方式退出朝堂。與此同時很多人擠破腦袋想擠入朝堂之中,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一直是很多讀書人的夢想。

張良和李泌能退出去嗎?

退不出。

呂后知道張良在劉邦心中的份量,也知張良的運籌水平。她就強行逼張良站隊,站到自己兒子劉盈這一邊。張良最後不得不選擇站隊,並且讓劉盈去請四個老頭出山,也就是所謂的商山四皓。這四個老頭一出山,劉邦就對戚夫人說我沒辦法了,搞不定了,這太子之位換不了。

劉盈成功繼承皇位,呂后獲得大權之後,張良又對呂后說我要退隱了,我想學赤松子遊,學辟穀,道引輕身。

結果呂后答應嗎?

呂后說:人生一世間,如白駒過隙,何至自苦如此乎,逼着張良喫飯。

李泌也是差不多,如果沒有他,唐代宗的皇位應該是其他人的,所以唐代宗對李泌很感激,就把李泌再一次請出山。

唐代宗對李泌真誠到什麼程度?上遣中使徵李泌于衡山,既至,復賜金紫,爲之作書院於蓬萊殿側,上時衣汗衫、躡屨過之,自給、舍以上及方鎮除拜、軍國大事,皆與之議。——《資治通鑑唐紀·唐紀四十》

這裏有一個細節,唐代宗經常穿着汗衫、拖着鞋去找他,這種打扮只有在什麼情況下才有?估計也只有在後宮才能見到。唐代宗這種打扮不是對李泌的不尊重,相反是極度的信任。五品以上的官員的任命都要與李泌商議。

此時李泌沒有官位,唐肅宗曾經讓李泌當宰相,他拒絕了,唐肅宗也沒有爲難他。唐代宗說了很多次讓他當,結果李泌全都拒絕了。

別人或許爲了當官不惜擠破腦袋,而李泌是爲了不想當想破了腦袋。

有一年端午節,唐代宗說別人都有東西貢獻給我,你怎麼沒有送一點東西。

李泌說我全身上下都是陛下你賜的,我也就一個人。

唐代宗說我就要你這個人,現在你不歸你自己,歸我了。

接下去的對話很精彩:《資治通鑑唐紀·唐紀四十》這樣記載:

上曰:"朕欲卿食酒肉,有室家,受祿位,爲俗人。"

泌泣曰:"臣絕粒二十餘年,陛下何必使臣隳其志乎!"

上曰:"泣復何益!卿在九重之中,欲何之?"

特別是這句哭有什麼用,你現在在宮中,你能去哪裏,最後給李泌娶了老婆,讓他喫葷的,還給他建了房子,一切公費報銷。

估計歷史上公費娶老婆的事情是很罕見的,這麼罕見的事情硬是讓李泌遇上了。

有些人會說張良,李泌爲什麼不跑到深山中去呢?

你看看跑到深山中的介子推是什麼下場?他跟着重耳流亡在外19年,最後重耳回國成爲晉國國君之後,他選擇隱居綿山。晉文公想重用介子推,介子推不出山。最後晉文公下令放火燒山逼他出來,介子推活活被燒死,這也成了後來寒食節的一個源頭。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有的人不管你在哪裏都是這個王朝的子民,只要皇帝想用你一天,你就得出來,不出來也不行。

從這一點來說,莊子就很聰明,他一開始就不出山,所以楚王也沒有難爲他。

李泌和張良都顯示了自己的才華,讓帝王看到自己的用處,自然想用之時就會使用了。

什麼叫富貴?

富貴就是因爲自己有用,成了別人手中的工具,從而獲得別人手中的財富。

如果哪一天使的不順手了,就會扔掉,覺得傷手就會除掉。

既然你已經展示了你的有用,你想不被使用,對不起,張良和李泌的結果告訴你,這個辦不到。

這纔是真正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類似的還有明朝的劉伯溫,雖然全力保持低調,但依舊卻也難逃俗事,及別人之陷害。

至於那種爲了利益作出選擇而長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這個在知常容看來那根本不是身不由己,那只是爭。

老子在《道德經》第九章的一段話: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真正有機會體會,真正有機會讀懂的人其實並不多。因爲大部分人還在會如何爭而努力奮鬥,所以《孫子兵法》,《鬼谷子》會很暢銷。很多人拿着《道德經》也當兵法讀。

當我們還想着怎麼擠進江湖,張良和李泌卻費盡腦袋想退出江湖。這或許又是城裏的人想出城,城外的人想進城效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