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廣西藤縣北部的大黎鎮,其下轄有一個古制村。如果沒有發生太平天國那場轟轟烈烈的起義,那麼大黎鎮和古制村就會和廣大普通村鎮一樣,不爲外人熟知。

古制村一帶現存不少太平天國的遺址或景點,其中“賦璵學堂”是很有意思的一處。

據記載,“賦璵學堂”建於1825年,原本是古制村裏的陸氏長老爲讓本族弟子啓蒙而建。也就是村裏陸姓人自建的私家學堂(私塾),方便陸家孩子讀書。學堂剛建成,就有1位7歲的陸姓子弟入學,他的名字叫陸海平。

賦璵學堂

不過,漸漸地,學堂不再限於陸姓子弟,也會有一些鄰村的孩童來這裏讀書,於是,“賦璵學堂”這所村小學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大約其後20年內,有3位鄰村的小夥伴先後在賦璵學堂讀書。他們是新旺村的李以文和他的堂弟李世賢、西岸村的陳丕成。

這四位就是後來參加太平天國而聞名史冊的陸順德(原陸海平)、李秀成(李以文)、李世賢、陳玉成(陳丕成)。

其中,陸順德(1818-1865)年紀最大,李秀成(1823-1864)次之,李世賢(1834-1865)第三,陳玉成(1837-1862)最小。

最後,他們在太平天國都被封了王爵,陳玉成爲英王,李秀成爲忠王,李世賢爲侍王,陸順德爲來王。

“賦璵學堂”這所村小學竟然走出了太平天國四位王,真是不簡單呀,而且都是重量級王。英王,忠王,侍王都是1859年獲封,含金量極高,隨後三人都加了軍師銜。

軍師是太平天國最高榮譽了,整個太平天國,獲封軍師銜的只有11人,分別是左輔正軍師楊秀清、右弼又正軍師蕭朝貴、前導副軍師馮雲山、後護又副軍師韋昌輝、公忠又副軍師、開國軍師石達開、精忠軍師洪仁、護國軍師、真忠軍師李秀成、勇忠軍師陳玉成(追封)、正忠軍師李世賢、愨忠軍師楊輔清,還有幼天王封的正軍師洪仁、副軍師劉慶漢。

除了劉慶漢名不副實、楊輔清名難副時以外,其他9人都是貨真價實的天國支柱,用現在的話說,妥妥的“副國級”。尤其是後期,陳玉成、李秀成、李世賢成太平天國的三位最重要的軍事統帥,其他王無法抗衡,一時家喻戶曉。

相比之下,同爲賦璵學堂走出來的老鄉陸順德雖然也封王了,而且從1861年11月這封王時間來看,這王爵含金量還較高,不是濫封王出產,但是相比陳玉成、李秀成、李世賢三人,可差遠了。而來王陸順德資格很老,參加了金田起義,屬於老革命,這是他們三人沒有的經歷。因此,陸順德沒學弟們混得好,肯定是有原因的。

原來陸順德在金田起義前是三合會(天地會)成員,他有自己的老大:羅大綱。羅大綱是三合會首領,陸順德早年跟着他在鴉片戰爭中抗擊過英軍,後隨羅大綱起義反清,輾轉廣西諸縣。咸豐元年(1851年)初,也正是金田起義時期,羅大綱率所部2000多人從桂平江口投入太平軍,被任爲左二軍軍帥。於是,陸順德也就跟着投奔了太平軍。

因爲羅大綱是天地會舊部,不是拜上帝教嫡系,所以在太平天國這邊不受重用,儘管羅大綱擅長打仗,功勳卓著,但直到戰死都沒能封侯封王。羅大綱尚且如此,那麼跟班的陸順德自然也不受重用。

羅大綱死後,陸順德轉到了李秀成的麾下,李秀成看到他作戰勇猛,經驗豐富,加之又是同鄉人,所以開始提拔重用他,大戰三合鎮、收復兩浦、急援天京的一系列戰役中都有他的身影,緊接着克蘇州、嘉定、松江府,更是名聲大噪,他成了太平天國第一個進入上海的將領,積功獲封殿前南破愾軍主將認天義。

陸順德開始大顯身手,跟着李秀成救援安慶回來後,率所部席捲浙江,克蕭縣,佔紹興,聲勢大振,天王洪秀全召他入京,以克蕭山、紹興功,封殿前斬惡留善來王彩千歲。

陸順德這才成了“賦璵學堂”走出去的第四位王。

太平天國前期,他跟隨羅大綱,所以一直默默無聞,後期跟了同鄉李秀成才得以一顯身手。

不過,有意思的是,他們四人和“賦璵學堂”一點都不搭,因爲他們的成就並不是靠讀書取得的,他們在“賦璵學堂”或許就只讀了半年數月,半文盲罷了。陸順德家還算溫飽,而李秀成兄弟和陳玉成家是一貧如洗、食不果腹,因此,當太平軍號召勞苦大衆反清時,他們纔會毅然決然地燒燬茅屋,舉家投奔。

參考資料:《太平天國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