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滅霸他爸

北洋時期,雖然軍閥混戰,民不聊生,但北洋幾乎所有的執政者都有極強的民族使命感,他們不畏強暴,將對中國虎視眈眈的日本視爲不共戴天的死敵,他們中有人品行不端,但誓死不與日本合作,在民族大義方面無虧!

1,袁世凱:

迫於日本壓力,簽署了喪權辱國的《中日民四條約》之後,袁世凱深以爲恥,從此開始以抗日爲畢生的使命,以求洗雪恥辱。

臨終之前,袁世凱說道:“我死了,爲日本去一大敵!”

2,段祺瑞:

段祺瑞曾是著名的“親日派”,與日本有着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執政期間也曾得到日本的大力支持,如“西原借款”,但他並未出賣一絲一毫的國家利益。

下臺之後,段祺瑞隱居到天津日租界,從此潛心佛學,自號“正道居士”。

“九·一八事變”,日軍發動侵華戰爭,日本人企圖拉攏段祺瑞爲己所用,但被嚴詞拒絕。

惱羞成怒的日本人,威逼利誘,用盡手段,可段祺瑞依然不爲所動,拒絕與日本人進行任何合作,表現出了可貴的民族氣節。

3,曹錕:

曹錕因重金收買議員,賄選成爲大總統而臭名昭著,下臺後,他寓居於天津。

“九·一八事變”後,曹錕與段祺瑞一樣,拒絕與日本人進行任何形式的合作。

1935年,日本人成立“冀察政務委員會”,再次邀請曹錕出山,並請來齊燮元做說客,曹錕和夫人叮囑傭人不得開門,齊燮元灰溜溜走了。

曹錕去世後,被國府追贈爲陸軍一級上將,以表彰他誓死不與日本合作的氣節。

4,吳佩孚:

吳佩孚是登上美國《時代》雜誌封面的首位中國人,被雜誌稱爲“Biggest man in China ”。

吳佩孚一生堅定的反日,即使失去兵權後,依然不改初心。

有資料稱,吳佩孚失敗後,日本人表示願意奉送“步槍十萬支、機槍二千挺、大炮五百門,子彈若干,此外並助款百萬”,幫助他東山再起,但吳佩孚嚴詞拒絕。

九一八事變後,他多次參加反日活動,聲討日本對中國的野蠻入侵。

全面抗戰爆發後,吳佩孚再次拒絕日軍的拉攏和威逼,最終被懷恨在心的日本人下毒殺害。

5,張作霖:

張作霖是北洋政府最後一位執政者,他執政期間,與日本簽署了《滿蒙新五路協約》,但他在文書上只寫了個“閱”字,並沒有署名,爲後來撕毀這個不平等條約留下伏筆。

張作霖不與日本合作、不滿足日本對東北的無理要求,最終激怒了日本人。

1928年6月4日凌晨,張作霖專列在皇姑屯車站被日本人炸燬,張作霖受重傷而死。

北洋軍閥中,很多人私德有虧,甚至雙手沾滿中國人鮮血,但他們在大是大非,民族存亡關頭,無一例外選擇了民族大義,這一點,遠非比委身事賊的汪、梅、周、陳等人可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