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騰訊地圖與滴滴合作入場聚合打車,它還有機會嗎?

記者 | 柯曉斌

聚合平臺迎來新玩家,騰訊地圖即將入場。

據騰訊科技報道,騰訊地圖將上線聚合打車服務,並將於9月22日起,在部份城市上線運營,實施,如果驗證順利,所有城市或將在國慶前放量完畢。 騰訊地圖首批通過滴滴實現合作的網約車公司包括:首汽約車、曹操專車、夠譜出行和陽光出行。不過,上述其中一個網約車平臺負責人表示,目前還沒有明確的接入時間。

騰訊科技還稱,騰訊的聚合打車業務是與滴滴合作,滴滴提供聚合和調度匹配技術,而騰訊地圖作爲用戶流量場景,最終流量導給滴滴。該方案於去年底確定,已籌備半年多,正式上線前,已在東莞、深圳、珠海、西安等4個城市試點。

滴滴官方向界面新聞證實了此消息。並稱,目前滴滴出行已接入騰訊地圖聚合打車業務,並輸出智能化信息匹配技術、安全技術和安全功能。

早在去年6月,界面新聞曾獨家報道,滴滴將在APP接入第三方出行服務商,嘗試做聚合平臺。也是去年6月,“如祺出行”正式運行時,其採取直營模式,運力主要由廣汽提供,但包括地圖等底層技術則由騰訊負責,車輛的調度都由騰訊做。但知情人士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如祺出行上線時,騰訊就有想法直接推出聚合平臺,它(如祺出行)是接入滴滴,還是直接接入騰訊地圖(聚合平臺),這個問題還在內部進行了討論。

今年7月27日,滴滴宣佈升級APP至6.0版本,明確了聚合打車的形式,將快車、優享、禮橙專車、豪華車等網約車和出租車統一聚合至“打車”入口。同時,除了以上滴滴自己的品牌以外,還有一個更多車型的選項,比如東風出行等第三方出行服務商。

多家網約車平臺負責人認爲,如果直接接入滴滴,效果可能不會太好,畢竟作爲平臺,滴滴會優先派單給自己的運力,尤其是在出行的平峯期,如果騰訊地圖來派單,這個問題將可以得到有效解決,同時,也可以增加自己平臺司機的訂單。

今年4月,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佈第4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數據來看,2018年後,我國網約車用戶規模、用戶使用率都增長放緩。 也是在今年4月,程維公佈了未來3年的戰略目標:將以安全爲發展的基石,瞄準3年內實現全球每天服務1億單;國內全出行滲透率8%;全球服務用戶MAU超8億這意味着,滴滴在主營業務上必須通過其他路徑尋求新的增量。

在網約車整體缺乏新動態、增長放緩的情況下,聚合平臺是爲數不多的亮點。面對滴滴的一家獨大,以地圖服務起家的高德地圖依託聚合模式從滴滴手中撕出了一道口子,同時,爲補齊用戶場景,曾親自下場做網約車的美團,網約車業務停擺一年多後,去年也開始轉向成爲聚合模式,並延續至今。

不過,雖然引入了滴滴的運力,但騰訊地圖此時入場也面臨着挑戰。

首先在地圖領域,高德地圖與百度地圖佔領更多市場份額,騰訊地圖地位並不強勢。而且,此前據界面新聞記者瞭解,作爲第三方出行服務商,在面對高德地圖和滴滴時,他們也面臨着“二選一”的困境。而此時,高德地圖和美團已經具有比較大的先發優勢,大中型的出行服務商,已被收割完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