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有一個地級市名字經常被人唸錯,這就是郴州[chēn zhōu],不少人都念“彬州”。實際上,彬州還真有,但不在湖南,而在陝西省咸陽市。

這個生僻冷門的“郴”字,除了發音不爲外人所知外,它還特立獨行到完全不能夠組詞,只能與它的孿生弟弟“州”字走在一起,這就是《辭海》專屬的“一字之城”!放眼中國,郴州這座城市真的很特別,郴即郴州,獨此一家,絕無歧義。

郴州市,位於湖南省東南部,地處南嶺山脈與羅霄山脈交錯、長江水系與珠江水系分流的地帶。“郴”字,意爲林中之邑,故郴州別稱爲“林城”。

郴州自古被譽爲“九仙二佛之地”,是道教、佛教發展之福地,故又別稱爲“福城”。這裏市區有處自然風景名勝景觀叫“蘇仙嶺”,被道家譽爲“天下第十八福地”,這裏的白鹿洞、蘇仙觀、望母松、橘井、桃石……皆由蘇仙傳說得名。蘇仙嶺是一座多元共存的聖山,因宋代秦觀寫下《踏莎行·郴州旅舍》,蘇軾寫序,米芾題字留下的三絕碑而名聞天下。

甦仙區的飛天山,一巨大紫黑色石壁凸顯山前,是人工銼鑿?還是自然天成?其實,關於這種丹霞地貌的解釋,學者觀點不一。徐霞客曾對飛天山點贊:“無寸土不麗,無一山不奇”。

提到這位“蘇仙”,就要講“橘井”。我國中醫藥史上有兩大著名典故:一爲西漢“橘井泉香”,另爲三國“杏林春暖”。橘井常喻良藥,杏林稱頌賢醫,“橘井杏林”便成爲中醫藥文化的代名詞。

郴州是“橘井”故里,是“橘井”文化的搖籃,相傳郴州古時瘴病橫行,民不聊生,傳說中的蘇仙,用橘井泉水和橘葉熬製出來的藥湯施救衆鄉鄰,“橘井泉香”一時傳爲佳話。

此後,橘井成爲中醫藥的象徵,並形成了特有的“橘井”文化。世人便以“橘井泉香”歌稱頌救人功績,醫者將之書寫匾額以明志,傳統的中藥鋪必在顯眼處懸掛“橘井泉香” 、“橘井流芳”的匾額,這已成約定俗成的醫家文化現象。

唐開元十九年,郴人在井旁建祠。北宋真宗賜名橘井觀。“橘井泉香”,現位於郴州一中校內,附近的桔井路也稱橘井路,“桔”同“橘”。

後來,“橘井”不單單是著名醫家典故了,也成了文學家、詩人的詩詞用典。南宋士大夫吳鎰任郴州知軍時所寫《水調歌頭·郴州北湖》,就有“化鶴三千歲,橘井尚悽清”句,詞人黃機的《沁園春·爲潘郴州壽》中,就有“想橘邊丹井”句。

也許是因爲彬州兩個字不好辨認,自古神仙事渺茫,郴州橘井漸遺忘。郴州在湖南的南部,是廣東的後花園,具有很好的區位優勢,歷史上是不毛之地,而今發展很快,從城市到鄉村舊貌換新顏。

客觀地看,在湖南的經濟發展格局中,郴州並不突出,這裏的實體經濟發展困難較多,產業園區投入產出不協調、發展質量不優,特別是有色金屬等傳統支柱產業受市場衝擊影響較大,少數企業舉步維艱。龍頭企業、骨幹企業特別是製造業龍頭企業不多,創新能力不強,城鄉居民增收渠道有待拓寬,城鄉教育、醫療服務短板較多,民生福祉還需進一步改善。

如此以來,郴州的“橘井泉香”也就有些相應地暗淡無光,不過這兩年來,郴州發展很快,郴州經開區被列爲國家級大中小企業融通型特色載體,湘南國際物流園納入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物流產業承接基地。

去年,郴州的城市綠色發展指數穩居湖南全省第一,獲“全球綠色低碳領域先鋒城市藍天獎”,納入全國第二批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資興市被列爲第三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桂東縣、宜章縣,包括“橘井泉香”的甦仙區入選“中國最美縣域”榜單。其中,甦仙區、桂陽縣獲評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

最後,再說一個題外的故事,郴州的蘇仙庵中有一個廂房,叫少帥室。1938年1月,張學良就被關押在郴州蘇仙庵內,當時,陪伴他的還有原配妻子于鳳至。此處雖然風景旖旎,但少帥身無自由,壯志難酬,揮毫在牆上寫下了“恨天低,大鵬有翅愁難展”幾個大字。

少帥室門前的有副楹聯,上聯爲“請戰有功當年臨潼已兵諫”,下聯爲“愛國無罪此日南冠作楚囚”,楹聯墨底綠字,睹字思人,唏噓不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