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化和旅遊部公佈《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爲“《規定》”)將於10月1日起正式施行。《規定》明確在線旅遊經營者不得濫用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侵犯旅遊者合法權益。明確給大數據“殺熟”劃“紅線” ,於此同時,針對在線旅遊行業“低價遊”、“非法刪評論”等業內存在的熱點問題都做出了具體規定。

9月24日,****專門發表評論員文章《防止大數據“殺熟”仍需多方努力》?新規即將出臺,針對新規上路能否填補在線旅遊市場法律空白、“大數據殺熟”取證、判定難度等問題,記者採訪了業內專家。

在線旅遊管理新規即將出臺

國慶將至,《規定》出臺實行恰逢其時。對於消費者來講,同一張機票,新老用戶價格不一,甚至跳價的案例早已屢見不鮮,迫切希望價格公開透明,對亂象進行規範治理。

近年來,我國在線旅遊市場發展迅猛,但也不可否認,當前一些經營者利用在線旅遊平臺的技術和服務優勢,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擾亂市場秩序的情況時有發生。據網經社“電數寶”用戶維權案例顯示,2019年在線旅遊熱點被投訴問題主要聚焦在:默認搭售、霸王條款、大數據“殺熟、訂單退改難、虛假宣傳、低價陷阱、高額手續費、發票難開具、旅遊意外賠償難、旅遊途中強制消費等這10個方面。

2019年全年涉及投訴較多的在線旅遊(OTA)平臺既有途牛、同程旅遊、藝龍、飛豬、去哪兒、馬蜂窩等一二線平臺,也包括走着瞧旅行、聯聯周邊遊、世界邦旅行、俠侶親子游、騎驢遊、小豬短租、旅划算、微旅、igola騎鵝旅行、鉑濤旅行、驢媽媽旅遊、青芒果旅行網、發現旅行、訂房易、週末酒店、愛彼迎、愛訂不訂、安可達等三四線平臺。

“殺熟”取證、判定有難度

2018年,“大數據殺熟”進入大衆視野,並在電商行業中頻頻“出沒”。此前,據網經社不完全統計發現,包括亞馬遜、搜狐視頻、淘寶、優酷、愛奇藝、去哪兒、天貓、貓眼電影、淘票票、噹噹網、餓了麼等多家平臺均被曝疑似存在“殺熟”情況,涵蓋在線差旅、在線票務、網絡購物、交通出行、在線視頻等多個領域,特別是OTA在線差旅平臺較爲突出。

對此,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生活服務電商分析師陳禮騰指出,對於大數據“殺熟”,此前公佈的《電商法》就有相關規定,第十八條指出,電子商務經營者根據消費者的興趣愛好、消費習慣等特徵向其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搜索結果的,應當同時向該消費者提供不針對其個人特徵的選項,尊重和平等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此次《規定》對於在線旅遊的大數據“殺熟”有了更詳細的規定。但仍未明確違規行爲的判定。因此,在線旅遊平臺是否存在大數據“殺熟”等違規行爲判定上仍存在一定難度。監管部門還需對此進行進一步明確,形成完整的管理和認定體系。

避免“被殺熟”消費者應管好個人信息

北京盈科(杭州)律師事務所方超強律師表示,《規定》第十五條是對《電子商務法》第十八條規定的基礎上的細化規定,回應的是在線旅遊消費中廣泛存在的“大數據殺熟”這一現實痛點;事實上,利用大數據侵害消費者權益,並不單單表現在提供差異化的信息,利用信息不對稱來誤導消費者高消費;它還表現在更爲直接和惡劣的侵權形式上,例如差異化“熟客”和“新客”,惡意提高“熟客”價格,殺熟賺錢,降低“新客”費用引流。這一具體化的規定,可以讓消費者在維權時更清晰自身權益,也可以讓執法機關在執法過程中依據更加清楚明確。

浙江澤大律師事務所律師馬愷濃表示,大數據“殺熟”一方面是由於以往對於數據安全管理不到位,缺乏相應的法律規制;另一方面,大家對個人信息保護沒有充分認識,導致個人信息隨意泄露,給“大數據殺熟”帶來可乘之機。

判斷是否“被殺熟”:消費者多比較同產品價格

認定“大數據殺熟”本身存在證據收集難度。消費者的自行搜索和投訴是發現“大數據殺熟”的線索之一,但最終還要證明在線旅遊經營者利用了大數據手段,這明顯增加了執法成本。

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如何發現自己是不是“被殺熟”,後續又應該如何維護自身權益呢?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法律權益部分析師蒙慧欣認爲,消費者要分辨自己是否“被殺熟”可以選擇“貨比三家”或者與不同的消費者在相同條件下同一產品上價格對比是否存在差異,經常留意在同一平臺上提供的商品價格變化幅度是否差異過大等明顯的價格變動進行簡單的辨別。如若消費者發現確實存在價格歧視,應當學會及時保存證據的基礎上與平臺溝通了解情況,並將真實情況向有關部門反映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 記者 楊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