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廣東省文明辦、省教育廳主辦的尋找廣東“最美教師”活動落下帷幕。全省共50位教師獲評廣東“最美教師”榮譽稱號,深圳一職的陽海華老師是深圳5位上榜教師之一。陽海華老師獲此殊榮,可謂實至名歸。儘管來學校才一年多,但提及她,無論是同事、學生還是家長,都會豎起大拇指,由衷地讚揚。“不得不說,你是我從小到大遇到的最好的老師。”她的一位學生如此“表白”她。

走入學生心中的“老陽”

2019年2月,陽海華通過人才引進,從東莞市電子科技學校調入深圳一職工作。雖然身上有着衆多耀眼光環:全國優秀教師、全國中小學優秀德育工作者、廣東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但她一改“名師就要帶名班”的社會慣常思維,選擇了一個普通的班做班主任——就是現在的1916電氣班。從此,這個有着47名同學的班級,幾乎成了陽海華工作和生活的全部。

她的工作堪稱細緻入微。爲了更好地與家長溝通孩子的教育問題,她跟許多孩子的父母組成三人微信小羣,這樣的羣有22個;爲了讓每個學生髮現自身價值和閃光點,她爲他們寫人物故事;爲了鼓勵一位性格內向的學生勇敢自我表達,她“強迫”他每天微信向自己“問好”“打卡”。疫情期間,爲了紓解學生的心理焦慮,作爲班主任,她想盡一切辦法活躍班級氛圍,甚至跟同學們一起玩起線上鬥地主……

平時,陽海華更是班裏同學們的“活寶”,毫無老師的樣子——她跟學生掰手腕,跟學生互相調侃打趣,她是名副其實的“學生頭”,同學們都親切地稱她爲“老陽”。

面對“老陽”,大家都願意敞開心扉,什麼問題都願意跟她分享、向她請教,甚至包括談戀愛這些私密的事也不例外,這讓“老陽”很是得意。

“和陽老師相處真的輕鬆愉快,她是我們的老師也是我們的朋友,會和我們一起聊八卦、明星、遊戲等等,在生活和學習中更是給予我們許多幫助。”學生廖洋陽說,“遇見陽老師,是上天給予我們最好的禮物。我們永遠敬愛她!”

“愛孩子要有技術”

班主任工作讓陽海華甘之若飴,看得出,她非常享受跟學生們在一起的時光。她認爲,老師就要努力去影響和感染學生,不斷向上。在陽海華看來,教師可以分爲四個境界。

首先,有底線。把教師當做一種謀生手段。可以不愛但不要傷害。某地有位老師,把班上學生分成不同的組,成績較差的被他呼爲“垃圾組”……這樣的老師,能教好學生嗎?

第二層,有愛心。喜歡教師職業,熱愛學生。只有愛,才能保持工作的激情和持久動力。她堅信每一個行爲不良的學生內心深處都有上進的渴望,深信愛與欣賞是最好的良藥。

學生小嘉,原初中所在學校“老大”,打過同學,打過老師,砸過校長辦公桌,一個桀驁不馴的少年。但陽海華卻看到他身上強大的氣場,覺得加以矯正,這個學生可堪大用。她大膽地啓用小嘉擔任班長,每天與他談心,多方面引導。經過陽海華一年的培養,小嘉漸漸從一個一身戾氣的“暴躁哥”轉變成一位深受全校師生認可的青年領袖,二年級時高票當選爲校學生會主席。就職演說時,他對着上千名師生深情地說,“如果沒有陽海華老師的教導,我不知道自己現在哪裏,最大可能是監獄!”目前,小嘉是自己所在城市綜合執法局的一名負責人,爲城市管理貢獻着自己的力量。

第三層,有技術。陽海華認爲,老師除了愛,還要有技術有智慧。剛做班主任時,她僅憑熱情與愛,發現要麼用力過猛要麼方向走偏。即使是普通的表揚和批評,她戲稱也是有“話術”的。批評,要既能爲學生指明方向又不傷害到他,但如果方法不當,容易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高爾基說,愛孩子是老母雞都會幹的事,所以,我們要有技術。”

爲此,陽海華從未放棄過學習,尤其是2008年到2012年這4、5年時間,她近乎“瘋狂”地自我充電,經常從東莞來深圳聽課、參加各種知識技能培訓,如學生的行爲密碼、親子和家庭教育等等,讓她進步很大。

最後,有境界。要跨越一切名利。陽海華說,當老師一定要純粹,所有的事要圍繞有助於孩子成長這個基本點。“有些老師,因爲自己是優秀教師,爲了證明自己的優秀,在各項成績評比中都想爭第一。”曾經,陽海華也這麼想過。而現在,她從不想跟別人比,“忘記這些名利之後,在教育中就比較享受,我就是那樣自在地待在教育中”。

或許正因爲如此,陽海華才能放下身上的各種名頭與光環,與學生打成一片。她笑言,自己在學生面前非常謙卑,跟學生說話,陽海華從來不用命令的口氣,從不說傷害學生人格的話,“包括學生不愛聽我的課,我不會嫌棄學生,而是主動從自身找原因”。有時學生很不聽話,讓她很生氣,但走到學生面前時卻又噗嗤笑了,“一下子又變得很柔軟”。

讓每一個孩子都能被“看見”被激勵

陽海華說,她最開心的事就是看到學生的進步,看到他們在校園裏快樂的樣子。“比如小朋友,就應該是蹦蹦跳跳去上學。但現在很多孩子卻相反,甚至害怕上學,他們擔心作業的壓力,擔心老師的指責、排斥和偏見等等,甚至從讀幼兒園開始就不想上學”。

她很欣賞美國教育家、著有《第56號教室的奇蹟》的雷夫先生。在他的書中有這樣一句話讓她非常欣賞:56號教室並不比別的教室多什麼,只是少了一樣東西:恐懼。

這與陽海華的帶班理念不謀而合,她的理念是:讓每一個孩子都能被“看見”、被激勵、被認可!在她的班裏,同學們沒有“恐懼”的感覺,只有很開心很享受的笑聲。

因爲在陽老師這裏,他們的優點和長處會被無限放大,並得到“全方位的表揚”。比如誰講臺擦得乾淨,抹布疊得整齊,等等,都會被由衷地誇獎。這些誇獎不是虛情假意故意爲之,而是發自內心的欣賞和認可。

“陽老師,早上好!”“早上好啊,小橋!”這是陽海華與班級學生小橋每天早上必備的問候。小橋在班級從不跟同學說話,總是低着頭。爲了幫助小橋打開心扉,陽海華想了好多辦法。除了早晨問候,陽海華會經常找他聊天,玩“打手掌”的童年遊戲,和他聊“王者榮耀”……漸漸的,小橋性格開朗了,開始與同學說話了,回到家還會與父母分享學校的見聞。媽媽說,小橋在學校很開心,很喜歡學校。

“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不知我說的對不對。您真的是我的小孩到現在遇到的最好的老師。孩子有運氣才碰上您!”家長方先生給陽老師發信息說。

“我希望把學生培養成自食其力、能爲社會創造價值、有家國情懷的人。”陽海華說,此外,她還希望自己的學生未來都能成爲一個優秀的丈夫或妻子,一個優秀的父親或母親。

除了帶自己這個班之外,陽海華還擔任學校名班主任工作室的導師。新冠疫情期間,她帶領團隊開發了24堂德育精品課程和“雲活動”,構建了家、師、生共成長生態圈,學員人數超過40000人次。

她對青年教師講得最多的話就是:要不斷學習和成長,才能享受更加自信優雅、有尊嚴的教育生活。作爲老師,陽海華最大的夢想是希望老師都喜歡做老師,孩子都喜歡學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