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秋,日軍糾集數萬人馬,向山東省中部地區發動了多路、多梯隊的“鐵壁合圍”,妄圖以突然襲擊的方式,殲滅八路軍魯中軍區部隊。

10月21日,被譽爲沂蒙山“傳奇司令”的魯中軍區司令員劉海濤(1907年出生于山東省東阿縣)率部行軍至沂南縣境內的青駝寺時,突然發現日軍正從四面包圍上來,情況萬分緊急!

劉海濤臨危不懼,十分鎮定地命令部隊迅速佔領青駝寺四周的山頭和隘口。

10月22日中午,劉海濤登上山巔觀察敵情,只見附近的大路、小路、山谷和田野,到處都是日軍,他們在飛機的掩護下,向我軍步步緊逼。

劉海濤讓通訊員鋪開地圖,再三斟酌後,他對各團營幹部果斷下令:“做好準備,天黑後向南突圍!往敵人的大本營走!”

向南突圍?這個決定實在太出人意料了,衆人都大惑不解:青駝寺的南面明明是敵佔區臨沂腹地,是日軍的大本營所在地,我們怎麼能自投羅網呢?

望着衆人驚異的眼神,劉海濤似乎早就有了思想準備,他從容不迫地說道:“面對敵人的步步緊逼向南突圍,這是由當前敵人的態勢決定的,是我們突圍的最佳選擇。”

他手指着地圖對大家說:“你們看,我們的東面是沂河、沭河和臺濰公路,這裏被敵人嚴密封鎖着,並佈下了一個口袋陣。如果我們向東突圍,正好中了敵人的計策。

“再看我們的北面,敵人也正氣勢洶洶地向南壓來,北進也一定會受到敵人夾擊。

“那麼西邊呢?則有津浦鐵路,敵人的碉堡、據點林立,戒備森嚴,同樣不易通過。”

講到這裏,劉海濤提高了嗓門說:“敵人正集中兵力向我中心區合圍,後方必定空虛。我們趁機插到他的大本營臨沂,就能變被動爲主動,徹底粉碎敵人的合圍!”

大家聽完劉海濤所作的這番分析,這才明白了向南突圍的用意,紛紛表示同意這個看似“自投羅網”、實則“反客爲主”決定。

夜幕降臨,霧靄瀰漫。青駝寺周圍的山頭上,日軍燃起沖天大火,把黑夜照得如同白晝。槍聲、炮聲、馬嘶聲和日軍的嚎叫聲,不斷傳來。

晚上7點多鐘,部隊出發了。千餘人的隊伍,一個緊跟着一個,靜悄悄地從僅一里多寬的空隙中向南插去。

接近敵人的第一道封鎖線張莊時,只見大小山頭上一溜火堆,猶如一條蜿蜒的火龍。

前面傳來劉海濤的命令:“三路縱隊,跑步繞道從西面的小山坡上通過,隨時作好戰鬥準備!”

戰士們一手提着上了刺刀、壓滿子彈的步槍,一手握着揭開蓋的手榴彈,迅速繞過了敵人。

第一道封鎖線安全地通過了。

下半夜,部隊到了高裏附近,向前看去,大小山頭上,又是火堆連着火堆。火堆旁,時隱時現地閃動着敵人巡邏兵的身影,而且每隔10分鐘便飛起許多綠色的信號彈。

劉海濤派出幾名偵察員,幹掉了敵人的流動哨,然後脫下他們的黃呢大衣穿在身上,並且按照敵人的做法按時發射着信號彈。部隊又順利地通過了第二道封鎖線。

三星西垂,部隊折轉向西,越過臨蒙公路。

正像劉海濤分析的那樣,敵人後方空虛,戒備不嚴。次日凌晨5點多鐘,部隊便勝利地到達目的地——王溝附近。

就這樣,劉海濤帶領部隊神不知鬼不覺地突破了敵人的重圍,讓日軍的合圍計劃落空了。

就在敵人猶豫不決的時候,劉海濤繼“自投羅網”巧妙突圍後,又果斷使出了反“掃蕩”的第二個高招:主動出擊,挫敵銳氣。

10月23日,他率領部隊夜襲臨沂城,燒燬了敵人的油庫和糧倉;

10月24日,在臨沂城北消滅了回援臨沂的兩個日軍小隊和三個中隊的僞軍;

10月25日,在俄莊、方城一帶又攔截了敵人回運臨沂的牲口、物資。

爲了把敵人從中心根據地調出來,就在幾天後,劉海濤又率領部隊打了一次伏擊戰。

這天,根據上級提供的情報,劉司令決定在石嵐莊伏擊敵人。

石嵐,是臨沂北部的一個小山村,兩面高山聳立。只要佔領兩側的山頭,居高臨下,把南北山口一卡,進來的敵人就插翅難飛。

爲了迷惑敵人,劉海濤決定把大部分司號員都集中起來,又把輕重機槍調集在一起,組成了嚴密的交叉火力網,只等敵人前來鑽口袋。

10月27日,細雨紛紛,秋風習習。戰士們趴在冰涼的岩石上,忍受着寒冷的侵襲,等了將近一天,仍不見敵人的蹤影。

黃昏時分,雨停了。正當大家等得心焦的時候,忽然從北面山口傳來了馬蹄聲,接着又出現了影影綽綽的人影。

日軍根本沒有料到八路軍會埋伏在這裏,因此毫無戒備。當他們全部進入伏擊圈時,一發信號彈騰空而起。

立時,密集的輕重機槍射擊聲,擲彈筒、手榴彈爆炸聲,吶喊聲、軍號聲響徹山谷。

敵人遭到這突如其來的襲擊,一時不知所措,頃刻亂了陣勢。戰士們趁機從兩側山頭上直撲敵羣。經過半小時的激戰,殲敵300多名。

這一個漂亮的伏擊戰,把進攻我軍中心根據地的敵人調了出來,嚴重挫敗了敵人的銳氣,實現了八路軍主力挺進沂蒙中心區的作戰意圖。

巧妙突出日軍合圍後,馬上“反客爲主”,連續向敵人發起攻擊,這樣的戰法讓日軍頭疼不已,爲此他們調集重力,一定要除掉劉海濤。

11月底,劉海濤率部在蘆山一帶與日寇展開激戰,戰鬥中不幸頭部中彈。這位具有傳奇色彩的優秀指揮員壯烈犧牲在沂蒙山區,時年34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