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程雨田

疫情防控期間,我們一起聊過“搞不定健康碼的老人,如何等一等他們”的話題,收到很多聊友的建議和反饋。有留言說:“我常常對奶奶說,你不會,有我就夠了。可如果我不在身邊呢?”無獨有偶,就在不久前,浙江杭州一個女孩爲外婆手繪了一份“微信使用說明書”,字跡工整、內容詳細、圖文並茂,打動了很多網友。今天,我們再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語音聊天、視頻通話、轉發分享、點贊收藏……微信上的“常規操作”,對家裏的老人而言可能就相當於“無字天書”。數字生活身輕如燕,但上了年紀的人有些力不從心。在火車站,電子客票的推廣極大節省了旅客出行的時間,卻也給不會網上購票的老人增加了難度;在醫院,預約掛號有助於就醫問診秩序井然,但一籌莫展的老人不得不站在掛號機前尋求導醫幫助;在餐廳,掃碼點餐、移動支付方便又衛生,只不過還在使用老年機的人就會無所適從。從一通電話到一張車票,從操作手機到設置電腦……對上了年紀的人來說,看似微不足道的生活細節,也有可能構成一道數字鴻溝,造成日常生活的不便。

數字時代,尤其不能落下那些年邁的身影。讓老年人口更好分享信息化時代的發展紅利,需要以更多的耐心幫助他們,讓他們更加順暢地擁抱智能生活。如果說傳統的教育模式是從父母一代到子女一代的知識傳遞,那麼在信息化社會,面對老年人的“數字困境”,需要年輕人來幫助父母和祖父母輩,進行學者所說的“文化反哺”。比如,在浙江嘉興圖書館,有一門叫做“手機培訓”的課程,教授如何開關機、怎麼聯網、怎樣使用相機等。過去1年裏,8名館員共組織了159場講座,吸引了上萬人次的60歲到89歲老人蔘與。這是一堂關於生活的課程,也體現了信息化時代的人文關懷。

不僅如此,對一些互聯網平臺來說,針對老年人的需求提供替代選擇,也是構建更具包容性的智慧老齡社會新形態的必然要求。有專家建議,除了在技術開發中更加註重老年人需求和習慣外,在公共政策制定和公共服務方面,也要給老年人提供多元選擇和替代方案。現實中,不少地方多措並舉,幫助老年人融入移動互聯網世界。在上海,有醫院調大門診標示、診間字體,改善在線預約系統佈局,致力優化老年就醫環境,打造“老年友好界面”;在浙江杭州,市民卡和健康碼深度融合,老年人刷一下卡就能看病就醫、公交出行。時代列車領略風馳電掣,邁着碎步也能悠然自得,才能填補代際間的數字溝壑,讓老年人享受到數字時代的饋贈。

說到底,在一個包容開放的時代,快慢之間、變與不變,不是無法解決的不等式,而是可以兼顧的多選題。給予老年人更到位的關懷、更周全的考慮,老年人的數字生活不僅是美好願景,也必將成爲全面小康的生動註腳。如今,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擁抱數字生活,創造別樣的精彩。有的爺爺奶奶戴上老花鏡,學着掃一掃、刷微信、通視頻,跟孩子們的交流順暢無阻;有的老年人架起攝像頭,在網上直播時尚穿搭、健身日誌、勵志格言,向日新月異的時代主動靠攏。更好滿足老年人的“數字需求”,不僅能爲老人打開一個包羅萬象的世界,而且有助於幫助他們涵養更開放、更積極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這既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也是健康中國的應有之義。

這正是:

人生易老天難老,

誰道人生無再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