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打鼾的病人都肥胖,正常體重也有打鼾;也不是隻有年紀大的人才會打鼾,打鼾可以發生在所有年齡段。專家呼籲,打鼾可以發生在兒童、中年、老年所有年齡,無論男女、無論胖瘦,長期打鼾不干預最終會發展爲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它是一種常見的睡眠障礙,常常和失眠相伴,互爲共病,相互影響,是人們睡眠的大敵。失眠伴有打鼾的病人,不建議自行喫安眠藥,而應先到醫院進行科學的評估診斷,失眠合併打鼾的人隨意喫安眠藥會加重病情。

可引發全身多系統疾病 患者卻渾然不知

打鼾並不是睡得香,有一個健康殺手是以打鼾爲症狀的,它叫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OSA),我國OSA患病人數達1.76億,居世界首位。從典型症狀看,患者會經常收到旁人“投訴”:鼾聲響亮,明顯的呼吸一次停一下,肢體亂動。自我感覺晨起口乾,總是睡不夠,會在不是睡眠的時間和地點想睡,如白天開會、開車都會不自覺地打瞌睡。

“廣東省預防醫學會睡眠障礙與相關疾病防治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粵港澳睡眠大健康高峯論壇”在廣州召開,首屆睡眠障礙與相關疾病防治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歐瓊教授發言

廣東省預防醫學會睡眠障礙與相關疾病防治專業委員會首屆主任委員、廣東省人民醫院呼吸睡眠中心歐瓊教授表示 , 許多證據表明 ,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患病率逐年升高。“失眠和睡眠呼吸暫停二者常常合併,疊加造成身體損害。”據歐瓊介紹,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爲患者打鼾、反覆呼吸暫停導致長期睡眠低氧、睡眠結構紊亂,猶如睡眠剝奪,患者表現爲睡不解乏、白天嗜睡、記憶力下降、認知功能減退,伴有失眠、焦慮抑鬱等系列問題,影響生活質量、 降低工作效率,引發交通事故,成爲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同時,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夜間長期身體間歇性缺氧可導致機體一系列反應繼而引發全身多系統疾病,包括高血壓、冠心病、中風、糖尿病、代謝綜合症、腫瘤等。目前高血壓防治指南已將睡眠呼吸吸暫停明確爲高血壓的病因。

“打鼾夜間缺氧造成的破壞,比失眠更嚴重。”歐瓊教授分析,睡眠監測下,這類人羣入睡後達不到連貫的睡眠週期,伴有呼吸暫停,導致缺氧。正常人睡眠的氧飽和度在95%以上,OSA患者夜間血氧飽和度可以低到50%以下。呼吸停止達數十秒乃至2分鐘不等,有些患者會因此憋醒,發生猝死風險很高。

新華社照片

有打鼾症狀建議儘早到醫院做檢查

“失眠與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是目前最常見的兩種睡眠障礙,具有患病率高、診治率低的特點。”歐瓊教授表示,“目前在全世界範圍都有相似的情況,在睡眠中心診療的病人中90%以上是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這其中的50%以上合併有失眠。睡眠呼吸暫停的綜合徵典型特點是打鼾,一方面是高患病率,另一方面是低知曉率,患者不知道身體出現的問題與睡眠有關,不主動就醫,延誤診治。”

廣東省人民醫院睡眠呼吸中心近年的一項對公務員人羣的調查顯示,10%的公務員有睡眠呼吸暫停,但99%的人從來沒有診斷過。長期的睡眠問題帶來的身體問題,包括影響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而本人並不意識到與睡眠問題有關。

“睡眠呼吸障礙不像高血壓這些大家熟知的疾病被人理解,人們往往不認爲打鼾、睡眠呼吸暫停是病,等到患者有全身症狀來就診時已經晚了,所以我們提倡早期干預,希望更多人瞭解睡眠呼吸障礙的相關知識。” 歐瓊教授表示, 與失眠不同的是,睡眠呼吸暫停除了打鼾可以被識別外,患者本人身體沒有任何不適,其夜間睡眠紊亂、缺氧等具有隱匿性,只有睡眠監測能反應出來。患者早期因睡眠紊亂造成身體不適也沒有任何特異性表現,是該病被忽視和延誤治療的主要原因。

這些方法可對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進行干預

美國著名“睡眠心臟健康”隊列研究報告指出,如果不重視這一疾病的早期防治,其輕度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患者4年發展爲中重度的風險爲6倍,而不治療的中重度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大大增加卒中、房顫風險,增加全因死亡率。而早期篩查干預有利於減少發病,減少輕度轉中重度。

新華社照片

那麼對於患有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的患者該如何早期干預呢?歐瓊教授介紹,首先可以進行危險因素干預,通過控制病因進行干預,比如戒菸戒酒、減肥等等。第二就是醫療干預,醫生會根據患者睡眠監測結果結合個體症狀等多方面情況制定相關治療方案。可以採取持續氣道正壓通氣治療,這種治療方式對輕中重各種程度的睡眠呼吸暫停病人都有明顯的效果,可以快速有效解決患者晚上睡覺時的缺氧和呼吸暫停。但是這種治療方法需要晚上戴着正壓通氣呼吸機睡覺,由於患者對疾病的認識不夠,該方法的接受治療率特別低,不到50%。還有就是外科手術干預,但是什麼人適合外科手術,應該進行正確的評估。

新華社照片

歐瓊教授表示,不是所有的打鼾者都有結構異常,研究發現只有20%的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患者存在氣道結構異常,20%患者結構屬於正常,60%屬於中間型。針對個體情況需要交給專業的醫生進行評估。此外,像口腔矯治器、側臥裝置等等,都可以在治療過程使用。儘早對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進行干預可以避免轉化爲中重度睡眠呼吸暫停。患者更應該轉換觀念,對於治療呼吸暫停目前沒有肯定的藥物治療方法,反而儘早進行危險因素干預,如肥胖者推薦減重治療,體位性OSA可採用側臥位睡姿減少氣道阻塞的情況,積極治療鼻竇炎、扁桃體腫大等疾病,缺氧嚴重者需及時給予無創正壓通氣治療,以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避免給身體帶來更大的損害。

採寫:南都記者 曾文瓊

實習生:林嘉

通訊員:靳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