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原來很聽話,可是現在總是和父母過不去,不是頂嘴,就是發脾氣、生悶氣,父母應該怎麼辦呢?

實際上,孩子在小時候的聽話懂事,並不是真的聽話,而是聽不懂話。比如在3、6歲的學前啓蒙階段,孩子們的知識水平、眼光見識還很簡單幼稚,因而對於父母的言行舉止,實際上無法進行深刻的感觸和思考。

所以在學齡前的童年時期,儘管孩子也會說錯話、做錯事,相應的,父母也會做出譏諷嘲笑,甚至是埋怨指責的反應。

但是孩子,其實聽不懂,也看不明白。

等到孩子長大一些,比如進入青春期,他的身體發育了,知識增長了,自我意識也增強了,自然而然的,就會把自己當作一個具備獨立思考、認識和分析能力的人。這時候的孩子會學着“開眼看世界”,並且嘗試在自己初步建立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基礎上,第一次來審視、思考和分析自己的父母家庭,還有眼前的社會現實。

孩子們會開始思考:父母一直以來的家庭教育是否正確?老師的教學方式是否合理,學校的教育理念是否是切合實際的?

青春期的孩子,從13歲到17歲,總是有無數個問題在心頭激盪碰撞。

他們會不斷地審視、質疑甚至是批判自身和眼前、家裏乃至周遭世界的一切事物。在這個階段,任何試圖陪伴、勸解和責罵自己的,來自父母、親人和老師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在不經意的一瞬間,傷害、打擊和摧垮,那份只屬於孩子的驕傲、尊嚴和自信。

就好像武漢江夏區的初三男生,就因爲下課和同學玩撲克,母親來學校找到孩子就給了兩巴掌。或許是因爲明年自己要面臨中考,當前的學習成績不理想;或許是因爲母親當着同學的面給自己扇巴掌,實在是不留一點兒臉面;又或許是從小到大,自己承受了太多的打罵責罰。

母親走後,孩子沉默了2分鐘,就跳樓告別了這個世界。

所以有人說,青春是痛苦的,也是無奈的,更是絕望的。

對於孩子來說,在他年少稚嫩的心裏,能夠容納的悲苦和疼痛不多。雖然孩子的希翼在父母身上,然而父母卻往往孤高冷漠,端着家長權威的自尊,不願和孩子多溝通、多交流。遇到事情,一旦孩子說錯話、做錯事,許多父母首先就上去踹兩腳、扇兩個巴掌。

可是,在父母們發泄怒氣的同時,孩子所有的自尊、自信,卻在悄無聲息地慢慢坍塌。

青春期孩子,不僅要面臨由於身體的劇烈變化而帶來的內心衝突,還要面對思想意識在成長變化中遇到的挫敗、糾結和茫然。這個階段的孩子,更在乎父母和老師對自己的評價,相比喫飽穿暖,他們往往更在乎能夠得到別人的正面評價。

一旦孩子感受到外界評價與自身形象嚴重不符,他就會無比深切地感受到煩惱、痛苦和折磨。這一心理矛盾貫穿於青春期始末,父母能否有效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心理迷茫期,處理好孩子的青春期心理問題,決定着孩子未來的心理健康狀況。

青春期的孩子,最反感,也最害怕父母的拒絕。小時候,孩子想要什麼,父母就給什麼,孩子被寵溺嬌慣成“小少爺”、小公主;到了青春期,孩子想做什麼,父母基本上都會拒絕,孩子心裏感覺委屈,卻無人傾訴。

“父母經常莫名其妙地罵我,朝我發脾氣。”“我只是犯了個小錯誤,父母卻非要懲罰我。”“學了一天好不容易休息會,父母就說我偷懶。”

從青春期孩子的怨言,能看出孩子對於父母和家庭的不滿。

作爲父母,我們首先要理解孩子剛剛長大,內心渴望自我獨立的心態;其次要正視孩子的身心變化,尊重孩子在青春期的惡劣脾氣和敏感心思。

但是作爲父母,也應該適時學習並及時改變陳舊、固化的教育觀念,能夠設身處地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和分析他的青春期困惑,並在孩子最需要幫的時候,以朋友的角度去引導和支持孩子,營造開明、暖心的家庭教育氛圍。

更重要的是,父母要懂得適當放手,給孩子屬於自己的心理空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