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9月21日,國務院印發北京、湖南、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及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擴展區域方案的通知。至此,中國的自由貿易試驗區由此前的18個增加至21個。

21個省、市、自治區所開設的自貿區,範圍輻射至東部沿海和中部地區,實現了京津冀、長三角地區的全覆蓋。

在主要任務和措施方面,除了有共性的政府職能轉變、投資便利化、 貿易自由化等制度創新和目標外,各自貿區基於獨特地理優勢和產業特點,擁有各具特色和側重的戰略定位。

其中,北京自貿區“服務業擴大開放先行區、數字經濟試驗區”的定位尤爲特別。絕大多數的自貿區做的是傳統的貨物貿易,而北京則聚焦在了服務貿易方面。這傳達出怎樣的信號?

專家:北京的經濟地位將加強

新京報智慧城市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柯銳說,長期以來,在北京的城市功能定位中,經濟功能是被淡化的。但隨着今年以來,中央提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擴內需成爲重要引擎,服務業和服務貿易將起到更大支撐作用。

然而,作爲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服務貿易在我國卻是一塊短板。

數據顯示,2012年至2018年,我國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7.9%,高出GDP年均增速0.9個百分點。2015年,服務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超過50%,2018年達到52.2%,成爲國民經濟第一大產業。

雖然佔據國民經濟半壁江山,但我國服務貿易長期處於逆差狀態。商務部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服務貿易逆差高達15024.9億元。從規模來看,2019年,我國服務貿易規模僅爲7850億美元,佔中國進出口總額的比重不到20%,還有很大上升空間。

北京發展服務業則有極大優勢。2015年,北京已成爲全國唯一的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城市。目前,北京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83.5%,高於全國近30個百分點;數字經濟佔全市GDP比重超過50%;服務貿易持續快速發展,年均增速超過15%。

柯銳認爲,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現狀落後於我國在全球的經濟地位,也與我國經濟發展的格局不匹配。“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對外開放的關鍵,是提升服務貿易。“未來在我國經濟版圖中,北京的‘經濟’引領和示範功能將進一步提升。”

此外,北京自貿區還推出支持“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設立金融科技中心”“研究推動知識產權證券化”“鼓勵京津冀三地自由貿易試驗區抱團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等任務措施。

對此,經濟學家宋清輝認爲,這些一連串“拗口”的名詞背後,是北京經濟地位的再次加強。

西部省份或將出現更多自貿區

此次擴容後,我國自貿區已經實現了沿海省份全覆蓋,中部六省也僅剩山西和江西尚未加入自貿區行列。未來,我國或有更多中西部省份加入,這也是順應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在中西部地區增設自貿試驗區、綜合保稅區”的要求。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世界經濟處副研究員梅冠羣對中國網財經表示,過去我國是沿海開放、沿江開放,現在隨着“一帶一路”建設持續推進,西部慢慢變爲開放的前沿。“想要建設這種開放的前沿,就需要制度創新,因此西部地區需要自貿區。”

事實上,西部省份也正在緊鑼密鼓地部署自貿區建設。6月22日,內蒙古發佈《內蒙古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實施意見》中明確提出,打造現代能源經濟示範區、提出申報內蒙古自貿區;7月23日,甘肅蘭州舉辦自貿試驗區政策培訓班及先行先試政策梳理座談會,省政府重點介紹了甘肅省申建自貿試驗區工作進展情況、解讀了申建甘肅自貿區總體方案及其梳理出的216項具體任務和保障措施等;9月7日,青海省商務廳與中國(陝西)自由貿易試驗區辦公室簽署合作框架協議,旨在加快青海省自貿區的建設。

那麼,未來西部哪些省份有望新設自貿區?

梅冠羣分析,自貿區的設立主要是“以點帶面”,爲了讓自貿區的輻射範圍更大,各省在申報方案時既要突出自身特色,又要突出建設自貿區在服務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中的作用。

去年,在山東、江蘇等六省設立自貿區時,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所副所長、研究員白明在接受南方都市報採訪時,也曾“寄語”未獲批自貿區的地區。他說,在打好基礎爭取申報的同時,這些地區也要找到自己的發展路徑,不能單純依靠自貿區這一個政策紅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