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號的北京車展上,蔚來創始人李斌帶着Power Up Plan補能計劃走上展臺與在場媒體展開分享。

Power Up Plan計劃再次豐富了蔚來的整體充電體系。

根據瞭解,蔚來將向社會公開徵集“加電合夥人”,並與蔚來一起在國內熱門場景目的地部署3萬根20kw目的地直流充電樁,以提升用戶補能的便捷性,快速構建蔚來在全國的充電網絡。

爲此,李斌還宣佈將對蔚來用戶免收服務費的合作伙伴提供1億元的建設運營補貼,平均每根樁每年1000元,補貼時間爲3年。根據瞭解,相比超充樁,20kW直流快充樁對電容量要求低,適用場景豐富,最快僅需3小時就能佈局完成。

目的地充電樁的部署,是蔚來繼超充樁、換電、加電APP等補能方式的推出後,再次豐富其充電體系的一種新的形式。

爲什麼推出目的地充電樁?它能帶來什麼?如何保證加盟合夥人收益問題?就在李斌發佈Power Up Plan補能計劃之後,蔚來充電負責人沈斐通過一場Workshop,一一解答了這些外人眼裏不能理解的疑惑。

而“從用戶的體驗出發”,是沈斐所有回答的核心。

爲什麼推出20kW直流快充樁?

按照沈斐的介紹,目前,蔚來家用充電樁的安裝率是70%,除此之外,用戶常駐地充電比例佔40%。

此外,快充樁、加電APP、換電站等方式的充電比例也超過40%,一鍵加電則在20%以內。

“現在一鍵加電總量40多萬單,但是用電量沒有那麼多,因爲用戶一年就用幾次,但這幾次卻決定了用戶的體驗。”沈斐補充道。

按照蔚來現在對充電體系的佈局,基本上已經覆蓋了大多數場景——家充樁能滿足家用,加電APP以及換電站能滿足外出充電,一鍵加電功能滿足對時間成本要求更高的用戶羣體。

而蔚來爲何又推出僅有20kw的目的地直流快充樁?在不少人眼裏,這甚至有點顯得有點多此一舉。

但在沈斐看來,電動車主的場景是多樣的化的,蔚來要保證用戶體驗,就要着眼更小的細分場景。20kW直流快充樁或許就是用低成本構建更廣闊的充電網絡的重要方式。

“有時候會有人問我,現在外面有60kW的樁還有100kW的樁,但是你們爲什麼搞20kW的?電動車的車主場景是非常多樣化的,比如說我來車展呆4個小時,你用20kW的樁給充一兩個小時就足夠了。我們對將來買了100度的電池的用戶,或者比如在目的地,有商家跟我們合作建樁,這是我們購買20kw樁的主力。”沈斐所描述的,正是20kW直流快充樁使用的一個非常典型的場景。

直流充電樁的部署成本要遠低於超充樁,但加電效率可以達到超充樁的30%。所以這實際是在目的地以低成本提升效率的一種方式。

除此之外,沈斐表示,目前市面上20kW的超充樁雖佔比達40%,但是充電量佔個位數,並且還是前兩年充電運營商跑馬圈地時候建設的樁,幾乎沒人用,所以四捨五入,這也是一個比較大的充電市場。

如何保證目的地商家的利益?

Power Up Plan補能計劃在推出同時,李斌還宣佈將向全社會公開徵集“加電合夥人”,與蔚來一起在國內熱門場景目的地部署總計3萬根20kW直流充電樁,如此一來,如何保證“加電合夥人”的權益成爲另一個問題。

蔚來首先在外觀上給出答案。沈斐介紹,蔚來在直流充電樁的外觀上下了不少功夫,符合一些中高端用戶的整體形象。

另外,沒有噪音。蔚來在散熱方面做了很多設計,讓充電樁能自然冷卻,因此在絕大部分場景下沒有噪音。除此之外,槍線的設計又優化了些,不斷對線材減重。

對於如何保證目的地商家的充電樁“有人去”,沈斐給出了一套這樣的邏輯:

“如果你單純的讓目的地商家買一個樁,他可能有很多顧慮,但我們有6萬多蔚來用戶幫我們做推薦,這些用戶經常去的商家他們也有動力做這個事情,他們裝了樁以後別的品牌的電動車也會去,那麼這樣就在整個行業生態裏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

關於目的地商家盈利的問題,沈斐看來,最核心的是“讓商家樁主投資人、用戶和整個行業形成一個共贏的局面”。

每個商家可以管五六個充電樁,通過充電帶動商家的消費。蔚來拿出一億商家補貼,也是爲了能讓商家儘可能降低蔚來車主和其他品牌電動車主的服務費,讓用戶得到更好的體驗的同時,帶動商家本身的消費。

POWER CLOUD:充電系統的核心支撐

目前,蔚來在全國已經擁有了151座換電站,一鍵加電功能也已經有40萬單。通過蔚來展示的換電站地圖,我們能發現,蔚來已經在國內人口較爲密集的中、東部地區形成了一個換電站的閉環。

但是,即便如此,依然有人對這套系統存在質疑,換到壞的電池怎麼辦?新車換電是不是不划算?而蔚來給出的回答就是“POWER CLOUD ”這套雲端系統。

該系統主要由高性能物聯網OSS、電池平臺SHELD、智能仿真平臺ATHENA、智能路徑規劃系統GRID組成。

用沈斐的話說“這個系統是把我們所有的車、站、人以及能源服務系統裏所有信息全部網連在了一起,比如換電站由幾塊電池、充電量多少,都能看到。”

其中,電池平臺SHELD作用的最有力之處就是在電池生命評估,利用電池的大數據分析作用,提前對電池進行“體檢”。這裏要提到的是,蔚來官方表示,如果發現有問題的電池,會立即將其移出整個系統,所以並不存在換到品質差的電池的現象,這也是保證用戶體驗的一個措施。

加電APP已經接入 30萬根充電資源

蔚來的充電體系中,還有一個重要的環節部分,就是“加電APP”。在“加電APP”上,包括蔚來車主在內的純電動車主都可以找到所在位置附近的充電樁,甚至可以瞭解充電樁的類型、使用情況,充電速度。車主們也可以在使用後在APP上參與對充電樁的評價。所以蔚來將這個APP也被稱爲“充電樁領域的大衆點評”。

在加電APP和蔚來充電地圖的負責人金崇奎CK看來,電動車的充電體驗主要分爲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完全靠人工的加電;第二階段是充電資源可以在網絡找到,但是整個過程較爲費力的人工輔助加電,在CK看來,大部分時候,純電動車仍處在這個加電階段。第三個階段是在L2的基礎上隨着所有的數據、資源的積累,產生相應的用戶畫像,通過用戶畫像結合資源信息進行匹配,提升充電效率。最後一個階段是自動加電,隨着自動駕駛技術我們的人工智能以及無感充電技術的成熟,我們整個加電的決策完全的自動化,達到無憂和自由的狀態。

更加自由和無憂的充電目標,是蔚來在加電領域最終的目標。而未來的數據智能的設計,是支撐整個目標實現的主要手段。

”最底層是我們數據接入的量和質,我們的數據接入包括充換電資源,基於這些數據,我們進行資源的畫像,用戶的畫像,以及場景特徵的提取和抽象。基於這些信息之後,我們在上面進行一層的加電需求的預判,資源和用戶之間的匹配,供需關係怎麼做評估,以及用戶出行的潮汐匹配,根據匹配的狀態幫助用戶進行輔助決策,甚至在調配上跟電網進行互動,能夠提升整體加電系統化效率最優,用戶的體驗是最好的。”

CK向車雲以及在場媒體介紹整個數據設計的主要邏輯。這一過程裏,最重要也是最底層的,就是數據的接入。目前,蔚來已經接入了30萬根充電資源,其中有9萬多根資源是用戶和充電專員共同挖掘出來的,這些資源甚至處在西北以及東北的偏遠地區,極大的填補了這些領域的空白。

CK同樣表示,這樣的數據不能單純的強調多,更要強調“質”,那樣才能保證推薦的準確性。

同樣得益於這些有效資源的接入,讓CK帶領的加電APP和加電地圖團隊能夠爲電動車的出行設計出智能路徑規劃系統。打消大多數純電動車主不敢開長途出行的疑慮。

“結合了資源的狀況,結合了車的續航情況,結合了用戶自身情況,不同的車在不同的時候告訴你去哪裏充電,走哪條路,這是我們路徑規劃背後的目的。”

到目前爲止,加電APP對外開放累計服務了60個品牌,擁有了超過50萬的用戶點評。

“我們用戶非常喜歡在充電之後,把它的充電感受,把它的整個體驗過程,不管是環境還是樁的速度,分享給更多的用戶看到。所有的用戶在上面不僅僅將APP當成工具,更多的在這裏分享互助,成爲一個溫暖的社區。”

由此不難看出,蔚來更通過一個一個對細分場景的改變,帶動着整個行業的變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