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達科他州地區,考古專家們發現了一具特殊的木乃伊,與其他木乃伊物種不同的是,該木乃伊本身並非是其他動物,而是一種恐龍。更重要的是,根據這具恐龍木乃伊,考古專家們還發現了三個未解之謎。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爲您揭祕: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泰勒·萊森是美國達科他州地區的一位居民,他是一位著名的古生物學家。在1999年時,泰勒·萊森便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發現在自家田地裏出土了一塊奇怪的化石。然而當時的他年歲尚幼,未能對此有太多的重視。直至後來,他如願考上了大學,專修古生物學專業後,才猛然地意識到,當年自家田裏出土的化石也許並不簡單。

時間轉眼到了2004年,萊森終於回到家中,並在父母的幫助下,將當年收藏的化石挖掘出來。與此同時,他還請來了自己的大學教授,一位名叫菲利普·曼寧的考古學教授。當化石被擺放到菲利普教授的面前時,這位考古學教授頓時驚呆了,因爲在他的從業生涯中,從未見過如此神奇的東西,一具恐龍的木乃伊化石。二人對發現化石之事興奮不已,隨即將化石取名爲“達科他”,昭示着此物的發現地。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在世界範圍內,人類所發現的關於恐龍的遺蹟,幾乎只有骨骼與腳印,發現恐龍的乾屍木乃伊實屬首次。二人興致勃勃的將木乃伊運回到大學的實驗室中,並對其進行了反覆的清理,觀察化石所遺留的結構。菲利普教授發現,此次出土的恐龍木乃伊化石,其保存程度十分完整,雖然其身體後半部分有所消失,但頭胸部位置卻清晰可辨。這隻恐龍不僅有完好的皮膚組織、牙齒,甚至連內臟器官也都清晰可見,堪稱是“零件齊全”。

在對恐龍木乃伊化石研究的過程中,菲利普教授發現了一個更有趣的問題,即木乃伊化石上所顯現出來的生物結構,似乎與現代科技根據恐龍骨架形狀推斷出的樣貌,有着本質性的區別。一言以蔽之,現代我們在恐龍博物館中所看到的恐龍形態,很可能與千萬年前恐龍的真實體型有着很大的不同。

菲利普教授藉助美國NASA機構的掃描儀器,對恐龍木乃伊化石進行了徹底掃描,並根據立體成像結果,篩選了恐龍真實樣貌與以往人類推斷結果之間的差異。首先來說,第一個不同之處就在於恐龍身體皮膚上的顏色與條紋。在以往的推斷中,古生物學家都認爲,恐龍的皮膚應該以黃色與綠色爲主,但是此次掃描結果顯示,該類恐龍的皮膚,也許更像是現代某些爬行類動物的皮膚,不僅能夠用來調節體溫,而且還可以進行任意的顏色變化。甚至在肢體上,可能也存在條狀斑紋。

其次是恐龍奔跑的速度。在人們的認知中,恐龍應該是不善於奔跑的龐然大物。可是事實證明,木乃伊化石中的這種恐龍,肌肉密度極高,並且相互銜接的十分自然流暢。經過縝密計算,菲利普教授認爲,該種恐龍的行走速度,可達45公里每小時,其時速遠超每小時僅有32公里的霸王龍。毫無疑問,這種先天性的速度優勢,是大自然優勝劣汰的結果,它們進化出了無與倫比的速度,專門用於逃避獵食者的攻擊。

在發現恐龍木乃伊化石之前,生物學家根據恐龍骨骼的形態一直認爲,大多數恐龍的前爪都並非是爲了行走,而是一種用於撕裂食物的利器。然而從化石的內部結構來看,該恐龍前肢上沒有第一指,而第二、三、四指長度差不多,只有第五指明顯短於其他三指。也就是說,該恐龍已經適應了用前肢輔助後肢行走的習慣,主要形狀呈馬蹄狀,目的是增大受力面積。

恐龍木乃伊的出土,從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類對於恐龍的固有認知,也打破了人們被科學猜想所禁錮的思維,不得不說,這一次發現實在是非常難得。由此小編希望,通過考古專家們的不斷努力,會如同發現恐龍木乃伊一般,破解更多關於恐龍的謎團。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