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陳奕迅參加了一場歌唱比賽,他也是因爲這場比賽正式出道的。

那時候的陳奕迅看起來特別青澀,梳着一頭中分,長相也平平,很難在這個當時20出頭的小夥子身上找到什麼特別之處。

但是就是這麼一個普普通通的男孩兒, 在第14屆香港新秀大賽中一舉獲得冠軍,從那以後,陳奕迅便和華星唱片簽約。

1996年的《陳奕迅》是他的第一張專輯,可能他已經做好了冷淡的預期,但是沒想到最終的冷淡程度超出他的想象。

畢竟在那段時期,想要在香港歌壇立足,是極其困難的。

有着四大天王和一些著名歌手坐鎮,作爲新人的陳奕迅,到底該怎麼在這樣的環境中生存下去呢?

01第一張專輯算是以失敗告終,陳奕迅也被公司派往臺灣,其實公司口頭上是讓他去開拓市場,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他這是被公司流放了呀。

這時候陳奕迅必須做出選擇,因爲他自己也不傻。

第一就是回去繼承父親陳裘大的衣鉢,成爲一名工程師,平淡的度過一生。

第二就是堅持自己的音樂夢,即便這條路上充滿了障礙和嘲笑。

有時候我們真的不能什麼時候都想着money,袁老爺子說過:“我們不能爲了錢去奮鬥,而是要爲了自己理想去奮鬥”。

陳奕迅也選擇了堅持自己的理想,但是這條路真的不好走。

陳奕迅曾經在《開講了》現場說過一段話:“早年間他去英國留學,英語水平太差,晚上想要上廁所,但是苦於無法表達,自己又找不到廁所,於是就這麼憋了一晚上”

從那之後他就明白,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忍耐的,被公司流放之後,他並不是坐着等天上掉餡餅,而是尋找了另一條路。

當時內地的音樂市場其實很寬闊,但是因爲語言和其他種種原因,香港歌手遲遲沒來發展,於是陳奕迅用了將近一年的時間學習國語。

之後便推出了他的第一張國語專輯《一滴眼淚》。同年他的粵語專輯《與我常在》也正式推出。

這首《與我常在》也成了陳奕迅後來二十年時間裏,演唱會上都會唱的一首歌。

這一年對於他來說非常的重要,唱這首歌也是他紀念這一年的方式吧。

022000年,陳奕迅憑藉一首《K歌之王》很快在內地走紅,2003年陳奕迅獲得了最佳國語男演唱人獎。

陳奕迅很喜歡張學友,這個事陳奕迅也多次提到過,出道的時候也是演唱的張學友的歌。

所以陳奕迅有了名氣之後,人們就說陳奕迅可能會成爲張學友的接班人。

後來陳奕迅也說過:“當時公司的想法就是想讓自己成爲張學友的接班人”。

但是陳奕迅並不喜歡被人這樣說,即便自己唱的歌曲和張學友很相似,但陳奕迅就是陳奕迅,他只想做自己。

2003年是陳奕迅事業小高潮,這一年他發行了那首特別經典的歌曲《十年》。

這首歌有多經典也不用多說了吧,反正在KTV的必點榜單上,一定會出現這首歌。

其實《十年》是陳奕迅和林夕合作的,當時很多人都在討論着一個問題。

究竟是林夕成就了陳奕迅,還是陳奕迅成就了林夕?

就像是周杰倫和方文山一樣,非要給他們找一個答案的話,那應該是是互相成就吧。

只是在那時候,林夕寫懂了陳奕迅,而陳奕迅也唱出了林夕的所思所想。

後來有些人爲什麼不敢去聽陳奕迅的歌了呢?有人說,當我們聽懂他的歌的時候,付出的代價真的太大了。

聽着陳奕迅的歌,就好像以前的種種都浮現在了眼前,那種似曾相識的畫面,是很多人都不願再去想起的。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有恃無恐”。

這句話,是不是很像曾經自己的經歷?

年少時我們聽着周杰倫,可是隻有長大了,才能真正聽懂陳奕迅。

憑藉着《十年》,陳奕迅大火了,可是就當陳奕迅在這時候準備大展身手,打造大好前途的時候,一場變故,徹底打亂了他的計劃。

03陳奕迅的父親陳裘大,因爲某些事情被判,這個新聞當時也是在香港娛樂圈引起了不小的轟動,而登上頭版頭條的,確是陳奕迅。

他登上頭版頭條的原因不是因爲他在音樂道路上取得了什麼成就,而是因爲他是陳裘大的兒子。

2004年是陳奕迅最灰暗的一年,本以爲能大展身手,卻因爲自己的父親,束縛住了自己,整整一年的時間,他沒有出過一張專輯。

好在一年的時間慢慢沉澱了之後,陳奕迅又打起精神,推出專輯《u87》,獲得了香港銷量榜冠軍。

誰都沒有想到,一個事業巔峯時“消失”一年的陳奕迅,重出江湖時又掀起了一番巨浪。

這要說陳奕迅沒實力,沒人會相信了吧。

這張專輯甚至被《時代週刊》評爲當年最值得購買的專輯之一。

《浮誇》也是在這張專輯之中。

那年陳奕迅也是拿獎拿到手軟,也成了香港流行音樂中的領軍人物。

後來的陳奕迅也是順風順水,演唱會、綜藝以及各種活動接不停。

即便每天忙得不可開交,他還是保持着每年一張專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