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Fuki

近年間,我們頻頻提起商業電影與藝術電影的“針鋒相對”。自從電影走進市場經濟時代,國產藝術電影失去了來自計劃經濟的最後一絲保護,被捲入一場名爲商業的混戰中。在這個商業性大過一切的電影市場環境下,藝術電影本就不大的生存空間,仍在不斷被蠶食着。

有的導演堅持守住初心,誓不與資本市場所妥協。也有不少導演,願意去成爲探索者,去尋找“商業藝術共存”這個數十年無解的難題答案,刁亦男便是其中之一。

刁亦男入行數十年,前期以編劇在圈內立足,曾創作過不少膾炙人口的佳作。2003年,刁亦男攜處女作《制服》轉型導演,在這之後,他一直致力於尋找商業、藝術平衡點,追求着電影的“雅俗共賞”。2014年,刁亦男導演的第三部作品《白日焰火》一舉斬獲當年柏林電影節的最佳影片金熊獎和最佳男演員銀熊獎,後又在國內院線拿到了1.02億的票房,哪怕放到現在,這樣優秀票房表現的藝術片在國內市場都異常罕見。

時隔五年後,刁亦男帶來了他的第四部導演作品《南方車站的聚會》。該片曾入圍今年戛納國際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在國際上收穫了不錯的前期評價。在12月6日正式公映後,截至目前累計票房已突破1.35億。值得一提的是,該片目前的豆瓣評分7.5,也是刁亦男轉型導演近二十年間拍攝的四部作品中豆瓣評分最高的一部。

無論從票房還是口碑來看,《南方車站的聚會》都更優於刁亦男的上一部作品《白日焰火》。這一次,在作者電影與類型電影交融的探索上,刁亦男又向前走了一步。

刁亦男曾在採訪中直言,他們新一批電影人真正的夢想是在發達的商業市場環境下拍出既讓觀衆喜歡又保證藝術品質的電影。他作爲其中一個踐行者,也是爲數不多取得了階段性成功的人。

刁亦男在《南方車站的聚會》中沿用了他情有獨鍾的犯罪題材,依舊採用了好萊塢黑色電影的創作風格。在類型片的框架下,我們會發現《南方車站》是一部標籤化情節多到近乎刻意的作品。破敗不堪的武漢城中村、貫穿影片大部分的雨夜戲、德國表現主義式的攝影手法,蛇蠍美人女主,暴力、金錢、情慾,甚至是模糊的道德觀,觀衆可以在這部影片裏找到幾乎所有應屬於黑色電影的元素。

在絕對的類型化之下,刁亦男也將他的個人霓虹燈美學風格運用到極致。這種視聽語言已經成爲刁亦男電影標誌性的特徵,美輪美奐的霓虹燈照亮了滋生黑暗的城中村,爲真實場景覆蓋上一層失真的燈影,更增添了電影亦實亦虛、亦真亦假的迷幻感。市場性的定位,商業性的題材以及藝術電影最不可或缺的作者表達,在這三者之結合方面,刁亦男已稱得上是國內的佼佼者。

除內容層面外,《南方車站》還沿用了《白日焰火》的商業化包裝手法。例如此次選擇了當紅演員胡歌作爲男主角人選,毫無疑問,一個擁有龐大受衆羣體的演員絕對能夠爲影片提供更大吸引力。在宣發方面,《南方車站》大膽採用了剛剛誕生不久的直播營銷手段,通過主創做客李佳琪直播間進行線上路演的方式擴大影片的受衆羣體。據燈塔業務總經理袁娟表示:“這次的效果至少等於二十場線下路演。”從結果來看,《南方車站》能夠達到現在的成績,營銷功不可沒。

《南方車站》是一部明確建立在商業訴求上的藝術電影,但這種訴求的體現並不侷限於影片外在。《地球上最後的夜晚》便是一個相反案例,“一吻跨年”的營銷包裝曾賦予影片一時風光,但也因此在許多普通觀衆羣體中口碑一落千丈。

《南方車站》卻達到了一種微妙的平衡,它依然擁有作者電影中最迷人的視聽語言表達,也具備黑色電影風格化的感官刺激,但它也在合理地尋找外在商業屬性。在這部電影中,適當的營銷和明星主演成爲了藝術電影擺脫市場困境的助力,爲不同層次的觀衆羣體找到了共通的平衡點。

當然,對於國產藝術電影市場而言,積極擁抱商業絕非萬能靈藥,營銷能夠挖掘出一部“悶片”的爽點,卻無法讓一部“悶片”改變性質。對於更多作者電影導演而言,商業與藝術之博弈還會繼續下去。不過,刁亦男之成功,至少又讓我們看到了一些打破現狀的希望。

[如需轉載請聯繫,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