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朋友問:

每次別人提要求或建議,自己來不及思考就趕緊點頭答應。可是回過神來之後才發現自己一點都不想幹,也不喜歡那件事情,難受的要死。可是已經答應了人家,又不能反悔,讓自己很困擾。到底該怎麼辦?

今天就來聊一聊拒絕這個話題。

很多人之所以不懂得或是很難拒絕別人,實際都是在自我上比較弱的,也沒有太強的邊界感。所以當他人請求自己或是要求自己做一些事情的時候,就會迅速放棄自己的立場,以他人的利益爲主。

不過,能夠意識到不懂得拒絕給自己帶來的麻煩,實則是提升的好機會。你可以逐漸地建立自己的邊界感,當別人感覺到你不是可以隨便被要求的人時,你的困擾就會變少了。

所謂邊界,說白了就是當對方做什麼事情或是我自己做什麼事情時,會比較不痛快或是心情不好,自己受到了影響,那些事情很有可能就是突破你邊界的。

當下次再遇見的時候,就要努力避開,逐漸你就可以知道什麼事情是自己邊界內的,什麼是邊界之外的。

來不及思考就答應這個事,其實非常好解決。當任何人來徵求你建議,或是給你建議以及讓你幫忙諸如此類的事情時,你大可直接告訴對方:讓我考慮一下,我現在無法立刻給你答覆。

爲自己爭取到考慮的時間之後,再去判斷是邊界之內的事情還是邊界之外的,對方的建議是否有道理,你願不願意改變等等。判斷清楚之後,再給對方回覆。

回覆的時候可以儘量委婉一些,但如果你覺得掌握不好度的話,也可以用諸如“沒時間”或是“不是職責範圍內的事”來拒絕。雖然會有些不禮貌或是讓人認爲你情商不夠,那也沒關係,他們以後再找你的時候就要掂量掂量了。

這種方法適用於那些想找免費勞動力的人,比如看你工作不那麼忙就讓你幫做個表格,看你擅長英語就讓你幫忙翻譯一篇文章等等。

在這種情況下你需要強調你本來的專業價值,以及你跨專業幫忙未必能做好的結果。比如做表格,你可以說,我平時做的表格都是xx樣子的,但你這個表格涉及到很多公式,我完全不瞭解,所以幫不上你。

比如翻譯文章,你大可以說,我雖然英語還不錯,但是你這裏有很多專有名詞,我其實沒有涉獵過。而且我已經很久不翻譯專業文章了,估計幫不上你忙。

總之,你要強調自己的價值,讓對方知道你並不是一個可以呼來喝去各種幫忙的人。

如此,有個三五次,基本上你的煩惱就會少很多。

人與人之間,就是在不斷的試探中,判斷對方的底線。

當對方覺察到你的底線之後,就會收斂行爲,否則一定會變本加厲。

拒絕是一門藝術,也可以學習,當你掌握了方法之後就會發現,生活更美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