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人無三兩銀”。自古以來,地處西南腹地的貴州,以景美、山美、水美聞名天下,卻長期難以擺脫“貧窮”二字。

扶貧協作,不以山海爲遠。2013年,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開展對口幫扶貴州工作的指導意見》,江蘇蘇州與貴州銅仁就此結緣。2016年,中央東西部扶貧協作一聲號令,蘇州2218名幹部和專業技術人才相繼奔赴銅仁,在這片西南土地上開啓了扶貧協作新徵程。讓我們一起“聽·見”相隔1500公里的兩個市——蘇州和銅仁的牽手幫扶故事。

(請聽文章開頭音頻↑↑)

貴州以景美、水美、山美聞名天下。

口述 | 祁男 石坤傑 滕建斐

初秋,一場細雨過後,藏身大山深處的高峯村,空氣中到處瀰漫着泥土的清新氣息。一大早,祁男簡單地啃了幾口包子就一頭鑽進了靈芝大棚,埋頭搗鼓起他的那些“寶貝”。

在祁男眼裏,這些“寶貝”承載了這個昔日“窮旮旯”村脫貧致富的一份希望。

祁男:我叫祁男,今年26歲,是江蘇省張家港市善港村對口幫扶高峯村扶貧工作隊產業致富組的組長,主要負責高峯村有機種植產業園的技術指導。

祁男

地處貴州省銅仁市沿河自治縣中界鎮東南方向的高峯村,曾是國家級一類貧困村和貴州省深度貧困村。過去,只要提到高峯村,人們能想到的就是“石旮旯”、山路“十八彎”、缺水、窮……直到張家港市善港村對口幫扶高峯村扶貧工作隊駐村後,情況發生了改變。

祁男:高峯村屬於銅仁市沿河縣中界鎮的最邊緣,(是一個)貧窮的小山村。我們來的時候,根據高峯村情況,從黨建、文化宣傳還有鄉村治理、產業致富着手,對高峯村進行全方位的扶貧。

產業致富,首先就是開闢實驗地,試種植江蘇的一些名優農產品,後來通過試種,發現美國金瓜,還有一些草莓、葡萄比較適合,(20)19年3月開始大規模種植果樹還有堅果。

貴州銅仁市沿河縣高峯村農業產業園內的靈芝種植基地。

海拔1100米的高峯村,村民以土家族爲主。產業扶貧在促進村集體增收的同時,也解決了一大批土家族老百姓的就業問題。

祁男:以前村民都是通過種植自留地,只能滿足溫飽。通過扶貧,他們(村民)在產業園務工,有機種植園可以解決30個人(的就業),養殖場和茶園可以解決將近50人的勞動崗位。

一般10塊錢一個小時的工資,每天工作8個小時,加班另算。工人的工資半年可以達到1萬元左右,幹活比較多的,可以達到3萬(元)到4萬(元)。

通過產業致富,2019年年底,高峯村建卡立檔貧困人口50戶199名全部實現脫貧,全村人均(年)收入達9000元以上。談起這兩年生活上的變化,土家族村民田祝梅感慨不已。

田祝梅:我們就比以前好多了,掙錢不用到外面去了,在自己村上就可以打工掙錢了,一個月有3000多(元),一年(就)有3萬多(元)。

田祝梅

扶貧路上,絕不讓一個人掉隊。在銅仁市玉屏縣,患有視力殘疾的石坤傑在實現自身發家致富的同時,善用政策紅利,帶動周邊同樣身患殘疾的村民們一起富起來。創辦企業,爲殘疾人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是石坤傑的初衷。

石坤傑:我在開殘疾人代表會的時候,認識(了)另外一個殘疾人。我們兩個一起想做點事情,給更多的殘疾人提供一些就業平臺,就考慮要做一個清洗消毒公司。剛開始時困難也比較多,最主要就是資金困難,(後來)政府給我們提供了信貸通無抵押貸款,解決了困難。

現在公司(員工)有40個人,殘疾人17個,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有5個,平均工資在1800塊錢一個月左右。

石坤傑

去年,按照每名殘疾人5000元的標準,石坤傑的公司還接受了33萬元的資金入股。這種以蘇州投入爲主、以幫扶資金入股分紅方式開展的助殘項目,正成爲銅仁殘疾人員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新路徑。

石坤傑:入股33萬元,(其中江蘇)太倉給我們30萬元,縣殘聯又匹配了3萬元。這個錢(歸)國家所有,我們公司有支配和使用權,每年拿出8%分給所在地(村)的66個殘疾人,給他們分紅。2019年,每一個殘疾人分到了400元。

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截至今年7月,銅仁558所學校與蘇州450所學校實現結對幫扶,讓貧困地區的孩子“上好學”,當地教育水平正不斷提高。

貴州銅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區第八幼兒園,已於9月1日迎來首批學生。

針對易地扶貧搬遷戶建設的松桃苗族自治區第八幼兒園,是一所由蘇州參與援建的幼兒園。園長滕建斐參與了整個建設過程,也見證了兩地牽手給當地孩子帶來的教育福利。

貴州銅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區第八幼兒園內,排列整齊的兒童牀。

滕建斐:(這些孩子)剛開始沒有園上,後來上山村幼兒園。(但)山村幼兒園主要的師資建設就是招募志願者,專業性不是很強。現在我們加大力度,建成了公辦幼兒園,跨越到了上優質園的一步。我們幼兒園的老師,都是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的,幾乎全是本科生。

建幼兒園的過程當中,蘇州給我們注入了300萬元資金,和我們一對一幫扶的蘇州工業園區星慧幼兒園會派老師過來的。

滕建斐

精準扶貧不止步,幫扶路上情意濃。從少數民族產業扶貧,到殘疾人脫貧,再到教育扶貧,蘇州與銅仁一路攜手前行,讓一個又一個“不可能”成爲現實。而在江蘇省對口幫扶貴州銅仁市工作隊領隊,銅仁市委常委、副市長查穎冬看來,這僅僅是一個開始。

查穎冬:下一步,一些財政性資金的項目就要向農村產業的項目上傾斜,我們也(將)按照市場化發展的導向,加快蘇銅兩地在工業、農業、文旅方面的深層次合作,進一步加大教育、醫療組團式幫扶力度,深化勞務協作,實現蘇銅兩地在更寬領域、更大力度、更深層次、更高水平上的扶貧協作。

查穎冬

小康心願:

祁男:(希望把)高峯村的產業越辦越大,收入越來越高。

石坤傑:希望公司的每一位員工,特別是殘疾人員工能夠真正地脫貧,(同時)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

滕建斐:(希望)把我們幼兒園打造成爲一所兒童的樂園,讓孩子在幼兒園養成良好的習慣,爲小朋友的一生打好基礎。

02:53

說出你我的故事

聽見小康的聲音

總指導:雙傳學 顧雷鳴

總策劃:李揚

監製:任松筠 田梅

統籌:高偉 朱威 韋偉

記者:紀樹霞

視頻拍攝:王子傑

音視頻剪輯:劉暢方達

配音:董雙

檢校:金勇

背景音樂:《多彩貴州》阿幼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