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朋友圈裏,有一個書友每天發幾條打卡信息,讀了幾頁書打卡、背了幾個英文單詞打卡、早起打卡……有一天我忍不住問她:「你這樣打卡不浪費時間嗎?」她說:「不會呀,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都需要一定儀式感的!」

把打卡當成一種生活儀式感,這種事我也做過。自去年 10 月底起,我就在一個微信小程序上連續打卡了 200 多天,記錄我每天睡覺和早起的時間,並把它當成一種儀式感堅持着。可是後來我放棄了。

因爲這十年來我每天早上都會在六點前醒來,即使不定鬧鐘也是如此,根本用不着通過小程序打卡讓自己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況且我比較自律,基本上不熬夜,足以保證有一定的睡眠時間。而說到儀式感,我並不覺得起牀之後打個卡就是一個多麼重要的儀式,反而浪費了不少時間,還養成每天做的第一件事是打開手機的壞習慣。

還有關鍵的一點是,我敬佩的李嘉誠先生一直保持着每天 5:59 起牀的習慣,我這麼多年來也一直把起牀鬧鐘定在同一個時間,就是對標李先生。我不再堅持起牀打卡且不把它當成一種儀式感,是這樣想:「如果換成李嘉誠,他會不會每天早上起牀時還要打開手機打卡?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那麼我爲什麼要靠這點微不足道的儀式感而活呢?於是我就果斷放棄了 200 多天的堅持,後來發現它對我的生活影響幾乎爲零,我還是一如既往地在鬧鐘響起準點起牀讀書寫作,不覺得生活缺少了什麼。

而那位書友日復一日地打卡,我也沒有發現她的生活有什麼變化,幾乎每天在打卡睡覺之後我還見她在微信羣裏聊得不亦樂乎;她每天爲了打卡而讀幾頁書,一個月過去了一本書還沒有讀完;她背英文單詞也從一開始的每天七八個減少到現在的兩三個,且難度越來越小……

我倒不是說生活多一點儀式感有什麼不好,只是像這位書友一樣把大部分時間浪費在打卡上,卻沒想過這樣做對自己有多大的幫助,最多隻是做個樣子給別人看看罷了——這種儀式感不要也罷。

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當我看到別人如此濫用生活儀式感時,就開始反省自身是不是也有同樣的毛病,如果有就馬上改正過來,哪怕狠心砍掉一些自認爲重要的東西也在所不惜。因此,在我判斷一件事值不值得堅持去做時,就會問自己:「這種所謂的儀式感,如果是他(某個大師),會不會這樣做呢?」

比如跟許多人共讀一本書。我之前比較熱衷於與人共讀,以爲這樣可以博採衆長,彌補一個人讀書遺漏的死角,何況跟一羣人讀書也有一種儀式感。可後來一想,要想看別人如何讀一本書只需在網絡上搜索即可,根本不需要放慢自己的節奏與人共讀。

此時我還這樣想:「假如魯迅先生在世,他會不會找一羣人共讀一本書呢?馬克思會不會?博爾赫斯會不會?」他們當然不會,甚至覺得與人共讀一本書是一種耐不住寂寞、降低讀書趣味的行爲,並引以爲恥。所以,我退出了幾個共讀羣,即使中途退出被人認爲不合羣、逃避或者給自己留下爛尾賬也不想浪費時間。

倘若扯上讀書的儀式感,我更願意在某個安靜的夜晚,在柔和的燈光下心無旁騖地讀一本好書,沉浸其中進入心流狀態,而完全察覺不到周圍的一切。做其他事情也是如此,只要自己有心且專心把一件事情做好,不浪費當下的時間就是最好的儀式感。

實際上我們的生活不需要那麼多儀式感,尤其在一些小事上更不應該用所謂的儀式感來包裝,也無需做給別人看。倘若你不知道該不該去湊熱鬧,或者要不要以某種儀式感來支撐自己的生活時,就找一個偉大人物作爲參考,假設你是他如何去做。

這時你就明白自己在做的許多看上去花哨卻無大用的做法,大可果斷放棄,它絲毫不會影響自己的生活。即使真有所影響,你也會找到更好的做法替代它,特別在你以自己對標的大師的角度去看待眼前的一切時,該如何去面對你心裏自然有底。

所以,你可以嘗試着去掉生活中不必要的儀式感,它遠不及你全情投入到工作學習時的每一分鐘有用,況且你的生活也不需要那麼多儀式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