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大齡單身女性,未婚未育、家世平平、各方面普通,人們常常猜測她“可憐”。

但當這位女性手裏有不菲財富,人們眼裏的憐憫色彩就會消失許多,甚至困於一地雞毛中的他們還會豔羨:“還是一個人最自在。”

物質永遠可以扭轉大衆認知,獨身且體面,纔是最奢侈的事情。

都知道養娃費錢。孕期的營養品產檢,生產後的奶粉尿布,娃慢慢長大還要考慮起跑線問題,學區房補習班麻煩接二連三……於是乎,人類幼崽有了一個綽號,四腳吞金獸。

久而久之,父母圈裏還流傳着“沒錢就別養孩子”的說法。一雙爲生活焦頭爛額的父母,既給不了孩子時間陪伴,也無法提供良好的物質。

養育下一代奢侈,那麼不婚不育就能瀟灑恣意了嗎?或許並非如此。

正如小e看到一位網友感嘆,即將30歲的她,擁有一份錢少事少離家近的工作,開銷非常少,一個月五六千薪水每年還能存點錢。

“一個人生活挺好,沒啥壓力。”她自認爲如此。

父親並未催婚,只是不無擔憂未來她一個人很艱難,隨後就有了下面這段對話:

“我存錢也有醫保,老了還能住養老院。”

“生重病沒人照顧你。”

“結婚也不一定有人照顧我啊。”

“結婚了最多20%不照顧你,不結婚就是100%。”

而這樣的困境,在獨生子女羣體當中尤甚。

不婚不育,似乎與晚景淒涼畫上了等號。

前不久央視著名主持人張宏民,一個人在路邊啃冰棍,就被鋪天蓋地報道稱“60歲未婚”“無兒無女”,有聲望且退休金不低的他,被一羣啥都沒有的人同情。

沒有另一半也沒有後代,確實面臨許多問題。

比如,你是否承受得了長久沒有陪伴交流、精神無法寄託的感覺呢?獨居者浴室滑倒去世的悲劇,也讓我們認識到生命的脆弱。再想長遠一些,就是當父母去世、朋友兒孫滿堂時,你一個人“注孤生”也挺殘酷。

發帖這位感嘆特別怕生病,“現在還能找我爸,以後他不在了確實不知道能找誰。”

誰沒和小姐妹約定老了一起住養老院呢?

但正如這位網友所說:“這些年陸續也參加了不少她們的婚禮。”

適齡婚育不一定正確,不婚不育也不一定錯誤,但毋庸置疑的是大多數人都選擇了前者,所以選擇後者的人有些踽踽難行。

喪偶式婚姻是很多,但不婚不育連喪偶都談不上。

迴避了婚姻失敗風險的同時,其他風險也避無可避。

如果他們打算一個人,可能從年輕就要爲老了做準備,並且這事開弓沒有回頭路,一旦錯過適齡期,找到契合伴侶的概率就飛流直下三千尺。

不婚不育本來只是一種選擇,但現實情況是:被非議,被憐憫,年輕時怕意外老了怕生病……

正如一位網友所說:“很多小朋友說‘老了死就死唄’,還是因爲身體太好,太年輕。但人除非自殺,不然一定是熬盡最後一滴油纔會死去。如果是病死,那更慘。”

你的精神是否強大到與自然規律對抗,未可知。任何一種選擇,都沒那麼容易。

以前覺得《喜寶》裏,愛、健康、錢的排序很奇怪,一個人活得舒坦自在,確實至少該有其中一件東西。

當你陷入迷茫時,也不必太焦慮,順其自然的同時,保持積極去活着,努力工作學習賺錢……慢慢地,我們也許就能有獨身的勇氣,自主選擇是否婚姻愛情的底氣。

找到自己,成爲自己,纔是最珍貴的活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