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武漢318家菜市場變身“農貿超市”

圖爲:9月11日,武漢市江岸區百步亭百大鮮生農貿市場,市民買菜如同逛超市。(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蔡俊 攝)

湖北日報訊(記者王成龍、通訊員武嚴)10月19日,武漢市召開農貿市場標準化改造新聞發佈會。會上公佈,武漢市共有農貿市場425家,目前全市農貿市場標準化改造基本完成。其中,318家實施改造升級,107家因不符合城市規劃、不具備改造條件而實施關停轉向。

武漢市商務局局長姚彬說,此次農貿市場改造升級,按照三個標準實施。1.0市場標準是基礎標準,要求農貿市場在軟硬件及管理方面,全面對標商務部標準。2.0市場標準聚焦打造智慧化農貿市場,是在滿足1.0標準的基礎上,在智慧化、公益性及個性化發展上有所突破。3.0市場標準瞄準現代商超化農貿市場,重點建立超市化運營管理、共享化和智能服務。

武漢市副市長徐洪蘭說,實施改造的318家農貿市場中,3.0標準的現代商超化農貿市場共有19家、2.0標準的智慧化農貿市場達143家,這兩類市場佔改造總數的50.94%;中心城區兩類市場佔比達71.51%。初步形成智能支付、交易溯源、計量管理、價格監測爲一體的智慧管理和服務模式。

在此輪農貿市場改造升級過程中,武漢市發揮市級財政2億元專項資金的“槓桿”作用,撬動各類市場改造資金投入共計11.8億元。

武漢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劉濤表示,本輪農貿市場改造完成後,將持續推進全市智慧化農貿市場建設,鼓勵有實力的市場開辦方,新建或改擴建一批具有商超購物環境和管理手段、符合未來發展方向的新型農貿市場。進一步建設農貿市場智慧化監管平臺,實現全方位、全時段、全過程監管,從食品安全、計量、市場準入、野生動物保護、消費權益保護等方面,全面加強對農貿市場的綜合管理。

圖爲:9月11日,武漢市江岸區百步亭百大鮮生農貿市場,市民在乾淨整潔的環境下選購各類蔬菜。(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蔡俊 攝)

鏈接

“逛菜場像逛超市”

改造升級後的農貿市場,能爲武漢市民帶來哪些實惠?10月19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現場探訪。

老菜場成了網紅“打卡”地

“改造升級後,買個菜像進了超市,逛得舒心、買得放心。”10月19日上午9時,家住江岸區花惠社區的李婆婆走進惠濟菜市場,看着整潔的攤位、清爽的環境,她忍不住稱讚。

惠濟菜市場建於1956年,經營面積1200平方米,目前有26戶商戶,分爲蔬菜區、水產區、鮮肉區、快餐區、乾貨區等。經過兩個月的施工,該農貿市場9月初完成升級,成爲2.0標準的智慧化市場。

“以前來這買菜,垃圾桶就放在過道邊,一到夏天,容易滋生蚊蟲,不太衛生。”如今再走進這家菜場,李婆婆看到,菜場專門配建了垃圾房,集中收納垃圾桶,菜場內的環境衛生明顯改觀。

在水產區,經營戶徐志強正忙着給顧客稱多寶魚。“以前,水產區就是幾個大水池,魚可不好養。”徐志強說,水產區也迎來升級,裝了空調和循環水系統,適宜的低溫讓攤位上的魚,存活率提升不少。“原來只敢賣淡水魚,現在硬件升級了,我進了不少海鮮,回頭客更多了。”

記者在菜市場內逛了1個多小時,沒聞到明顯的異味。惠濟菜市場副經理紀大瑞說,該農貿市場加裝了新風系統,時刻不停地換氣。還新建了肉品冷庫和蔬菜冷庫,供商戶使用。

記者探訪發現,升級改造後的農貿市場,“氣質”紛紛大幅提升。百步亭生鮮市場專設了休閒區,放置有桌椅和景觀牆,並設有“共享廚房”,可提供菜品代加工服務。由宏祥路生鮮市場改造成的沙湖邊市集,二樓開起咖啡店和直播間,吸引不少90後、00後慕名“打卡”。

環境變美了,菜價依然親民。在惠濟菜市場,記者看到,黃瓜和苦瓜都是每斤5元,南瓜每斤3元。武漢市商務局局長姚彬說,農貿市場改造升級的過程中,在全市農貿市場設政府平價菜或自產自銷菜專櫃,實現平時服務、急時應急、戰時應戰功能,專櫃租金實施區級財政補貼或租金減免,以發揮農貿市場公益功能,增強政府宏觀調控能力,穩定市場價格。

圖爲:9月11日,武漢市江岸區百步亭百大鮮生農貿市場,市民買菜如同逛超市。(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蔡俊 攝)

智慧化監管平臺逐步覆蓋

在惠濟菜市場,記者留意到,每個攤位都設置了電子屏,上面滾動顯示着攤主姓名、聯繫方式、當日菜價、營業執照等信息。顯示屏與攤位的電子秤連通,顧客購買的食材稱重時,價格等信息實時顯示在電子屏上。

與超市購物類似,顧客購買菜品後,電子秤將打印包含商品信息、攤位信息的電子小票,顧客一掃二維碼,就能看到商品的產地、抽檢結果、進貨渠道等信息。

該農貿市場還專設農殘檢測室,對每日進場的果蔬生鮮進行抽檢,抽檢結果及時在市場內公示。

“農貿市場的智慧化,可不僅體現在這些顯而易見的地方。”江岸區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說,該區正打造覆蓋農貿市場、市場監管所和區市場監管局的智慧化監管平臺。依託電子秤收集的消費數據在系統後臺彙總,通過大數據分析,江岸區市場監管局可以及時掌握消費熱點市場,合理分配監管力量。

目前,武漢市中心城區和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的農貿市場,已基本實現視頻監控全覆蓋,全市近一半的農貿市場的視頻監控系統,實現區市場監管局、基層市場監管所和農貿市場“三級聯網”。依託視頻監控,江岸區市場監管局已展開探索,在常規巡查的基礎上,通過視頻監控對農貿市場每天進行兩輪視頻巡查,加強監管力度。

圖爲:9月11日,武漢市江岸區百步亭百大鮮生農貿市場,市民在乾淨整潔的環境下選購各類蔬菜。(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蔡俊 攝)

廢水廢渣不再直排

改造升級後的農貿市場,除了提升市民的購物體驗,優化了監管效果,對周邊環境也更加友好。

在惠濟路菜市場,地下排水管網全面進行改造升級,排水管網全部接入廢水處理設備,處理達標後,再進行排放。

在百步亭生鮮市場,專門配建了廢水廢渣處理間,這裏不僅有廢水處理設備,還增設了垃圾處理機。保潔人員將菜場內的爛菜葉、動物內臟等廢渣收集後送入垃圾處理機,部分製成有機肥。無法處理的部分,則經過脫水、粉碎、烘乾後變成幹渣,方便清運。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王成龍 通訊員 武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