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 J Bredehoft Ph.D./作者

李易瓷 / 編譯

時差少女 / 編輯


-無語,你連這個都做不好

-親愛的,我穿這件衣服好看嗎?

-好醜。你是不是又胖了?

人們常常會通過羞辱去刺激對方,以期糾正他的行爲。在羞辱對方時,他會產生羞恥感,這種感覺會令他認爲,他自己或他的行爲是有問題的。這樣的感覺並不能令他朝着你期望的樣子改變。相反,他會將這種感覺和認知內化,給他帶來深刻且持久的傷害。

今天少女就和大家講講羞辱給人帶來的傷害。


01

羞辱能改變或阻止行爲嗎?


羞辱將會給對方帶來羞恥感,這種感覺中摻雜着對批評和社會排斥的恐懼,可以說是相當差的壞體驗。人們由於擔心會被別人孤立,害怕被排斥,會極力避免羞恥感。所以羞辱可以強有力地控制行爲

不可否認,改變或消除某些行爲有積極價值。例如,通過羞辱施虐者來消除虐待兒童的現象,可以消除虐待,提高受虐待兒童的生活質量。

然而,如果一個人非常想去做不被社會允許的事情,或者認爲他自己無法抑制這種行爲,羞恥感可能會導致他努力去隱藏這種不被接受的行爲——會使得犯罪者保密,欺騙,甚至威脅受害者讓他們沉默。


這麼看來,有些羞辱是具有積極意義的。

但是另一方面,因爲擔心被評價感到焦慮,人們還可能會出現暴飲暴食、節食或暴食症。羞愧的個體會自我孤立,以避免公衆譴責。這個時候,過分評價或增加他的恥辱感會適得其反。

不幸的是,人們甚至不是因爲他所做的事情,而是因爲他是誰而羞辱他。比如,基於性別、種族或心理疾病等特徵的歧視。在這種情況下,似乎沒有明確的受害者,但羞辱可以反映出社會對某個羣體的偏見。


02

被羞辱者經歷的內心掙扎


羞辱讓被羞辱者學會僞裝,使得他人眼中的自己和真實的自己有巨大的差距。研究表明,這種差距會導致較大社會壓力和較高的抑鬱水平。

即使激發人的羞愧感可以成功地減少某種行爲,人們也應該追問,改變的代價是什麼?

羞恥感會被人內化,有羞恥感的人開始以周圍人認可的方式來評價自己。在內部羞恥感的驅動下,個體成爲評判者和被評判者,進行自我批評,或者批評別人。


當羞恥感被內化並變得持久時,心理不健康的風險將升高,他可能會抑鬱或社交焦慮,害怕被審視。

羞恥也會毀掉原本快樂、愛或驕傲的積極情緒。比如體育比賽勝利的喜悅,會因爲教練或家長的批評消失,記憶將慢慢蛻變成“我那天被批評了,我那天很丟人”。這樣的羞恥感,也會指向批評我們的人,最終我們想起批判我們的人時,會變得心懷怨恨,最終導致關係惡化。


03 被羞辱留下烙印的兒童


研究表明,3歲時,我們便擁有了感受羞恥的能力。在一項研究中,學齡前兒童已經可以表達消極的自我評價和自我價值感,比如:“我真是個壞孩子”。

研究發現,學齡前兒童中,高度的羞恥感與抑鬱的發病有關

作爲成年人,我們會忘記他人不經意的羞辱,但卻會對小孩子帶來巨大的傷害。

在孩子的世界裏,這樣的陳述告訴了孩子他 / 她是誰,學齡前兒童的自我形象是通過他人的評價和反饋來建立的,尤其是來自權威人物和他們所愛的人的評價。


來自父母或重要他人的羞辱尤其具有破壞性。我們努力讓父母、自己崇拜的偶像爲我們感到驕傲,這會給我們帶來巨大的成就感,對於評估自我價值非常重要。感受到被支持和被重視有助於我們的信任感和安全感,而感覺被拒絕會增加焦慮和社會孤立感。

相較於與其他人有關的記憶,被父母羞辱的記憶,與內心的羞愧感和抑鬱之間的關係更密切。


04誇讚比羞辱更有效

羞辱別人,並不是糾正行爲的最佳方式。在感到羞愧的時候,往往還伴隨着內疚。與內疚感不同的是,羞恥感會影響到一個人的整體自我,而內疚往往與特定的行爲有關,且不太可能與抑鬱症或創傷後應激障礙等心理困擾存在相關。


與其他形式的懲罰一樣,表達厭惡的方法通常不如積極方法有效。通過獎勵和讚揚值得肯定的行爲,往往更能使人做出積極的行爲。鼓勵一個人對自我肯定(self-affirmation)和爲自己感到驕傲的能力,將幫助他們內化好的品質。

而羞辱,則會導致社交退縮和低自尊。


當你想羞辱對方之前,記住,激起你不滿的某件事可能很快就會在記憶中消失,而對方因此產生的羞恥感則可能會成爲他們的一部分。

請善待周圍的人,尤其是你的重要他人,因爲你的每一句話對於他而言,都很重要。

若你被別人羞辱過,少女想告訴你,那些隨便評價你的人,只是把自己的不安全感投射到了你身上。僅此而已。如果一個人需要靠貶低別人,來提高自我價值感。那千萬不要讓他影響到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

世界和我愛着你。

- The End -


原文: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intl/blog/longing-nostalgia/201705/why-shaming-doesnt-work


本文翻譯及轉載均獲得原作者同意,基於共同創作協議(BY-NC),由李易瓷在壹心理發佈文章僅爲作者觀點,未必代表壹心理立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