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鈣,在中國是一個流行的養生話題,嬰兒補鈣、兒童補鈣、青少年補鈣、中老年人補鈣、孕婦補鈣……似乎現代社會所有人羣都面臨着補鈣的需求。

在腫瘤患者中,補鈣也是一個常問的話題。那腫瘤患者到底要不要補鈣呢?

成人每日元素鈣的攝入量爲800mg,50歲以上人羣每日鈣元素的攝入量爲1000~1200mg。充足的鈣攝入對獲得理想骨峯值、減緩骨丟失、改善骨礦化和維護骨骼健康有益。營養調查顯示我國居民每日膳食約攝入元素鈣400mg,故尚需補充元素鈣約500~600mg/天。

對於缺鈣的腫瘤患者,是需要補鈣的,補鈣不僅可以預防骨質疏鬆引發的骨痛、脊柱變形、骨質疏鬆性骨折等後果,而且對預防骨轉移也是有益的。但如果併發高鈣血癥的腫瘤患者再額外補鈣,就會雪上加霜,可能會引起高血壓、抑鬱、厭食、腎結石,甚至室顫、昏迷等重症。因此,腫瘤患者要不要補鈣,取決於患者是否缺鈣。

對於已經做過相關檢測,比如血鈣檢測、骨密度和骨轉換標誌物(BTMs)及脊椎影像學檢查的腫瘤患者,檢查結果提示確實缺鈣的,可以適當補鈣。

接下來,大家關心的就是如何科學補鈣呢?

注意飲食結構和合理膳食營養

01 鈣

據全國營養調查,我國膳食鈣供給量每人每日僅達到推薦供給量的50%。故日常可以適當多喫富含鈣質的食物,如酸奶、蝦米和蝦皮、芝麻醬、豆腐、豆漿、乾果,綠色蔬菜也是鈣的良好來源。

當食物中鈣攝入不足時,也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鈣劑。鈣劑選擇需考慮鈣元素含量、安全性和有效性。其中碳酸鈣含鈣量高,吸收率高,易溶於胃酸,常見不良反應爲上腹不適和便祕等。常用碳酸鈣D3片,每片含碳酸鈣1.5g(相當於鈣600mg)、維生素D3125U,口服,每次1片,1~2次/天。服用期間,患者需定期監測血鈣和尿鈣濃度,防止發生高鈣血癥和高磷血癥。

02 維生素D

維生素D可以促進腸道對鈣的吸收,增加血鈣水平,抑制成骨細胞凋亡,有利於預防骨質疏鬆的發生。

日光照射是獲取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建議日常要接受充足日照,建議上午11:00到下午3:00間,儘可能多地暴露皮膚於陽光下曬15~30分鐘(取決於日照時間、緯度、季節等因素),每週兩次,以促進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儘量不塗抹防曬霜,以免影響日照效果。但需要注意避免強烈陽光照射,以防灼傷皮膚。

含維生素D 較高的食物有海魚、動物肝、蛋黃等,可適量食用。

03 蛋白質

蛋白質對骨量的影響具有雙重性。由於低蛋白質攝入可致腸鈣的吸收減少,引起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故低蛋白攝入可使骨密度降低。動物實驗證實單純蛋白質攝入不足可導致骨量和骨強度降低,即出現骨質疏鬆。但過量的蛋白質攝入對鈣平衡起負面作用,從而可能增加骨質疏鬆的發生率。

04 合理烹調和低鈉飲食

合理烹飪可促進鈣磷吸收。如肉類是磷的優質來源,綠葉菜是鈣的良好來源,將肉與綠葉菜合理配餐,可提高鈣磷吸收率。不要把含草酸較多的菠菜、莧菜與含鈣豐富的豆腐、牛奶同餐,以防止草酸與鈣結合成不溶性的鈣鹽而影響鈣的吸收。

菜應先洗後切,不宜切得過碎,炒菜要多加水,烹調時間不要太長。此外高鹽飲食是骨質疏鬆症的高危膳食因素,研究發現隨着飲食鹽攝入量的增加,尿鈣和脫氧吡啶酚的排泄亦增加,可導致骨丟失,故應注意低鹽飲食。

加強運動鍛鍊

運動可以增加骨密度,還有助於改善人的精神狀態和食慾,增加營養物質的攝入。因此對於腫瘤患者,可適當進行有益的有氧運動,每週3~4次,每次30min,以延緩骨質疏鬆的發生及減輕症狀。

藥物預防治療

01 雙膦酸鹽

此類藥物可選擇性結合在骨吸收的活躍部位,抑制破骨細胞活性,降低骨轉換,減少骨量吸收,使骨骼的礦化更完全,已成爲有效治療絕經後骨質疏鬆症的重要手段之一。常用製劑有阿倫膦酸鹽和羥乙膦酸鹽。近年來開發出的新二膦酸鹽藥物如利塞膦酸鹽、伊班膦酸鹽和唑來膦酸鹽等,除抑制骨礦物質丟失外,還可增加骨礦物質含量,減輕胃腸道不良反應。

02 中醫中藥

中醫強調不治已病治未病,中醫藥對於預防骨質疏鬆症尤爲重要。祖國醫學認爲腎主骨、生髓、藏精,固真陰而寓元陽,爲先天之本。隨着年齡增長,腎中精氣由充盛轉而逐漸衰弱。現代藥理實驗和臨牀實踐證實,補腎中草藥具有調節骨細胞的生長與分化,增加骨量,調控鈣調激素和雌激素水平與微量元素等作用,從而改變骨質疏鬆骨的代謝。故可辨證給予補益腎精的藥物,如淫羊藿、杜仲、補骨脂、牛膝、骨碎補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