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豐西西

年新發病例超68萬例,死亡約50萬例,新發病例數量正逐年攀升……這是我國胃癌發病和死亡的最新數據。在很多人印象裏,胃癌一旦被診斷,就意味着離死亡更近一步。事實上,這與我國胃癌患者容易忽略早期症狀,診斷時往往已到中晚期,治療難度更大密切相關。

受訪者提供

如何預防這個“沉默的殺手”?10月21日,在2020年中國腫瘤學大會(CCO)萬人科普進基層活動汕頭站的活動上,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專訪了科普隊的領隊——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胃外科副主任醫師梁垚。

全球每年約半數新發病例來自我國

梁垚指出, 在亞洲,尤其是東亞地區,是世界胃癌阻擊戰的主戰場。我國胃癌防治壓力相當大,幾乎包攬了全球每年約一半的胃癌新發病例。

近年來,我國胃癌發病率與死亡率都居高不下,2015年胃癌新發病例約 68 萬例, 死亡約50萬例, 佔世界第一,相當於每分鐘有1.3人確診爲胃癌,有1人因胃癌而死亡。隨着人口的老齡化加劇,我國胃癌的新發病例數仍在逐年攀升。預計2020年我國胃癌的新發患者數將接近2000年的2倍。

高鹽醃製食物可能增加胃癌發病風險

人爲什麼會得胃癌?哪些人容易得胃癌呢?

梁垚指出,胃癌是一種由多因素、多步驟、多階段發展而來的疾病,目前比較明確的與胃癌發病相關的因素,包括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不良飲食生活習慣,吸菸、以及一些慢性胃部疾病。隨着近年來對胃癌病因學的研究不斷深入,也證實遺傳因素在部分胃癌病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梁垚說,作爲一種消化道腫瘤,飲食與胃癌的發生密不可分。比如不少人喜歡喫的高鹽、醃製食物,例如酸菜、火鍋、臘肉、鹹魚等等,長期食用高鹽食物,可能增加胃癌發病的風險。

另外,現代社會快節奏的工作和生活,也爲胃健康埋下了隱患。許多人經常不喫早餐,有時卻又暴飲暴食,“飢一頓、飽一頓”,生活無規律,2019年一項報告顯示,我國有超過1億人無法按時喫晚飯,更有接近一百萬人的三餐都不定時,這些都成了胃癌發生的誘因。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得胃癌風險增6倍

胃癌的另一個重要的致病因素就是“幽門螺旋桿菌”。幽門螺旋桿菌是藏在胃裏的一級致癌物質,其感染者發生胃癌的風險增加了6倍。一頓飯,一個感染者可以發展好幾個“下線”。“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也不必過於恐慌。

事實上,大多數感染者一輩子都不會有任何症狀,只有極少數感染者會不幸中招發展成胃癌。如果感染者同時合併有明顯的胃部不適症狀,或者是高危人羣,將來患上胃癌的風險較高,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行根除治療。”梁垚說。

吸菸飲酒濃咖啡濃茶通通都“拒絕”

那麼,如何預防胃癌呢?

他表示,首先,預防胃癌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包括少喫鹹的醃製食物,不喫過熱以及黴變的食物,合理攝入新鮮水果蔬菜。三餐按時定量喫,不暴飲暴食,正常作息,不熬夜、多鍛鍊,增強免疫力等等。

其次, 菸酒也可長期損害胃粘膜,導致不可逆的胃部病變,在胃鏡檢查實踐中“我們發現,男青年的萎縮性胃炎發病很高,而且嚴重程度與吸菸、飲酒相關。值得一提的是,濃咖啡和濃茶會引起胃粘膜缺血,也要少喝。”梁垚特別指出,許多人覺得委屈、煩惱、憤怒時,心裏就“堵得慌”,不想喫飯。其實長期焦慮、壓抑的情緒會影響植物神經系統功能,直接導致胃腸分泌過多的胃酸,也會使胃黏膜受損。

這些人每年應做一次胃鏡檢查

不少人一提到腫瘤,就各種擔心恐慌。梁垚告訴記者,其實腫瘤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可怕,只要早期發現治療,有1/3的腫瘤是可以預防的,1/3可以治癒,還有1/3是可以通過治療改善患者的生活狀態,延長生命。

那麼,我們如何儘早發現胃癌呢?梁垚說,當出現不明原因的上腹部不適、嘔吐、消瘦和消化道出血等等這些報警症狀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他建議人們應該制定合適的體檢計劃,定期做胃鏡檢查,爲健康保駕護航。

梁垚說,符合以下任意一條的人,應當每年進行一次胃鏡檢查:年齡在40歲以上同時合併胃癌高危因素的人羣,例如來自胃癌高發地區的人羣,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有慢性萎縮性胃炎等癌前疾病的人羣,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羣,或者是吸菸、重度飲酒、高鹽飲食的人羣。

來源|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王楠

審籤|呂航

實習生|李紫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