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生產的難點卡點,被他們一個個地攻克;

大國重器的關鍵環節,被他們一個個地攻破;

勞模“擔綱領銜”,工程技術人員和一線職工“唱主角”,一個個創新技術被激活;

勞模創新工作室正在成爲新時代大國創新發展的一支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

近日,午報記者走進一批活躍在基層的勞模創新工作室,爲您帶來了他們最新的激情創新故事——

開創體驗式安全培訓先河 終結建築工人培訓“一遍忘”

楊金鋒勞模創新工作室

北京天恆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觸電、高空墜落、牆體坍塌自救逃生……如今,在建築領域,建築工人的安全教育培訓已經由說教模式變成了體驗式安全培訓。這一模式的創新,正是由楊金鋒勞模創新工作室開創的先河。

成立於2014年的楊金鋒勞模創新工作室,以北京天恆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楊金鋒爲領軍人,主要涉及建築施工領域,爲企業解決施工現場實際技術難題,開發創新型施工工藝,圍繞建築節能、綠色施工開展技術研發和創新,開展創新能力培訓、技術成果推廣等。團隊自成立以來,累計開展各類科研課題50餘項。近三年來,團隊開展課題達到30項。累計取得國家發明專利成果7項,實用新型專利41項,北京市工法14項。其中,《建築安全體驗式教育技術及裝備研究》項目成果順利轉化應用並在全市推廣,巨大的示範效應帶動了建築行業對安全體驗模式和技術的關注與應用,並對整個社會安全事業的發展產生了先導性影響。

如何提升建築工人的安全意識一直是楊金峯的一塊“心病”。然而,一直以來的口頭、書面教育培訓,很多新進場的工人根本聽不進去。楊金峯認爲,只有“身臨其境”式的安全教育,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培訓工人“一遍忘”的問題。於是,楊金峯帶領工作室團隊,在項目技術成果基礎上,項目組開發了40多個安全體驗項目。2014年,天恆建設安全體驗培訓中心作爲北京首家室內安全培訓體驗中心建成,由此楊金鋒主持設計的安全體驗式培訓教育模式一炮打響。

2015年,北京市住建委將天恆建設安全體驗培訓中心列爲北京市首批五家安全體驗培訓基地之一。2016年,在楊金鋒的主持設計下,北京城市副中心工程安全體驗培訓中心和新航城安全體驗培訓中心先後投建。其中,副中心體驗中心因場館需要跟着項目走,經過楊金鋒和團隊的頭腦風暴,開創了模塊化菜單式搭建模式——把安全培訓體驗項目安裝在集裝箱裏,不僅好搬,拆裝費還能大大降低,而且根據每個工程的特點,需要培訓哪幾個項目就培訓哪些,可隨意組合,爲各個工程項目量身打造安全體驗教育。更讓人振奮的是,經過安全體驗培訓,北京城市副中心一期和雄安新區服務中心建設項目,均實現安全生產事故的“零”目標。

去年,培訓中心再度升級,用上了“大數據”。由該工作室承擔的大興區科技發展計劃項目課題,基於安全體驗教育信息化管理,建立了一個實用、統一的建築工人綜合管理大數據整合平臺,涵蓋安全教育管理、勞務工人管理等內容。通過平臺客戶端、體驗館客戶端、項目客戶端、手機客戶端4個端口,實現了4個維度的工人數據分析,大大提升了場館的教學水平和標準化水平。

“安全培訓無止境!”楊金鋒團隊期待讓安全教育向更多人普及,而不僅僅是建築工人。

記者 孫豔

精益求精雕琢飛天重器 更上層樓成就探月夢想

劉福全勞模創新工作室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總裝與環境工程部

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號發射成功。嫦娥四號任務的成功發射實現兩個人類史上的“第一次”:第一次實現人類探測器月球背面軟着陸;第一次實現人類航天器在地月L2點對地月中繼通信。此前,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嫦娥三號探測器連續發射成功。2020年7月23日,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升空,成功進入預定軌道。而這些任務的背後都有這樣一個匠心巧手的航天器總裝團隊——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總裝與環境工程部劉福全勞模創新工作室。

該團隊有成員18人,擁有全國技術能手1人、航天技術能手4人、“探月工程突出貢獻者”2人、“中央企業優秀共青團員”1人、“航天貢獻獎”1人、“集團公司勞動模範”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人。

作爲團隊的領頭人,衛星總體裝配操作指揮特級技師劉福全堅持不懈爲國家重大專項工程順利實施提供保障服務,已親手將30餘顆衛星成功送入太空,並先後獲得六部委聯合頒發的“探月工程突出貢獻者”及“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全國技術能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勞動模範”、“航天貢獻獎”等榮譽。

該團隊成立於2004年。面對繁重的任務,不僅團隊成員披星戴月全力以赴,劉福全更是時常工作到深夜。嫦娥系列探測器研製充滿挑戰,尤其是世界首個在月球背面軟着陸的航天器嫦娥四號,沒有前人經驗和可照搬模式,團隊不斷地在攻關創新中發掘工作的樂趣,在專注業務的實踐中探索匠心的真諦。

面對全新的嫦娥系列探測器狀態,劉福全團隊已累計解決了90餘項關鍵生產難題,提出了30餘項創新方法,攻克了22個艙器並行總裝帶來的進度和質量雙重挑戰,爲探月工程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劉福全撰寫了《衛星激光高度計安裝技巧》等多篇技能論文,技術總結論文7篇,參與編制所標4項。總結多年經驗編寫衛星總裝技術講義9萬餘字。同時並結合崗位工作和操作經驗成果,總結提煉形成了多項絕招絕技和操作方法。

作爲團隊領頭人,劉福全深知優秀團隊對重大工程的重要,他注重言傳身教,強化技能傳承。他總是說,工作中的一個細節的差失與一個小小隱患,就可能影響到衛星的正常研製,甚至對整個探月工程產生重大影響。他和團隊成員們秉承“質量即生命”理念,每一個螺絲釘,每一處保溫多層,都做到精益求精,保證沒有一絲疏忽。爲幫助年輕工人成長,他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絕招絕技傳授給每一個人。手把手培養出了15名徒弟,其中4名徒弟已成長爲班組長,團隊唯一的“90後”也在技能比武中獲得“航天技術能手”稱號。

每個嫦娥系列探測器的順利飛天,劉福全團隊都要奮戰上千個日夜,完成近萬道複雜的總裝工序和測試工作,攻克百餘個技術難關。

如今嫦娥五號整裝待發,團隊全體成員在自己的崗位上再一次發起衝擊。

記者 馬超/文

攻克一大批機器人技術難題 讓企業不再被“卡脖子”

常鋒機器人創新工作室

北京現代汽車有限公司

“我愛機器人,也深深熱愛着機器人保全的工作,這份執着會激勵我在探索的道路上不斷前行。”說這話的人叫常鋒,他是北京現代汽車有限公司設備工程師,北京現代常鋒機器人創新工作室帶頭人,北汽集團專業技術帶頭人。

2017年,人社部聯合中央電視臺主辦《中國大能手》機器人競賽節目,通過電視直播的方式對來自全國選拔出來的選手進行競賽直播,常鋒是決賽中唯一一名來自車企的員工。總決賽過程中,面對多位全國機器人大賽高手以及國內頂尖機器人設計者,他沉着應戰。僅僅用了4天時間就對比賽用的設備瞭如指掌,不僅學會了比賽設備的系統編程,還自己研究了比賽機器人的維修方法和動作原理。經過層層淘汰賽,常鋒脫穎而出,克服了各個難關,最終獲得了比賽的冠軍。同年,常鋒機器人創新工作室正式成立,這也是北京現代的第一家機器人創新工作室。

爲了加強現場保全人員解決問題的能力,常鋒將自己負責的業務進行了標準化管理,製作了一系列故障標準處理流程,並把1000多個報警信息進行整理,編制了《機器人故障快速處理手冊》。在流程和手冊的指導下,現場保全人員可以快速對一般故障進行判斷和處理,原本需要2個小時解決的故障問題,現在往往20分鐘就能夠得到解決。

作爲創新工作室帶頭人,當設備故障多發的時候,常鋒經常在晚上12點多才能上牀休息。有時他剛睡着,就在朦朧中聽到手機鈴聲,單位緊急召他回去加班——機器人出現了故障,需要緊急維修。常鋒不得不爬起來趕赴工廠參與維修。在還沒有私家車的時期,如果深夜接到單位報修的電話,常鋒就要蹬着自行車趕赴工廠。在寒冷漆黑的冬夜,常鋒戴着雷鋒帽,蹬着自行車艱難前行,到工廠後扔下自行車就開始維修,常常工作完帶着一身汗回家。有時,他剛到家躺下休息,單位又來了電話,另一臺設備出現了故障,常鋒只好再次起身往單位趕……因爲生產線的維修工有一些特殊維修問題解決不了,很多時候就得常鋒親自出馬才能解決。大家往往只看到流水線上那一輛接一輛炫目的新車,卻少有人看到這高速運轉機器的背後,有常鋒這樣的工程師爲之付出的汗水。

2020年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全部的預定計劃。復工復產、雙線戰役成爲每位企業員工的首要任務。在封閉的一個月假期內,常鋒將十幾年的工作歷程和經驗總結進行了彙總,編制了一本《工業機器人應用和維修技術》教材。疫情期間,他開通了網絡授課課程,特殊時期用特別方法對各個車企的設備管理者進行了創新成果的分享。

2020年,常鋒創新工作室還面臨着更爲嚴峻的技術挑戰。爲了全面降低新車投入設備的改造成本,公司重點推進了自動化生產線自主改造調試項目。自主設備調試需要掌握全面的設備技術,包括機器人的示教和編程、自動化生產線PLC技術、設備拆除及安裝改造技術、流水線節拍檢測及調整技術等多方面的新技術。而這些很多內容對常鋒來說都是第一次遇到,需要現學現用。“不敢面對挑戰,如何讓自己成長呢?”雖然他壓力很大,但還是爲自己鼓氣加油。

幾年來,常鋒創新工作室碩果累累,打破了機器人廠家的技術壟斷,建立了整套的機器人維修體系及人才培養體系,實現了機器人自主的管理、維修、保養,爲企業降低了大量的生產成本,培養了一批機器人專業技能人才。常鋒本人在機器人方面有6項發明獲得國家專利,7項改善案例在北京市創新大賽獲獎,十餘項創新成果在中國節能協會、中國設備工程協會、中國質量協會組織競賽中獲獎,常鋒還獲得了北京市勞動模範、首都勞動獎章、北京市青年崗位能手、中國最美汽車人等諸多榮譽稱號。

記者 馬超

實現5G與無人電機車圓滿融合 給礦山插上智能的翅膀

馬著創新工作室

首鋼礦業公司

從電工到工控軟件開發員,從自控設備到軟件編程,從技術研發到市場開發,馬著用31年時間鑽研,一步步讓井下摸爬滾打的工人走上地面,實現電腦操控設備,爲礦山建設打上“智能”的標籤。馬著紮根他的創新工作室,在智能礦山建設方面取得累累碩果。今年,他更是帶領團隊在金川集團龍首礦實現了“5G+電機車無人駕駛”新模式,加快了5G技術在冶金礦山行業的落地,爲國內智能礦山建設按下“快進鍵”。

1988年,馬著成爲了首鋼礦山的一名電工。從技校到工作崗位,馬著對計算機的癡迷就沒變過。“我當時非常好奇,爲什麼敲打幾下鍵盤,計算機顯示器上就可以出現漢字,我決定在下班以後花時間來研究一下計算機,看能不能與我的工作產生什麼‘化學反應’。”工資悉數用來買教材,整日沉在電腦海。馬著從一名工人鍛造成了技術骨幹。他研發的井下電機車自動駕駛系統,開創了無人駕駛先河,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使電機車操作工人成功離開井下,可以在辦公室內通過電腦遠程控制電機車。更重要的是,他在地下采礦自動化領域的創新創造,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形成了自主知識產權,取得了國家發明專利。馬著也成爲了行業內知名的智能礦山專家。

2020年年初,馬著創新工作室並沒有因爲疫情耽誤項目進度。在紫金礦業有軌電機車無人駕駛改造項目中,有16臺電機車,8個溜井,2個卸礦站,生產需要統計卸礦站卸了多少礦,溜井裝了多少車,礦車拉了多少節,需要統計班產、日產、月產,這就要求系統具有非常強大的數據處理功能,但自動化PLC在現場控制方面非常精準,做數據統計、分析、處理則不佔優勢,尤其是對大量數據的處理非常喫力。馬著決定帶領徒弟們進一步完善電機車報表功能。經過反覆試驗後,他提出嘗試一下自動化與信息化結合的方式,充分利用信息化分析判斷、數據庫查詢、報表生成等優勢。爲了避免人員接觸,他們利用線上會議系統,進行技術研討,並加強與業主單位的線上聯繫,開展遠程調試。最終攻克了自動化和信息化的“特殊接口”,滿足了數據的正常讀取。

2020年春天,電機車報表系統正式上線,實現了實時報表、班組報表、日報表、月報表等統計,得到了業主單位的高度認可,爲後期項目再次升級提供了技術條件。

今年5月,馬著帶領徒弟們與中國電信5G技術團隊通力合作,集體攻關,充分利用5G通信“大數據量、低延時”等特點,經過深度開展“5G+工業互聯網”的探索與試驗,最終打破了原有機車的2.4G WiFi通信模式,成功將通信系統升級爲5G,實現了5列、14臺電機車在5G通信模式下的無人駕駛和智能調度,全面提升了系統的穩定性、可靠性,首次實現了電機車無人駕駛與5G通訊技術的完美融合,爲用戶提高生產效率,改善崗位環境,降低人工成本創造了條件,爲推動國內智能礦山建設邁上新臺階貢獻了力量。

多年來,馬著創新工作室始終站在地採自動化技術前沿,跟蹤國內外礦業工程領域專業技術發展最新動態,保持地採自動化技術的實用性、先進性、前瞻性和示範性,積極爲職工技術提速搭建平臺。馬著在注重課題研究攻關的同時,也十分看重精神和技術的傳承,他帶出來的徒弟個個腳踏實地、樂於鑽研。首鋼勞動模範潘海濤就是馬著的得意門生。“最開始的時候,我對地採通風系統不太瞭解,我師傅就從工藝、設備等方面系統地爲我講解,讓我明白瞭如何實現最優化、最理想的通風系統。在我眼中,師傅搞了這麼長時間計算機,大腦就像是CPU一樣強大。”潘海濤回憶,馬著師傅不僅有着豐富的技術、項目經驗,而且在專業領域的眼光非常長遠,對年輕工人的幫助非常大。

如今,馬著創新工作室還在持續創新,不斷爲國內智能礦山建設開闢新路。

記者 趙思遠

探索數控設備的無人運轉 每年爲企業節省百萬資金

尚曉利數控車工首席技師工作室

SMC(中國)有限公司

“探索設備的無人運轉是我們創新工作室成立以來比較重要的課題。現在,經過我們的努力,我公司生產的數控設備無人運轉的時間不斷增加,最長時間可接近24小時。”一提到設備的無人運轉,SMC(中國)有限公司製造二部2-4課合理化推進負責人、高級技師尚曉利滔滔不絕。尚曉利數控車工首席技師工作室成立於2016年,是以尚曉利爲領軍人,以數控加工方法創新和加工成本降低爲目標的科研團隊。自成立以來,設備的無人運轉就是工作室重要的攻關課題。

什麼是設備的無人運轉?一聽記者談專業,尚曉利來了精神,他以打印機舉例,按常理,按了打印按鈕後,打印機就吐出打印文稿。但是,打印機可能遇到卡紙、油墨不均勻、紙盒缺紙等問題,所以打印時需要有人值守。SMC生產的大型設備比打印機複雜得多,更可能出現這類問題。數控設備需要確認加工尺寸穩定性,如果沒有人看着,尺寸會因爲各種原因產生偏移;有時候刀具到達使用壽命,需要交換刀具;有時需要往機器裏補充材料;刀具冷卻液有損耗,需要有人檢查冷卻液液位,隨時補液;一旦設備不穩定,發生故障,需要人來停止設備運轉,檢查設備和排除故障……“雖然自動化的設備不少見。可是設備在運行過程中,可能有很多地方需要人力干預。在我們團隊及公司各部門的努力下,我們公司生產的部分數控設備基本達到無人運轉的狀態。”尚曉利介紹。

讓冷冰冰的機器像長了心眼一樣,能自己完成工作,這是如何做到的呢?尚曉利介紹,要讓設備做到無人運轉,需要提升設備穩定性、延長刀具使用壽命、想盡辦法讓冷卻液恆溫……就拿刀具來說,爲了延長刀具的使用壽命,尚曉利和團隊成員先是不停地嘗試新的刀具塗層材料。“塗層對刀具的影響不小。我們試過氮化鈦、碳氮化鈦、氮化、人造金剛石等很多種。之後,我們還對刀具基礎材料進行了改進。從硬質合金到人造金剛石,我們都試過。”尚曉利說,新刀具的每次測試都要進行上萬次。攻關期間,團隊成員經常加班加點。然而,刀具只是一個設備無人運轉的一個小小的方面,構成加工設備生產的因素還很多。比如,工藝、加工環境溫度變化、材料纏屑……這些都可能導致加工出來的產品不合格。此外,團隊還要考慮設備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尚曉利介紹:“要做到設備無人化,要保證設備中間不能出現報警、中途不能出現停機、不能中斷量產、這些都是影響連續運轉的因素。”

尚曉利一次次帶領團隊排除設備故障、攻克技術難題。隨着時間的推移,生產改良改善提案也不斷推陳出新。通過尚曉利團隊對自動化數控車牀設備8小時以上無人值守量產的改善,公司加工成本實現每年以20%速度快速降低。尚曉利團隊的技術改造累計達60餘項,平均每年爲公司節省人件費100餘萬元,加工材料費用50萬多元,使課內70多臺設備能力提升了17%,每月爲公司節省設備折舊費用與工時費用20萬元。光改善成型刀加工的穩定性問題,每年可爲公司節約200多萬元。

經過多年的現場磨練與不斷打拼,尚曉利個人技能水平不斷提高,其帶領的團隊也收穫滿滿。尚曉利數控車工首席技師工作室目前已經申請獲批兩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還有四項正在申請。尚曉利在2016年度被授予“首都勞動獎章”和“北京市政府特殊津貼技師”,2018年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談起成績,尚曉利說,工作室的成績來自於各方努力。“首先,團隊每一個成員都有分工。在技術上,他們都是某一方面的高手,在工作中都是能喫苦扛硬仗的漢子,合作起來,也是配合默契的夥伴。有這樣的團隊,我很知足。另外,公司對我們創新工作室也給予了人力財力上的諸多支持。最讓我感動的是,經開區總工會從政策到資金,對我們工作室進行了全方位的照顧,讓我感受到來自工會的關心和溫暖。”

記者 李婧

收集560萬條珍貴數據 找到中國嬰兒配粉的“金標準”

陳歷俊工作室

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我們的團隊專注乳業科技創新,致力於爲民族乳業,尤其爲母嬰健康貢獻自己的力量。”北京市勞模、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陳歷俊工作室”領頭人陳歷俊介紹說。

2010年,三元就創辦了“陳歷俊工作室”。團隊核心陳歷俊不僅是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還擔任着國家母嬰乳品健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國家乳品健康科技創新聯盟理事長、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常務理事等職務。由他領導的創新工作室目前有40多名成員,其中不乏研究生、博士和博士後。

“母乳是金標準,母乳成分受基因、地域、飲食等影響,且母乳成分個體差異較大,只有清楚中國母乳成分及其餵養效果指標,纔能有中國嬰配粉的判斷標準。”陳歷俊工作室成員趙軍英介紹說,因此,他們堅定的開展了母嬰隊列研究,用數據說明母乳餵養的重要性,並獲得健康母乳及其餵養效果的標準,持續升級評價嬰配粉。爲了建立代表性母嬰隊列,陳歷俊工作室的成員們奔走於西藏、遼寧、河北、河南、湖南、廣西、北京等地的10多家醫院,最終才談下來7家合作。在項目開展過程中,招募孕婦是最難的。現在,女性孕期一般都在工作,時間緊張,身體還有諸多不適,很多人一聽到他們介紹項目,尤其還要採集母乳,立刻會回絕:“沒有時間”、“不想參加”。“這個時候僅靠物質獎勵、酬勞是不行的,我們會告訴孕媽,您的參與對未來開發母嬰產品和更多寶寶的健康非常重要,我們非常需要您的支持……跟100個人說,只有幾個人願意試試。”趙軍英表示,志願者招募上來,挑戰纔剛開始,接下來半月一次健康隨訪,2~3月一次樣本採集。每次,往往需要打三五個電話才能約上這些新手媽媽。

記者瞭解到,母乳樣本採集後,還需要進行全面分析,但是儀器價格又相當昂貴,恰逢三元正在籌建“國家母嬰乳品健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加上自籌經費,投入近千萬採購了先進儀器。經過5名博士後,近二十名碩士通過長達5年的攻克,才建立起覆蓋不同區域、階段、分娩方式、孕周、體重等560萬條信息的中國母乳數據庫。這些數據爲他們開發並持續升級適合中國寶寶的奶粉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資料。除了打造“國家隊”,開發嬰幼兒奶粉,陳歷俊和團隊成員還將研究拓展到了備孕女性以及超重、肥胖孕婦身上。“現在,推遲生育、高齡孕育以及少子化已經慢慢成爲我們社會的一種常見現象,但是伴隨而來的就是女性生育力的減退,甚至是不孕不育率的提高。其中,我們最關注的是菌羣紊亂對生育力的影響。”陳歷俊工作室成員劉彥品說。

劉彥品介紹,他們選擇了多囊卵巢綜合徵作爲在生殖領域展開的第一個課題。多囊卵巢綜合徵是一種生育年齡婦女常見的複雜內分泌及代謝異常疾病,患有該疾病的女性受孕困難。我國5~10%的育齡女性患有這一病徵,且患病率呈逐年增加趨勢。

從去年中秋節到今年2月,他們與醫院合作,共招募了45名多囊卵巢綜合徵患者和20名健康女性作爲志願者。之後,爲志願者們提供了12周的“新型複合益生菌發酵型酸奶”,期間定期收集志願者的初始糞便和飲用酸奶後的糞便。“經歷了招募難、取樣難、隨訪難,最終的研究結果還是可喜的,我們發現通過益生菌調節,可以改善妊娠期便祕、減低妊娠期糖尿病發病率,有助於提高母嬰健康水平。”劉彥品興奮地說。

記者 陳曦

來源:勞動午報

編輯:周迎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