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戰爭一衆國軍起義將領中,某種角度來看吳化文可以說是最特殊的一位。如果單純論軍事貢獻,吳化文起義部隊的作用還是十分突出的:一方面破壞了王耀武的防禦體系,大大加快了山東首府濟南的解放進程;另一方面渡江戰役攻入南京總統府的首支部隊就是原國軍96軍所部改編而成。儘管如此,吳化文作爲起義將領還是不太被廣泛認可。在48年濟南起義之前,吳化文沒有什麼起義條件,只是向我軍提出了一個請求,怎麼回事呢?

此人之所以特殊,跟過往經歷有着密切關係。國軍起義將領能夠得到優待,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抗日戰爭與國內的解放戰爭時間線結合得非常緊,不少人在抗戰時曾出過力流過血、守土有功。像傅作義、陳明仁等人,戰功還十分卓著。這樣的起義名將,如果不是抗戰之後被老蔣利用打內戰,個人的軍事生涯都會更完美。基於這種情況,國軍官兵起義後我方基本上都採取優待政策,甚至能確保職務待遇不會下降,對於起義人員之前的功過能夠進行清晰的劃分和肯定。

但是吳化文情況有所不同,出身西北軍閥隊伍的吳化文本屬於國民黨“雜牌”將領,抗戰打到1943年,由於個人意志不堅定,選擇了率衆投敵。有的人投靠日軍是出工不出力,只求自保,但吳化文部隊成爲僞軍後,活動十分積極,幫助日軍制造無人區,在山東境內捕殺大量我黨我軍人員,同時殺害革命人士,犯有不少血罪。由於人人痛恨漢奸,抗戰勝利後很多日僞分子被槍斃,吳化文也是多方疏通才納入蔣軍體系,涉險保住了性命。

48年濟南戰役之前,吳化文自知“黑歷史”過於嚴重,起義時雖然手握2萬嫡系部隊,但是卻非常敏感小心,不敢借此和解放軍談過多條件。關於如何起義、何時行動都是聽從華野祕密安排。與我方聯絡員接觸時,吳化文只有一個請求,便是希望新政府能夠既往不咎,原諒自己在抗戰期間投敵的過錯,至於軍權、地位、名利,自己可以統統放棄。由於這位起義人員背景過於特殊,在向上進一步請示軍委之後,華野才答覆吳化文軍長,對此請求給予了許可。

事實上,吳化文也把握住了最後的機會(1947年在兗州,吳化文曾有一次發動兵諫扣留老蔣和陳誠的機會,但沒有下手),對於濟南戰役(直接打開濟南城西部缺口)和渡江戰役的成功都作出了貢獻。從對待吳化文的態度上,也能看出我軍的寬宏大量和優待政策,不光保障了吳化文的人身安全,還保留其軍長職務及建國後的待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