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缺爱的女孩,一颗糖就能被人哄走!

作者 | 朗读君

来源 | 朗读君(ID: langdu120

“你到底爱不爱我?我们会在一起多久?”

小云总是在深夜一次次问着男友这样的问题。

她的男友只能用甜蜜的情话来向她证明他的“爱”。

可即使男友很坚定地给了承诺,安抚的作用只能持续几个小时。

一天不到的时间,小云又会开始焦虑:

“他是不是在敷衍我,为什么还是不主动找我?”

她的内心就像破了一个口子的水袋,总是渴望被爱却不懂怎么爱人。

小时候,父母总是会拒绝她的需要,忽略她的感受,也特别舍不得给她花钱。

在她生日时,男友送了她一朵玫瑰花,她就坚定不移地和他在一起。

因为这是以前没有过的。

所以别人给她一点爱的时候就攥得死死的,别人要走时,也抱得紧紧的。

每天都活在“他到底爱不爱我”、“他会爱我多久”的焦虑和自我消耗中。

没有人让她感受过被爱,也没有人教她如何爱人,这样长大的女孩,又何止小云一个。

缺爱的女孩,一颗糖就能被人哄走。

缺爱的女孩,自带“吸渣体质”

“你的父母爱你吗?”

“我不知道。他们也许不是不爱我,只是我感受不到。”

在琪琪的记忆里,她的童年,父母是没有参与的。

童年的她,只有奶奶陪伴着她长大。

一个人去奶奶家对面的菜地里捡葱花;

一个人把好看的石头埋到土地里,对石头许愿;

一个人裹上窗纱假装自己是仙女;

她把爸爸给她的零花钱都给表姐买好吃的,她心底渴望能有个人陪她,用几近卑微的姿态去讨好她的表姐们。

由于从小缺爱,她对陌生人攻击性很强,敏感多疑,她无法分辨到底谁是真心待她谁又是骗她。

所以她一遍遍试探、作、闹,以此来满足童年缺失的爱。

无数遍恶语相加来确定别人是否是真的爱她。

她内心渴望但又害怕亲密关系,很难展开一段恋爱,即使谈了恋爱,也会患得患失。

时常认为真实的自己不会被对方喜欢,不会被接受,也不会有人真的爱她。

因为太渴望被别人喜欢,所以会不自觉地去迎合别人。

不懂得拒绝,总是委屈求全,忽视自己的需求,不敢说重话,也不敢在别人面前生气。

对方对自己好一些就觉得很惶恐,觉得自己配不上。

她容易在爱里变得卑微,因为太害怕失去,于是不断地放低自己。

总是想着怎么扮演一个懂事,善解人意的恋人;

不敢诚实地表露自己的想法,可越是这样越得不到对方的重视和珍惜,最终变成典型的“吸渣体质”。

缺爱的女孩容易爱上两种人:

一是温和善良对自己无条件付出包容的男人。

二是有问题的坏男人,心理学上说是渴望对父亲的改造。

即使明知道不适合,遍体鳞伤,依然不愿意放弃烂掉的关系。

一边狂热地热爱生与美好,一边主动拥抱黑暗与疼痛。

琪琪的成长环境中,她的父母缺失了对儿童自然天性的珍视与爱护,也缺失了对人生起伏的理解与支持。

就好像是心里面有个大洞,从来没有人填满过,一直都是空空的。

得不到爱就更加爱

无止境讨好别人

有一种母亲控制欲极强,怨念深,在公开场合也会数落、批驳甚至打骂孩子。

因为她们没有得到来自丈夫的关心和爱护,内心的怨气通常会发泄在孩子身上,造成孩子自卑又敏感的性格。

更为可怕的是,她们通常把“你就是妈妈的全部希望”这种话挂在嘴边。

宽容慈悲早已消磨殆尽,他们还指责孩子自私。

这种无形的压力更会让孩子感觉喘不过气,更为沉闷和抑郁。

月月就是这么一个倒霉的孩子。

妈妈经常对月月说的一句话就是:要不是因为你,我早离婚了……

这让年幼的月月觉得,这个家所有的不幸都是她一手造成。

她的妈妈和周围所有的人都在告诉她:

“你要争气,以后好好孝顺你妈妈,她不容易。”

在刚刚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月月还会郑重其事地点头,因为她也觉得妈妈很辛苦。

但听的次数多了,这句话的意思就变成了:

“你要给你妈妈长长脸,让那些看你们笑话的人后悔。”

好像她的存在就只是给妈妈长脸,成为了妈妈打脸周围人的工具。

这让她很愤怒,可这种愤怒她又无法表达,因为她一旦表达了就可能被说成:“不孝顺、没良心、白眼狼”,所以只能把这种愤怒压在心里。

时间久了,她觉得除了给妈妈长脸,自己的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

她极端渴望亲情,当造成月月缺爱的父母对月月给予一点关爱时,她就会十分感动,然后马上改变自己的想法。

当她知道父母有不容易的遭遇时,立马变成同情和原谅,会觉得自己太幼稚。

她受到伤害时,会给自己找许多理由去理解和包容父母的过错。

“不管怎样,她至少给了我生命”

“无论如何,她至少没缺我吃喝,把我养到大也很辛苦”

从小被最亲近的家人严厉地管教,却听不到鼓励与肯定的话语。

更从来没有人温柔地告诉月月:

你很好,你值得被爱,你不应该被伤害。

长大后,她像孩子一样特别渴望人的夸赞;朋友圈发很多动态,特别希望得到别人的评论和点赞。

这就导致月月在恋爱当中非常自卑,她非常害怕,害怕对方会不喜欢她。

她时刻提醒自己:

“一旦对方不喜欢她了,她就没有价值了,她需要肯定。”

她不断地讨好着男友,讨好着她周围的人,她以为只要不断地讨好他们,她就能够拥有他们的喜欢。

别人给颗糖,她就觉得这是爱。

所有正常的付出,都把它看得很珍贵。

有多少孩子终其一生,都在无时无刻同父母家庭留下的畸形烙印做斗争。

再难也要学会爱自己

缺爱环境长大的女孩子,缺少的已经不是某一份爱意,而是与正常人交流的能力。

她们在对“爱”的渴求中沉浮,却忘记了只有先爱自己才能遇到真的爱。

而“爱自己”才是最难能可贵的能力啊。

塞林格在他《破碎故事之心》中写道:

“爱是想触碰,又收回手。”

最明显的一点是,缺爱的女孩子她们极度缺乏安全感,很难能独立内心。

她们不喜欢撒娇,不会卖萌,好像总是很懂事,不需要家人多操一份心,什么事情都自己打理得井井有条。

但其实她们内心渴望被纵容,被宠爱,希望自己也能够轻易地说出俏皮话,简单快乐,恣意明亮。

大多数的她们对大人的决定没有反对权,必须执行,不能违逆。

不可以耍小脾气,不可以说不喜欢,永远都是父母口中懂事的小孩。

但她们的父母不知道,她有她的想法,她想要被倾听,想要被尊重。

白日里挨的打,受的委屈,变成深夜里默默的眼泪、打湿的枕巾以及蜷缩的身体。

她们真懂事,可是,她们一点也不想懂事。

她们想要被呵护,被宠爱。

可以使小性子说不,可以在爸爸妈妈的怀里撒娇。

而不是在家中,站在一旁,像一个过客,笑着摇摇头说:

不用了,我很好,一点也不难过。

她们羡慕同学有恩爱、开明的父母,每一次同学们眼睛里的光芒,都照得她很自卑。

她们羡慕那些在爱里长大的小孩,他们都沐浴着阳光,喜怒哀骂都那样飞扬。

她们觉得自己很灰暗,配不上任何人的喜欢。

真想回到从前的无数个偷偷哭泣的夜晚,对她们说:

你要静候,充满耐心,等到自己有能力独立的那一天,生活是如此的广阔而自由, 你再不是那个独自哭泣的小女孩,你会成长为一个内心坚韧的人。

过去已经不能更改,活在当下是我们唯一能做的:

1.接纳自己,意识到自己缺爱的事实,过去是不可逆转的;

2.树立自信,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爱的,只有自信才能有足够的安全感;

3.尽可能克服自己的情绪化,敏感;

4.让自己成为自己生活的重心,坚强独立,有寄托,有目标;

5.培养爱好,让自己拥有足够多的使自己快乐的源泉;

6.爱人时不要太用力,爱人先爱己。

童年的缺爱很不幸,不幸的万幸是,童年时光总会过去。

今生的幸福犹可追,得不到肯定也没关系,余生漫长,谁不是负伤前行,但每一个明天都是崭新的,愿你能早日找到、或者蜕变成那道光。

心疼自己,拥抱自己,这世界其实可以很亮。

我们的文化使我们的父母不懂得去表达爱。

孩子常常感受不到父母的爱,父母内心有恐惧,担心给孩子无条件地接纳,孩子会变坏;

担心给孩子自由,孩子就会上天入地,对孩子的不信任,无意识地想要控制孩子,要把孩子的一切掌握在自己手中。

这样家庭的孩子,很悲哀地说他们从来不知道当孩子的幸福在哪里。

不知道什么是家庭的温暖,只是不断地被告知你要快点长大、懂事。

这是两个时代差异,两代人的孤独。

或许多几位鼓励、包容的父母,世界上就能少一些稀里糊涂被哄走的傻姑娘,也能少一些在腐烂的亲密关系里隐忍的受害者。

至少,留给孩子一个相信自己的能力:

相信自己可以有光明的未来,相信自己值得被无条件地爱、被如珠如宝地珍视,被平等地尊重。

最后,文章底部点亮“在看”,并且“分享”给更多人,让孩子从原生家庭里学会爱, 别让孩子半生陷入泥沼,替父母买单那个昂贵的教训。

作者朗读君,来源:朗读君(ID:langdu120),每日分享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等各科学习资料和家长教育心得。转载请联系微信号(zsy_5387)。

注:所有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点击☞ 妈妈被女儿猛踹6脚,全程沉默: 孩子,你没教养的样子真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