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我國南北朝歷史上,志怪小說、奇案故事屢見不鮮,尤其是以劉宋王朝最多。這是因爲,作爲南朝的起始,劉宋政權作爲漢人政權,所沿習的制度多畢竟具有集權性和專制性,亂世的背景再加上專權的存在,使得人們在精神上十分寂寞空虛,渴望通過一種特殊的方式表達自己對君主的看法,同時塑造一些在當時本就比較知名的名臣作爲自己的“化身”,通過他們在故事中懲惡揚善、劫富濟貧。

從公元420年到公元426年,作爲南朝起始的年份,雖然每一任皇帝每一年都在試圖穩定民心,但是連年的戰亂,依然讓百姓苦不堪言。《幽明錄》、《折獄龜鑑》和《異苑》中就記載了許多這樣的故事,下面,我們就來講講這段時間劉宋統治地區民間故事的特點。

1、永初年間的故事,多帶有一種人生自古,多情豪邁的感覺。其故事中多帶有哲理性和對勇敢的人們的讚美。

永初年間,南朝百姓針對佛教的觀念已經初步的理解,已經產生了出家爲僧如果不斷盡七情六慾,就會自食惡果的說法。421年,沙門道賢在看望高僧慧熾的弟子時,到了房前,忽然看到一個東西像人形,靠近了一看原來是已經去世的慧熾。容貌和穿着和活着的時候沒什麼區別。

慧熾和尚對道賢的靈魂說,:“你早上喫了肉,覺得開心?”道賢想了想說,“很開心。”慧熾嘆了口氣道,“我活着的時候也不能斷了喫肉,所以如今落入了餓鬼地獄。”道賢驚恐萬狀。接着慧熾又說,“你如果不信,就看看我身後。”道賢看到了慧熾背後突然出現了三條黃狗,它們的形狀有一半像驢,眼睛很紅,目光直照到室內,就像要咬慧熾又停止了,道賢對此十分害怕,過了很久才甦醒。

422年,佛教思想已經更加深入人心。相傳,有一個叫法意的沙門建造了靈味寺,這位高逸沙門,喜歡遍訪名山大川,在各處隱居,有一天晚上,他忽然聽到有怪石崩裂之後墜落的聲音傳了過來,等到第二天早晨過來卻只看到有一口十分清澈的泉水出現,於是,聚集衆徒弟爲山寺取名靈味寺。

出家人的故事,充滿了神祕和禪意,而入世人的故事則在離奇之中充滿了豪邁的感覺。永初年間,有一個叫馮恭的人喝多了,躺在山路上睡覺。這天晚上,附近有一隻老虎慢慢走了過來,用頭枕在他背上睡着了。馮恭中途醒過來之後,就和老虎搏鬥了一番,之後又睡着了。等到他早上再次醒來時,仍然感覺老虎還蹲在他腳後。

除了夢中打虎之外,劉宋還有一個張縫與鬼的故事。有一天,張縫看到有一隻鬼再對他乞食,鬼告訴張縫只要給他喫的就會暗中幫助他。:“汝分我食,當相祐助。”之後,張縫真的給了鬼喫的。鬼喫到了東西,不再爲難張縫。

後來,張縫問鬼魂,自己將來的吉凶禍福。鬼告訴張縫,它已經在張縫家的大缸的壁角中留下了財物,後來張縫每十天倒一次缸,果然看到了錢物和金銀銅鐵和魚肉葷腥之類的美食。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出,當時的人們由於物資比較缺乏,已經產生了對鬼神的功利性,人們認爲只要自己有恩於鬼神,鬼神就會給他們更多的東西。

通過上文,我們可以隱約地感覺到,在劉裕建立劉宋王朝的三年裏,人們的心中已經有了破戒必遭懲罰這種爲了規矩犧牲人慾的思想,而這種思想爲後來的朱熹推崇的“存天理,滅人慾”思想提供了思想基礎。與此同時,鬼神報恩這種非常俗套的民間故事,也表現了在舊的王朝結束之後,新王朝所提供的休養生息的政策,使得物資比較匱乏的人們,重新走向了平穩的生活,思想上也更加世俗化。

2、景平年間的民間故事,詭異中凸顯光怪陸離。

在少帝劉義符統治的時期,劉宋統治區裏開始流傳一些講述死後還魂的故事,比較類似於現在的重生小說。相傳,景平元年,有一個人已經病死了,他的父親告訴他,今年他原本可以做官,但是卻死了,想必一定是死後才做官。於是,這個人便在父親的幫助下,做了雷公。可是,做雷公要到處行雨,時間長了,這個人就不願意做雷公了。他父親很生氣,把他趕走了,誰知道被開除之後,這個人竟然又活了。

除了死後還魂的故事,當時還出現了一種夢中出現死亡先兆的故事,例如最經典的荀茂落水。

景平年間,荀茂夢見有人給自己占卜,說是隻要自己去首都,就可以做官。做官原本是好事,可是在夢裏,荀茂做的卻是死人的官。在接下來的夢中,荀茂夢到自己到了揚州的水門,卻不小心落入水中而死,而且還被放到小棺材裏就入殮了。

荀茂醒來之後,大驚失色,趕快告訴自己的母親和哥哥,自己做的怪夢。更加離奇的是,還在後邊,在做夢之後不久,荀茂的船到了水門,果然出了事情,荀茂本人也跟着不小心落入江中就此殞命,而且還真的被放在了小棺材裏入殮了。

通過死後還魂和夢見自己死法這樣的故事發現:當時的人們可以無限制地表露自己對現實的無力感。在皇帝大興土木、四處玩樂,北魏人的鐵騎在四處侵擾的時候,百姓們只能用死了之後就能做官發財、有好的生活,一切不幸都是命中註定的來解釋眼前發生的生離與死別,辛酸與悲苦。

3、元嘉元年到元嘉三年,人們開始直接將真實的大人物的經歷作爲創作奇聞異事的素材。

424年到426年,雖然朝廷給民間頒佈了一些惠政,但是君與臣之間的生死搏殺依然給民間帶來了不小的影響。在一系列的政治鬥爭中,以傅亮爲首的輔政四人組、皇帝等等參與過重大政治事件的人物經歷都成了老百姓津津樂道的故事素材。相傳,徐羨之在揚州做官時,曾經爲了遊覽江水兩岸,犒賞漁人和崑崙奴。結果這一去,到了二更天也不回家。徐羨之的妻子正哭泣的時候,忽然夢到徐羨之告訴她,自己就在船下。於是,趕快派奴婢找水工尋找,發現徐羨之果然坐在船下。雖然,沾了一身水,但是徐羨之的表情還和平時一樣淡定。

百姓們通過這個故事,在吐槽徐羨之淡定的性格的同時,也隱約地暗示了徐羨之的不幸,這次雖然落入船底有驚無險,但是之後卻爲了不受刑而死,上吊自殺。如此傲岸之人下場卻十分悽慘,真的讓人唏噓不已。

北方其他勢力往往也是人們茶餘飯後調侃的對象。西秦滅亡之後,人們談起西秦皇帝乞伏熾磐時,總會講起這樣的故事。話說長安的端門外有一口井,有一個人經常在井邊的汲水亭下過夜。有一天晚上,這個人忽然聽到有磕磕的聲音,於是忙起來仔細觀看。發現井旁的大缸裏有一條紅魚,發着血一樣的光,當時正趕上兩個政權一起來征伐西秦,西秦寡不敵衆就滅亡了。由此,我們可以發現,當人們無法解釋歷史事件的時候,往往就會編造故事來解釋某個人物的成敗與某個王朝的興衰。

元嘉三年的民間故事還講述了許多罪有應得的故事。當時,在邵陵有個叫黃秀的人,無緣無故在山中迷路,好幾天也沒回家。 他的兒子黃根生前去尋找,發現自己父親的毛髮和膚色就像熊一樣。黃根生不理解父親爲什麼變成了熊,卻被黃秀告知這是上天的懲罰,黃根生離去。過了幾年,等到伐山人再見到黃秀時,黃秀已經完全變成熊了。

黃秀誤入山中,觸犯山神,最後被變成熊的故事,使得故事裏的山神有了一種人文主義色彩,其專斷獨裁,完全沒有把自己和百姓放在同一個階級。這側面證明了,劉義隆清除傅亮、謝晦和徐羨之等三人,給百姓們留下的並不是好印象,通過劉義隆的手腕,人們發現這位皇帝即使在和劉裕一樣實行德政,本質上也還是一個政治家,而百姓對他來說,也不過就是棋子罷了。

除了《幽明錄》,《異苑》這樣的民間故事集,劉宋王朝還流傳着一些斷案故事。其中與元嘉年間最有關係的,就是何承天論罰的故事了。何承天是南朝劉宋的一位傳奇科學家,他一生喜歡科學,卻因爲曾經參與謝晦叛亂而下場慘淡,雖然謝晦死後,他幸運地偷生了幾年,卻最終還是逃脫不過命運的折磨。

在他年輕時,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情。有一天,一個名叫陳滿的鄢陵縣吏要射鳥,可是石子卻不小心弄傷了當地的直帥,雖然直帥沒有受傷,但是按照法律,陳滿還是要被處以棄市。何承天心有不忍,認爲陳滿無心謀害直帥,應當從輕處罰。於是,上書皇帝將法律改成了過失傷人只可以處罰三年的徒刑。

對下層官員心有不忍,對不公之法仗義執言的何承天,最終卻因爲權力而迷失雙眼,受累於謝晦之流,百姓們通過這樣的故事,在表達一種相信世界還有好官在的希望的同時,也是對何承天本人遭遇的感嘆與惋惜。

結語

通過這些故事我們可以發現永初年間到元嘉三年,百姓們大多通過自己創造的故事來表達對現實的不滿與期盼。在故事中,他們可以遇到好官;在故事裏,他們可以再交好運;在故事裏,惡人終有惡報;在故事裏,好人一定勝天。然而,故事畢竟是故事,在冰冷的現實面前,無數人只能通過劃亮那一根根火柴來安慰自己,然後,在戰亂與壓迫之中苟且偷生,走向人生的終點。

圖/來自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