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羅燕珊

過於"一視同仁"、缺少變通或許是"蘋果稅"被詬病的主要原因。

業內廣爲熟知的30%"蘋果稅"被開發者和開發商們詬病已久,但從最近發生的一系列事件來看,這些"稅"的絕對掌控權正在被動搖。

近日,EpicGames與蘋果在法庭上的交戰又有新動態:美國地方法院法官再次拒絕了EpicGames所申請的臨時禁令。該禁令要求蘋果公司在案件有最終結果之前,容許《Fortnite》(堡壘之夜,又名:要塞英雄)遊戲繼續在AppStore上架,並且避免對Epic的其他遊戲以及UnrealEngine(由EpicGames開發的遊戲引擎)採取行動,因爲Epic擔心在結果未出之前,公司就已經被"壓垮"。

雖然法官依然否決了讓遊戲上架的要求,但也沒有完全站在蘋果這一方,並堅持8月份的一個裁決:蘋果不能干擾UnrealEngine。因爲UnrealEngine的用戶是廣大的第三方開發者羣體,不屬於這次反壟斷案的範圍,法官也不希望雙方的爭執影響到"旁觀者"。

蘋果和Epic的矛盾爆發原因很簡單:Epic在遊戲中給用戶提供了繞過AppStore的付費選項,違反了開發協議,於是蘋果在今年8月將Fortnite下架。

而Epic這麼做的原因也顯而易見,正是因爲對30%的蘋果稅產生不滿才直接發起挑戰。不過Epic這麼做的時機也有些巧妙,最近這段時間,包括蘋果在內的幾個科技巨頭正陷入由美國國會主導的反壟斷調查,Epic此舉無疑是"火上澆油",更嚴峻的是,這次的訴訟戰引來了不少第三方開發者的參與。

被圍剿的蘋果

9月下旬,一個名爲"公平應用聯盟(CoalitionforAppFairness)"的非營利性組織誕生,主張App生態的自由選擇和公平競爭。事實上他們的目的是攜手向蘋果等公司施壓,反對像AppStore這樣的應用商店向軟件開發商抽取過多佣金,並認爲"蘋果稅"是打擊創新的行爲。

公平應用聯盟在其官網引用CNBC的數據指出,AppStore一年的"蘋果稅"收入高達150億美元(CNBC估算AppStore2019年銷售額500億美元,假設開發者佔7成,則蘋果公司能收取150億美元的抽成)。

InfoQ留意到,截至發稿,該聯盟的成員數量已達30家,包括EpicGames、Spotify以及社交應用Tinder所有者MatchGroup等。聯盟稱正尋求推動法律法規的變化,改變企業運營應用商店的模式。

聯盟創始成員

除了公平應用聯盟的成員之外,微軟、Facebook等科技巨頭公司也對AppStore展開了抨擊。

事實上,"蘋果稅"過去幾年在全球範圍已經遭遇多次"圍攻"。2019年3月,音樂流媒體平臺Spotify向歐盟提起對蘋果的反壟斷控訴,稱其必須使用蘋果的應用內購支付,並且不得不向蘋果支付30%的抽成,蘋果還限制應用開發商告知用戶其他支付方式。

去年7月,美國一些iOS開發者針對蘋果發起集體訴訟,指控蘋果100%掌控了整個iOS應用市場,且禁止iPhone、iPad用戶從第三方下載軟件,利用其壟斷地位向開發者徵收佣金。

今年3月,日本電商平臺樂天株式會社(Rakuten)旗下電子書閱讀器Kobo向歐盟投訴稱,Kobo在蘋果設備上發生的電子書交易被抽成30%,而蘋果自己的電子書產品AppleBooks卻不用面臨所謂的抽成。爲了避免向蘋果繳納佣金,Kobo用戶只能被迫在網站購買電子書。類似的還有Kindle,據瞭解,亞馬遜早已不支持用戶在Kindle的iOS端應用內購買電子書。

值得一提的是,前幾個月一個名爲"Hey"的付費電子郵件服務也陷入下架風波,後來該公司CTO在網上公開向蘋果叫板,並獲得大量開發者的支持,這場看上去更像是蘋果方面政策執行不均導致的問題,最終以"蘋果批准Hey應用上架,Hey遵循AppStore規則而做了些變通"收尾。

總的來看,此前多起應用開發商對蘋果的控訴已經在起作用。今年6月16日,歐盟委員會跟進Spotify此前的投訴,正式對蘋果是否違反競爭法展開調查,調查主要集中在蘋果應用商店AppStore和支付系統ApplePay。歐盟公告指出,應用程序開發者要麼在蘋果應用商店取消收費,要麼只能漲價,將蘋果公司的"佣金"轉嫁給用戶,而且還不能告知用戶是否還有其他購買方式。

不願退讓?

7月30日,蘋果、谷歌、亞馬遜以及Facebook四大科技巨頭的CEO出席由美國國會召開的反壟斷聽證會,針對國會議員的指控進行辯護。

在壟斷這一指控上,蘋果被質疑最多的就是AppStore從應用程序銷售額中收取30%費用的模式。對此,庫克在發言稿中稱,蘋果的佣金與大多數競爭對手收取的佣金處於同一水平或更低,蘋果推出AppStore之前,軟件開發商發佈其作品要支付50%-70%的費用,而蘋果收取的佣金數額遠低於此。

"自AppStore推出後的十多年裏,蘋果從未提高過佣金或者增加單一收費。實際上,蘋果已經削減了訂閱時抽取的收入分成,爲更多應用種類提供了分成豁免,AppStore與時俱進,每次改變都是以‘爲用戶提供更好體驗,爲開發者提供有吸引力的商業機遇’爲指導方針。"庫克強調。

"蘋果應用商店從最初的500個應用程序(2008年)發展到現在的170多萬個,其中只有60個是蘋果自家應用。"庫克說,"顯然,如果蘋果扮演的是看門人的角色,我們所做的就是把大門開得更大。我們希望在應用商店中盡己所能地提供任何應用程序,而不是阻止它們。"

開發者在AppStore賺取收入的部分常見方式

蘋果公司在其官網中強調,與所有公平市場一樣,開發者可在一系列價位中自主選擇定價。只有當數字商品或服務是通過App交付時,纔會向開發者收取佣金。

過去幾年,蘋果的硬件業務(尤其是主力軍iPhone)增長出現瓶頸,服務業務纔是被投資者所看好的具有潛力的增長業務,其營收不斷創新高。儘管蘋果服務包括iTunes、AppleMusic、AppStore、iCloud以及ApplePay等等,但有數據顯示AppStore在2019年爲其創造了460億美元的營收,佔公司總營收的18%。

而蘋果委託AnalysisGroup做的調查顯示,2019年,AppStore應用商店的收入爲5190億美元,其中,4130億美元來自實物商品和服務(2680億美元來自零售應用,570億美元來自旅遊應用,400億美元來自叫車應用,310億美元來自外賣應用);610億美元來自數字產品和服務;410億美元來自應用內廣告。

雖然長期以來蘋果在AppStore的公平性主張上態度堅定,對應用的審覈也越來越嚴格。但隨着"Hey"應用事件的發生,蘋果似乎有了些"人性化"的讓步。6月22日借WWDC之際,蘋果更新

了AppStore審覈流程並帶來了兩個重要改變:首先,開發者不僅能夠針對App是否違反《AppStore審覈指南》既定準則的決定提交申訴,還能通過一個特定機制對準則本身提出挑戰;其次,對於AppStore上現有的App,因違反準則導致的問題修復將不再延誤,除非涉及法律問題。開發者將可在下次提交審覈時解決此類問題。

據悉,AppStore的開發者申訴新規已經在9月1日生效。

爲什麼蘋果成爲衆矢之的?

作爲一個iOS開發者,你知道我們爲了規避蘋果公司30%的蘋果稅付出了多少努力嗎?包括但不限於:

偷偷接入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SDK;

App內嵌入網頁,用支付寶微信來進行支付;

發佈全站通知引導用戶去App外的某網站或公衆號充值;

應用審覈時使用"內購"(IAP),上架後關閉此通道,配合採用前三種操作等等......這一系列操作費時費力費腦子,重點是違規,一旦被蘋果審覈團隊發現,輕則審覈不通過讓再改,重則App下架,再重一點的話蘋果開發者賬號直接報廢。——好奇知識君

知乎上"如何看待谷歌明年開始對應用內購買抽成30%"的相關問題下,一條獲高讚的回答裏描述了iOS開發者規避蘋果AppStore抽成的計策。

而當我們進一步留意會發現,市面上安卓應用商店的抽成並沒有更少,爲什麼讓開發者怨聲載道的卻總是蘋果?

過於一視同仁、缺少變通或許是"蘋果稅"被詬病的主要原因。

"蘋果得益於他們自成一體的封閉式生態系統,對每一個上架到他們應用市場的產品都會收取高額抽成,但是並沒有對應的扶持政策,大的遊戲或者產品因爲本身體量就很大,收益越高對應的蘋果抽成就越多,所以蘋果願意多推薦這些產品,會給它們提供更多的曝光位置,但是對於我們這種目前體量不大的產品來說,本身收益就處於一箇中等偏下的水平,還要給蘋果這麼高的分成,就是會加大我們本身的運營負擔,並沒有什麼很好的幫助。"國內"Now冥想"應用首席運營官喬誠對InfoQ如此說道。

根據喬誠的說法,雖然一些安卓應用商店市場也在收不低的佣金,但它們在收取抽成的同時,往往也會有扶持政策,所從這點上看,其它應用市場的抽成會顯得"更划算"。

數據平臺蟬大師聯合創始人楊洪進也向InfoQ表達了類似觀點:30%的抽成極大地擠壓了開發者的利潤空間,特別是當前營銷成本高企的環境下,大部分產品基本沒有盈利空間或者有也極其微薄;而平臺在開發者看來並沒有太多付出或扶持卻切走了大部分的利潤。

"對遊戲,國內安卓普遍是50%,而應用普遍不分成。安卓平臺對好的遊戲產品有資源傾斜,如首發、平臺推送等,但很多時候還是要支付鉅額廣告費,其實開發者對安卓平臺怨聲更大,導致《萬國覺醒》和《原神》這些遊戲產品不願意上架這些安卓渠道而專攻買量。"楊洪進補充道,遊戲開發者對安卓平臺的抽成也同樣存在不滿。

雖然安卓主流市場的分成比例在有些情況下確實比AppStore更高,但開發者在意的還有一點——選擇權,若不願接受應用商店的分成條件,開發者或開發商可以選擇自己分發(比如通過網頁下載安裝包)。相比之下,蘋果生態裏的應用只有在AppStore上架這一種選擇。

不過,谷歌在近日也表示將強制執行此前設定的規則,要求在谷歌Play應用商店中分發應用的開發者使用谷歌的應用內支付系統。

"互聯網是贏家通喫的商業形態,當巨頭形成生態閉環時,其就有了制定規則的話語權,而參與者絕大多數只能在這些規則內輾轉而很難打破規則。這也是爲什麼很多平臺型項目在初期不計成本佔據市場份額,就是爲了成爲規則制定者並最終達成商業盈利的目標。對相關從業者來說,這是極其不利的,間接推高了營銷成本減少了利潤,回本週期拉長,對中小團隊更爲不利,而且對出海業務也是極大的衝擊。"楊洪進表示,互聯網生態下,出現超級平臺是必然,壟斷性規則雖然不利於行業競爭,但同時也會催動從業者在內容上深耕,在營銷方式上創新。

EpicGames的官司、Spotify的投訴乃至美國和歐盟的反壟斷調查纔剛剛開始,Apple想要保住自己30%"蘋果稅"的難度也越來越大,但無論事件最終的勝利方是誰,都很有可能對未來應用商店的收費政策和行業模式產生不小影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