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 王維

獨在異鄉爲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又到九月九

再到重陽日

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早已成爲了重陽節的代名詞

而關於重陽節的那些事

你get多少呢?

重陽節爲每年農曆九月初九。“九”數在《易經》中爲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爲“重九”。

重陽節作爲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歷史悠久,具有其獨特的發展脈絡。

發展歷程

重陽節源自天象崇拜,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據現存史料及考證,上古時代有在季秋舉行豐收祭天、祭祖的活動;《呂氏春秋·季秋紀》中收錄,古人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重陽節作爲秋季豐收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傳承至今。重陽祭祖民俗相傳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民俗。

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節、七月半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2006年5月20日,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國衆多的傳統節日,都有着各自的來歷、傳說,重陽節也不例外。

起源傳說

南朝梁人吳均之《續齊諧記》載:傳說東漢時,汝南縣裏有一個叫桓景的人,突然發生大瘟疫,桓景的父母也因此病死,所以他到東南山拜師學藝,仙人費長房給桓景一把降妖青龍劍。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學苦練。一日,費長房說:“九月九日,瘟魔又要來,你可以回去除害。”並且給了他茱萸葉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讓他家鄉父老登高避禍。於是他便離開回到家鄉,九月九那天,他領着妻子兒女、鄉親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葉分給大家隨身帶上,瘟魔則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來,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瘟疫。他和瘟魔搏鬥,最後殺死了瘟魔。汝河兩岸的百姓,就把九月九登高避禍、桓景劍刺瘟魔故事一直流傳着。從那時起,人們就過起重陽節來,有了重九登高的風俗。

唐代的《初學記》和宋代的《太平御覽》等多種重要類書都轉述了吳均《續齊諧記》裏的這個故事,並認爲九月九日登高喝菊花酒,婦女在胳膊上系茱萸囊辟邪去災的習俗由此而來。

重陽節在歷史延續過程中,既融合了衆多民俗事象,也融合了衆多文化內涵,是雜糅多種民俗爲一體的中國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採中草藥、遍插茱萸、擺敬老宴、喫重陽糕、製藥酒養生、飲菊花酒等活動。

由於我國國土遼闊,造就不同的地區也有着不一樣的重陽習俗。

各地習俗

河北省

香河縣在9月9日的時候他們有聯姻關係的家庭互相送禮,重陽節這天被稱爲追節

山東省

昌邑北部在重陽節的時候喫胡蘿蔔湯,鄒平地區祭祀范仲淹,滕州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兒不能在重陽節回孃家

陝西省

親友送菊花,菊糕,婦女採茱萸

江蘇省

南京人在庭院中插旗,常州縣喫駱駝蹄,無錫縣喫重陽糕,九品羹

安徽省

銅陵縣九月重陽爲龍燭會,削竹馬爲戲,迎山神

山西省

自古就有9月9日登高的傳統習俗

四川省

南溪縣讀書人在重陽節這天紀念岑參,並且四川重陽節前後要蒸糯米酒

河南省

南陽市西陝縣成爲中國重陽文化之鄉,在重陽節這天會舉行中國西陝重陽文化節

福建省

重陽節會互相贈毛豆,又被稱爲毛豆節,還有些地方放風箏爲戲

湖北省

武昌縣重陽節釀酒,應城縣重陽節還願,祭拜萬社田祖之神

江西省

在重陽節的時候舉辦曬秋活動,把大量的新鮮瓜果蔬菜曬乾貯藏,在重陽節這天又被稱爲曬秋節

九月初九,是"重陽節"的同時,也是敬老節。在民俗觀念中“九”在數字中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寄託着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

重陽敬老

爲了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健康發展老齡事業,弘揚中華民族敬老、養老、助老的美德,2013年7月1日實施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明確規定,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爲全國“老年節”,同年的重陽節也成爲了中國首個法定的老人節。因此,在重陽節當天,不少的子女們會回家陪伴父母度過。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父母在身邊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不要在忙綠中淡忘了親情,忽略了親人。常回家看看,多陪父母,溫馨的情愫沒有休止符......

重陽節+老人節

兩節合一

雙倍溫馨

祝福所有老人

幸福安康、歡樂美滿

祝所有人

重陽快樂

編輯:鄭永傑

一審:王旭揚

二審:吳凡 陳秀俊

終審:烏鳳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