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的選擇如何影響其偏好"這個問題已經被研究了數十年。在一個經典的關於認知失調的研究中發現,當人們必須在兩個同樣有吸引力的選項之間進行選擇後,他們會避免選擇未選的選項,這表明不選擇該項會導致他們不太喜歡該項。

但是,幾乎所有關於這種由選擇引起的偏好的研究都集中在成年人身上,這留下了一個問題,即需要多少經驗才能出現這種現象?

最近發表在《心理科學》"PsychologicalScience"的一項研究"WhenNotChoosingLeadstoNotLiking:Choice-InducedPreferenceinInfancy"首次證實在嬰兒身上也有這種現象(N=189),在使用自由選擇範式的七個實驗中,研究者發現嬰兒經歷的選擇誘發的偏好變化與成人相似。嬰兒的選擇模式反映了真正的偏好變化,而不是新穎性或對選擇的固有態度的吸引。因此,選擇會影響偏好,即使沒有豐富的決策經驗,也沒有完善的自我概念。

本文作者AlexSilver現在是匹茲堡大學認知心理學的研究生,之前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本科生。他說:"做出選擇的行爲改變了我們對所選項的看法。即使是剛剛開始爲自己做出選擇的嬰兒也有這種偏見。"

人們以爲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東西。但是研究表明有時會倒退:我們喜歡事物是因爲我們選擇它們。而且,我們不喜歡我們沒有選擇的事情。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專門研究兒童認知的心理學家,本文的作者之一LisaFeigenson說:"我選擇了它,所以我必須喜歡它。我沒有選擇其他東西,所以它一定不是那麼好。人們會根據事實證明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

對於消費文化中的成年人來說,這是有意義的,他們每天必須做出選擇,從牙膏品牌到汽車製造再到牛仔褲樣式,應有盡有。對於Feigenson和Silver來說,問題是人們何時纔開始這樣做。因此,他們針對嬰兒進行了研究,因爲嬰兒並沒有太多選擇,正如Feigenson所說:"嬰兒是瞭解這種趨勢起源的理想研究對象"。

該團隊將10到20個月大的嬰兒帶入實驗室,並給他們選擇了可以玩的對象:兩個同樣明亮多彩的柔軟積木。他們將每個軟塊分開放置,因此嬰兒不得不爬行到一個或另一個玩具旁邊,這是一個隨機選擇。嬰兒選擇了其中一種玩具後,研究人員將其拿走並帶回了一個新選項。然後,嬰兒可以從第一次玩的玩具或全新的玩具中挑選。

在實驗1中,研究者使用了自由選擇程序,其中嬰兒首先在兩個同樣吸引人的玩具之間進行選擇。選擇一個之後,在第二次選擇的嬰兒中,有一個是先前試驗中未選擇的玩具,另一個是新穎的玩具。如果嬰兒確實表現出選擇引起的偏好變化,則他們應該偏愛新穎的玩具,並避免使用以前未選擇的玩具。

實驗2的所有方面與實驗1相同,不同之處是在引導試驗中,實驗者給嬰兒一個障礙,而不是讓他們自己選擇。

爲了探究選擇引起的偏好改變是否需要在選擇之前瞭解選擇。實驗3使用了一種盲人選擇範式,在這種範式中,嬰兒在入選試驗期間積極選擇,但從隱瞞身份的選擇中進行了選擇。嬰兒選擇後,選項的身份就會顯示出來。最後,嬰兒在以前未選擇的玩具和新玩具之間進行選擇。

Feigenson說:"嬰兒們確實選擇了玩那個新玩具,而不是以前從未選擇過的玩具,好像他們在說:'嗯,我上次沒有選擇那個玩具,我想我不太喜歡它。’即使他們一開始沒有真正的偏愛。成年人會不喜歡他們沒有選擇的東西。而嬰兒,同樣地,也不喜歡未選擇的東西。"

爲了探究是否給嬰兒提供有關其行爲的錯誤信息會導致他們改變自己的行爲,在實驗4中,嬰兒首先接受了引導試驗,如實驗3所示,他們看到了A和B塊,它們被隱藏在不透明的盒子下面。但是,與實驗3不同的是,盒子仍然保持原始位置,因此嬰兒知道哪一個盒子在哪裏。但是,A和B塊在隱藏時被祕密交換(通過盒子中的活板門和重複的對象)。因此,不管嬰兒選擇了哪個隱藏對象,他們總是收到另一個對象,從而給嬰兒一種令人難以置信的幻覺,儘管他們實際上選擇了B塊,但還是選擇了A塊。結果發現,如果去掉一開始的隨機選擇,之後的偏見也就不會形成。

Silver說:"他們真的不是基於新奇感或內在偏好而做出選擇,我覺得這真的很令人驚訝。我們本不期望嬰兒做出如此有條理的選擇。"爲了進一步研究嬰兒選擇現象隨成長的變化,該實驗室接下來將研究"選擇過載"的概念。對成年人來說,有選擇是好事,但太多的選擇可能會成爲一個問題,所以實驗室將嘗試確定這是否也適用於嬰兒。

愛我所選是人類本能,選我所愛更需要慧眼。所以,當初戀愛時沒有選擇你的人,未來他(或她)也不大可能會因此而感到後悔或自責,因爲他(或她)總會找到一個喜歡上自己選擇的理由。說這是人性弱點也好,認知偏差也罷,心理學幫你看清人生真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