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郝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很多媽媽生了孩子之後,身體就會變得非常虛弱,這時候就非常需要家人的陪伴,這樣也能鼓勵媽媽早點恢復身體。

前段時間有個視頻感動了很多人,視頻中的主角是一對母子,而視頻的場合則是在醫院。可以看到在空曠的醫院走廊裏,一個5歲的男娃正在陪着生產後處於休養期的媽媽散步,媽媽在前面慢慢地走着,兒子也在背後緊緊地跟隨着。兩人還不時聊聊天,這一大一小的背影令人感動。

原來,這位媽媽剛生完二胎,身體還是比較虛弱的。正處在休養期的她,在醫生的建議下,還是忍着痛苦下牀散步了。因爲身體還是比較難受,所以媽媽緩慢地走着。而寶媽的丈夫由於還有工作,也沒有時間來陪妻子散步。

這時候5歲的兒子包攬下了這個任務,他體貼地陪伴着媽媽,多和媽媽聊天可以減輕媽媽身體上的痛苦,也能讓媽媽感受到自己對她的愛。

很多網友也被這對母子感動了,表示有種懂事叫陪伴,這個孩子小小年紀就知道體貼媽媽了,以後肯定是一個有大出息的人。也有網友羨慕這位母親,因爲作爲過來人她知道生產有多痛苦,可惜她的家人只把她的付出當成理所當然,要是當初也有這麼一個小朋友陪伴自己就好了。

其實不僅寶媽們懷孕期間需要家人的關懷,生育之後更需要得到家人的陪伴。很多家人在孩子出生之後,會把注意力轉移到孩子身上,忽視了對於母親的關注。但是母親這時候正處於最虛弱的階段,她們也需要家人們的理解和關注。

產後什麼時候可以下地?

如果寶媽們是順產的話,其實在牀上休養半天后就能下地走動了,如果是在手術中有側切的話,可以休養更久一些再下牀走動。

而選擇剖腹產的媽媽們,則要等到腹部的傷口恢復一段時間才能下牀。剖腹產的孕媽們必須要在牀上休養2天,但是第二天的時候可以在牀上稍稍活動一下身體。到第3天的時候孕媽可以下牀後扶着牀沿在房間走動走動。

後面幾天可以慢慢地擴大自己活動的半徑,等到傷口成功拆線之後,寶媽們就能做強度較大一些的活動了。

產後下地的好處有哪些?

1. 對消化排泄功能有好處

很多產婦可能都飽受着上廁所不順的困擾,如果產婦能早點下地活動的話,也對自己身體的消化排泄功能很有好處。因爲下地活動能促進寶媽的腸道蠕動的速度快起來,讓產婦的排氣現象也能出現得更早一些,這樣的話還可以防止寶媽出現腸粘連的狀況,寶媽進廁所之後也不用擔心排不出來的尷尬事了!

2. 促進血液循環

寶媽在生產之後,身體裏的血液流動得較爲緩慢,很可能會出現血栓等意外狀況。多下地的話可以促進寶媽體內的血液循環,防止血栓現象又突然冒出來,而且還有助於產婦排掉子宮內的積血,使得寶媽身體出現感染的風險大大地降低。

3. 促進身體健康早日恢復

多下地活動也能讓寶媽的身體健康快速恢復起來,寶媽在活動之後消耗了自己的體力,也使得自己的胃口又回來了,自然會補充更多有營養的食物。而寶媽喫得好不僅有助於自己的身體早日恢復,也能給孩子提供更好的母乳,對孩子的成長髮育更加有利!

所以說,寶媽生產完後情況恰當的話,要儘早下地活動,這樣對寶媽的身體是非常有利的。如果這時身邊能有家人陪伴的話,那麼這對於寶媽的身體恢復來說是事半功倍的。

育兒難題郝媽幫,家庭教育要學好,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好媽媽郝女士,幫你解決育兒小麻煩

相關文章